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演讲稿
  • 思想汇报
  • 祝福语
  • 实习报告
  • 个人简历
  • 心得体会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散文大全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论颜真卿书法风格的形成和对中国书法的贡献]颜真卿对书法的贡献论文

    分类: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08 本文已影响

      唐代大书家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琅邪郡(今山东临沂)。五世祖颜之推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颜氏一门忠烈。颜真卿更是刚直不阿,人品高尚,最终为国捐躯,是一代忠臣义士的代表。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的位置仅次于书圣王羲之,被称作“亚圣”或“楷圣”,艺术与人格均受到后人崇仰。本文拟从书法艺术这一角度切入,力求对颜真卿书法风格形成,以及颜真卿书法对中国书法的贡献及影响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颜真卿书法风格形成解读
      在漫长的中国书法发展史,能开一代新风,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书家屈指可数,颜真卿即是其中之佼佼者。解读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应联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综合考量。
      (一)颜真卿书法风格与时代背景
      讨论一种书法风格的形成,不能忽视其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艺术精神。唐代国家统一,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当时文化昌明,初唐就产生了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一大批书法家,完成了由南北朝书法到唐楷的伟大变革。颜真卿是经历了盛唐时期而进入中唐的人物,历仕四朝,是唐王朝政权机构的重要成员之一。他既经历了盛唐的繁荣强盛,又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这些都深刻影响着颜真卿的审美理想。特别是这一时期正是他不断丰富自己的积累、逐步建立审美观念的重要时期。另一方面,颜真卿耿直刚烈的性格,直接造就了他沉雄博大的审美趣味,“颜体”的诞生顺理成章。繁荣昌盛的时代风貌与他自己高尚的人品、忠正爱国的审美理想完美的融合,使颜真卿创造出了流芳百世的颜体书风,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壮美书风的杰出代表。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的形成轨迹
      颜真卿在书法艺术史上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法境界,是继王羲之后,风格截然不同的又一座中国书法的高峰。颜真卿书法风格的形成,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其在承继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个人的审美追求,融入时代的文化风貌而形成的。从具体的分析来看,与以下几点是分不开的。
      1.深厚的家学渊源
      颜氏一族,自西晋迄唐代,以儒雅传家,重在学识,尤以训诂、书法见称于世。其九世祖颜腾之,因草书有风格,在梁武帝《草书评》中有记载;六世祖颜协,以工草隶而闻名于荆、楚间;曾祖颜勤礼是我们熟悉的,亦以能书名世;祖父颜昭甫有“硕儒”之称,擅长书法;父颜惟贞自少失怙,寄养于舅氏殷仲容家,与其兄元孙一起研习殷氏笔法。
      2.融会贯通、广采博取
      颜真卿书风的最终形成与他不断融会贯通、广采博取有关。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晋人“二王”、梁《瘗鹤铭》、北齐《文殊般若经碑》,以及欧、褚、张(旭)等人的痕迹。从颜真卿的学书过程来看,其先是在浏览诸家的基础上旁及民间书法。颜真卿曾充河东、朔方军试复屯交兵使,河西、陇右军试复屯交兵使。在河西地区任职期间,颜真卿或者受到了当地书风的影响,那种雄壮博大的审美对他后来的风格有启发作用,特别是颜真卿的行书。
      3.准确把握时代审美脉搏
      唐代楷书是在六朝和隋代楷书的基础上发展的,在统治者的提倡和践行下,初唐书法形成瘦硬和中和为尚的风气。到盛、中唐时期,随着社会审美风尚向肥美转变,书法也由追求瘦劲向追求肥健转换。颜真卿准确把握到了当时的审美脉络,其一方面继承初唐经典,另一方面,吸收魏晋以来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民间行书和北方楷书的优点一一结体宽博厚重,加之他又有深厚的篆隶渊源,经过反复尝试,最终形成了宽博、厚重的楷书风格,成就了为宋以后所推崇的代表唐代楷书最高水平的“颜体”。从颜真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所作的《祭侄文稿》和《祭伯父稿》可以看出,颜真卿后期楷书中宽博的结体形态,在这两件作品中非常突出。其倡导的既追求肥厚又注重劲健的审美思想,符合当时的审美风尚,是现实而恰当的。颜真卿在继承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将唐代楷书推向高峰,由于受到宋后历代书家的广泛推崇,颜真卿当然成为唐代楷书的开创者。
      二、颜真卿对中国书法史所做出的贡献
      1.颜真卿的书法丰富和延展了书法的审美领域。在书法发展史上,王羲之将阴柔、婉秀之美推向后人不可企及的高峰,为书法发展史树起第一座丰碑;而颜真卿则将阳刚、崇高之美推向又一座高峰,为书法发展史树起了第二座丰碑。
      “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颜真卿以前,书法艺术承袭东晋以来的传统,书宗王羲之、王献之,书风秀媚。唐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人,虽有创新,但始终未脱“二王”风格的影响。随着唐朝的繁荣鼎盛,这种书风已不符合盛唐的审美需求。颜真卿一改“二王”书风的飘逸秀美,以雍容伟壮、雄浑朴厚、气势磅礴的盛唐气象而开一代新风,最终确立了唐楷的法度。史评颜真卿的行草书“尤为奇特”,用笔“有篆籀气”,布局楷、行、草相杂,与“二王”秀逸的行书迥别,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颜真卿对书法笔法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颜真卿作为晚唐五代的笔法传承者对宋代的书法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赵构《翰墨志》说:惟其忠贯白日,职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谨乃得之。曾不知以锥画沙之妙,其心通而性得者,非可以糟粕议之也。尝作笔法十二意,备尽师资之学。”赵构的这段文字中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借颂扬颜真卿的忠烈而高度评价颜氏的书法,这是一种“字如其人”说典型表述;二是谈颜真卿的书法笔法,认为其笔法“备尽师资之学”,对书法笔法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怀素《自叙帖》中也说:“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唐末书家释亚栖《论书》说:“凡书通则变。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名。”在卢携《临池诀》当中更是列出了一长串唐代笔法授受的人名,颜真卿赫然列在其中。可见早在唐代颜真卿即已被公认为伟大的书家。五代时颜体得以大行,杨凝式学颜真卿取得很高成就,“凝式笔迹遵放,师欧阳询、颜真卿,加以纵逸”。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初,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即是“书札有类颜字,多带晚唐气味”。直到太宗时期,“一时公卿以上之所好,遂悉学钟、王”,而这一追本溯源的动向难说没有颜真卿书法传承笔法的历史功劳。而从五代的学颜到太宗时代的崇晋习王这一段历史时期,正好也符合了由唐溯晋的书学之路。颜真卿在宋代一直受到重视,宋代颜书大行其道,原因就是颜真卿自唐代中后期开始即承担起书法史的一个极其关键与重要的角色—— 笔法传承者。正因为笔法的传承性,书法技法的追本溯源才成为可能,书法的创新发展也具有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相关热词搜索:书法 中国 贡献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