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工作计划格式
  • 工作计划开头
  • 工作计划结尾
  • 工作计划怎么写
  • 总结与计划
  • 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范文
  • 个人工作计划
  • 周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年终工作计划
  • 半年工作计划
  • 季度工作计划
  • 月度工作计划
  • 试用期工作计划
  • 实习工作计划
  • 转正工作计划
  • 护理工作计划
  • 党建工作计划
  • 党支部
  • 团支部
  • 党风廉政建设
  • 年度工作计划
  • 业务员
  • 班主任
  • 学生会
  • 幼儿园
  • 教师工作计划
  • 医院工作计划
  • 健康教育
  • 销售工作计划
  • 会计工作计划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业务员 >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

    分类:业务员 时间:2020-03-15 本文已影响

        摘要:文章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特点和模块,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把握的原则,阐述了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应着力解决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资源培养等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
    数字图书馆;
    建设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正引导着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当前,如何加快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们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DL)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定义,从众多的表述中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表述是: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
    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
    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
    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潮,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征: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
    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
    是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
    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发布功能。
     
        二、数字图书馆的模块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对技术和产品的集成,把大量的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并将它们组织起来在网上服务。它由各种载体的数字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组织有效的访问和查询、数字化资料的传递、权限管理和版权保护等5大模块组成。
     
        三、数字图书馆的优点
     
        一是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
     
        二是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三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
     
        四是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可以不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非常方便快捷地办理相关业务。
     
        五是数字图书馆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以任何身份进入图书馆自由查询。
     
        四、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子工程,不应搞“小而全”,应遵循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鲜明、逐步推进、互联互动、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实施的CALIS项目,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纲,各高校图书馆要在服从CALIS规划的前提下,从地方性、办学特色性及用户需求个性等因素出发,因“校”制宜,量力而行,使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发挥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五、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而其价值和生命力的体现则需要通过数据库的质量保障来实现。特色数据库的质量保障主要体现3个方面:数字化内容的质量控制;
    系统建设中的质量控制;
    具体应用的质量控制。
     
        (一)数字化内容的质量控制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工作量最大的环节,是一项耗时、费力又耗费金钱的工程。各校从建设规模、资金投入和建设速度考虑,不得不对图书馆需要数字化内容进行选择。高校在数字化内容选择的时候须遵循了以下8个原则:原始文献知识价值原则;
    知识产权原则;
    能获得更多的用户原则;
    原始文献存在状态原则;
    对文献资源进行保存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
    避免重复数字化原则;
    技术条件限制原则。
     
        只有遵循了这8个原则,才能保证数字化内容的质量,使数据库发挥最大效能。
     
        (二)系统建设中的质量控制
     
        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对软件平台的选择、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数据加工、数据库的集成等阶段都要严格实行规范操作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数据库的整体质量。
     
        (三)具体应用的质量控制
     
        数据库的质量控制贯穿于数据库建设的整个过程。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检索功能要完善,及时进行数据的更新维护,这是考察一个数据库质量的很重要的因素。
     
        六、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又不会损坏广大用户的利益。使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数字图书馆建设而不是制约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包括馆藏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问题、网络传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1、馆藏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问题。目前,馆藏资源的产权归属有4种情况:第一,馆藏文献是通过接收的方式,把原本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献收进馆中,这种文献的所有权和著作权都属于国家所有,图书馆代为行使,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权根据需要自主进行数字化。第二,图书馆通过购买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图书馆没有购买其著作权,则著作权仍属于原所有者,因此图书馆要对此类档案进行数字化,必须在征得原所有者的同意,并向其支付一定的报酬后方可进行,否则就构成侵权。第三,馆藏中的一些文献资源是通过受捐赠的方式得来的,这种情况下,捐赠人一般只是将文献实体所有权赠给图书馆,自己仍保留著作权,所以在数字化这类文献时,要征得文献著作权人的法定许可,并向其支付一定的报酬后方可进行。但也有在捐赠时,声明将所有权和著作权一并捐赠给图书馆的情况,这种情况除外。第四,一些寄存在图书馆里的文献资源,寄存只是由图书馆代为保存,不发生所有权和著作权的转移,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之前,必须征得文献资源所有者的同意,否则就侵犯文献所有者的权益。
     
        2、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无论是馆藏数字化还是网络传输,最终都是为了数字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利用数据库。目前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利用数据库主要有两种:第一,元数据库。元数据库是充分利用信息分类和特征描述来构造某些信息的特征数据。元数据创作凝聚着创作者的智力成果,具有独创性,受版权保护。第二,对象数据库。对象数据库是指文本、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经数字化加工后形成的数据库。它一般以分布式的方式存放在各地的信息资源中心,多为独具特色的专业数据库,具有专业性和独特性,创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劳动和智慧,数据库的制作者依法享有版权人的一切权利。
     
        数据库的版权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数据库本身的保护;
    对数据库中信息的保护。我国著作权第12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版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也就是说书目、文摘性的检索工具(数据库)在编排方式和内容上有创新的可以享有版权。国际上一些大型文摘检索工具如CA、SCI等都拥有版权,不能随意复制。而全文数据库一般都是向来源作品支付版税。
     
        (二)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对策
     
        1、建立和完善与数字图书馆建设配套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必须用法律来加以确定,要借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制定的WIPO条约和TRIPS协议以及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立法的经验,尽快制定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专门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和完善数字图书馆法律体系。
     
        2、利用《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合理使用。法定许可是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使用其作品,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一种制度。《伯尔尼公约》及我国《著作权法》都确立了法定许可制度。
     
        3、与出版社取得授权。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者可以通过与出版社合作达到双赢。超星数字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就是这一模式。
     
        4、技术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第一,采用数字技术。事先将一连串的加密水印、加密签名、加密指纹隐藏在合法文本正中,它不会因文本的修改、编辑、转化格式而改变,信息使用者一旦出现侵权行为,作品权力人可通过作品内的记号来识破其违法行为。第二,使用客户认证技术CA(Client Authentication)。它是网上信息传播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对认证合法的信息使用者,可设计自动计费软件,将信息使用费自动计入使用者在该系统的网站中设置的账号里。第三,在网上加强权限设置。给合法用户设置用户权限和口令,防止不在授权范围内的网上用户非法使用这些信息。第四,构建安全子网。即设置一道防火墙,有效将互联网和内部网隔开,防止非网络内部人员对内部网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
     
        七、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人才培养
     
        高校数字图书馆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外语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有对信息的敏锐反应能力、系统导航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整理加工文献信息的能力等,即通才、复合型人才。美国报刊曾称:电脑图书馆管员是21世纪头10年将问世的10种兴起职业中的稀缺人才之一。而在我国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的背景下,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
    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存在形式。我们要加快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要因“校”制宜、特色鲜明、科学发展。以高质量的数字图书馆推动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初探 数字图书馆 高校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