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演讲稿范文
  • 演讲稿题目
  • 演讲稿开场白
  • 演讲稿开头
  • 演讲稿结尾
  • 演讲稿格式
  • 演讲稿PPT
  • 英语演讲稿
  • 主持词
  • 发言稿
  • 演讲稿征文
  • 演讲与口才
  • 自我介绍
  • 即兴演讲
  • 公众演讲
  • 训练口才
  • 演讲稿200字
  • 演讲稿300字
  • 演讲稿400字
  • 演讲稿500字
  • 演讲稿600字
  • 演讲稿800字
  • 演讲稿1000字
  • 国旗下演讲稿
  • 八荣八耻
  • 爱国演讲稿
  • 竞聘演讲稿
  • 竞选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年会演讲稿
  • 年会主持词
  • 就职演讲稿
  • 我的中国梦
  • 祖国在我心中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演讲稿 > 演讲稿300字 >

    京津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论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

    分类:演讲稿300字 时间:2019-05-13 本文已影响

      摘要: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与综合改革试验区于2009年正式启动,本文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合作机制与合作内容出发,简要探讨了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基础,难点和发展策略,认为推进合作应加强研究,按照“合作组织专业化,合作制度规范化,合作计划具体化、合作方式多元化”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实质性合作。
      关键词:京津冀 高等教育 区域合作
      高等教育合作是高等教育统筹、均衡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自高等教育产生以来就有了合作,其共同的特征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主要由行业或部门按照全国六大区域分设院校,地方所属高等院校比重较小,那时高等教育合作主要存在于行业或部门所属院校之间,跨行业或部门、行业与地方之间的合作则相对较少。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后,我国高校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进行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大规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绝大部分行业或部门所属院校划归地方管理,走向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的合作模式也由原来的行业或部门院校合作开始转变,以区域合作为主的形式成为了高等教育合作的新亮点以及高等教育统筹、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新方向。
      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合作机制与合作内容
      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区域化、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等要素,有研究者把高等教育规律、教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本论作为高等教育区域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以教育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为视角展开研究。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资源配置的不匀衡,不同区域非均衡化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主要动因。因此,高等教育统筹、均衡和协调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首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机制就是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共同提高”的理念,以政府或高校为主导,在教学、科研方面开展设施共享、学生交流、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合作。
      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校际合作,包括同城的合作共同体或教学共同体和同城或跨城的高校“一对一”校际合作;二是政府合作,主要指本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政府是区域合作的政策制定者和协调者,而高校则是区域合作政策的实施者。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实践来看,其合作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合作,其中以跨校选课与学分互认、辅修专业与学位、互聘教师和教师培养、图书馆际互借等为主,还包括实验设备共享、科研合作、合作培养研究生、名师讲座或学术讲座、体育场馆共享等,这在同城校际合作中表现最为突出,而跨城校际间合作则是以学生交流、学分互认、科研合作、教师培训为主;跨省的区域合作则主要是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合作,教师、学生互派互访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形式。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基础
      京津冀是环渤海地区最为活跃的区域,著名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都位于本区域,而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则为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如表1所示,京津冀三地共有普通高校217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11.04%,是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在京津冀三地中,北京的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不仅位列三地之首,而且位列全国之首,位于北京的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均超过全国总数的20%,整体实力在全国领先。截至“十五”末,北京不仅在全国率先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而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率先实现了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天津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居于我国4个直辖市的第三位,在京津冀三地中虽然在高校总数上不及河北,但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远高于河北。河北作为京津两翼,为京津两地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展空间,但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却很不匀衡,在33所高校中有14所为新建院校,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建设任务较重,而京津两地仅有5所新建院校,且为部属院校和民办院校,地方政府负担非常小。正是由于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提供了客观的现实基础。
      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主持完成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标志着京津冀—体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之路。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关注的京津冀—体化,跨行政区的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的梯度发展、交通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和区域贸易的日趋紧密,特别是交通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未来,处于京津冀都市圈中的8个城市间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因便利的交通路网、科学合理的城市功能定位和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京津冀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如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的建设,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中关村地区高校教学联合体和东方大学城教学共同体(东部教学共同体),北京市北三环——学院路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院路共同体在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的教改项目鉴定中被认为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办学模式,体现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体现了‘开放共享、整合提高、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对全国高校具有积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2009年,北京区域性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新的发展时期。3月,京津冀签订教育合作协议;6月,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举行华北五省市座谈会,就区域教育合作达成“五点共识”;9月,北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签署了共建协议;11月,第一届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论坛举行,决定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难点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起步时间较晚,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的改革开放比较慎重,一方面要考虑政治影响,另一方面要考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加上北京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城市负载较重和城市功能越来越多等问题,使得京津冀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上很难快速提升本区域的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区域合作 京津冀

    京津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论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