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求职简历
  • 简历范文
  • 简历模板
  • 简历表格
  • 简历格式
  • 自荐信
  • 推荐信
  • 求职信
  • 简历封面
  • 英文简历
  • 简历样本
  • 自我评价
  • 自我介绍
  • 自我鉴定
  • 写作技巧
  • 面试技巧
  • 个人简历100字
  • 个人简历200字
  • 个人简历500字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个人简历 > 写作技巧 >

    沈阳市铁西区工业涅槃的启示_沈阳市铁西区

    分类:写作技巧 时间:2020-03-23 本文已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6月18日,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铁西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的五年时间里,铁西区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老工业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虽然,笔者根据阜新市委和沈阳市委的安排才到铁西区政府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每时每刻都被铁西人的工作精神和辉煌的业绩深深的感动和鼓舞了。笔者通过调研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关于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和辽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指示精神,是铁西人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初具规模的理论基石。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旗帜,调动全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苦干、实干加巧干,则是铁西区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两手抓”  

    沈阳市铁西区委、区政府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过程中始终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速工业企业的调整改造,一手抓贯彻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实践与和谐发展。人们都知道,经济规律是必须遵循的。正是充分利用和遵循了市场经济规律,五年的奋斗使铁西的各项经济指标平均翻了三番,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铁西区的领导们深知,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紧密相连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高度重视,要摆在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正是通过历经五年的“东搬西建”(相当于阜新在西出口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置了市中心的一些企业)工程的实施,使铁西的老企业重新焕发青春,梧桐树引来的新企业大展宏图,带来的是全区的职工群众基本达到了安居乐业。  

    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为了从理论上能够理解和说清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真正的把握住铁西改造的真谛和内涵,使其变成铁西人的自觉行动。2002年6月以来,铁西区委在全区各级干部中开展了深入的学习讨论。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学习经济学知识,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努力解决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学习工程学知识,铁西老工业基地是以发展工业为主的城区,迫切需要更多地掌握工业经济的知识来指导实际工作;
    三是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学深学透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进一步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运用好社会政策,对于构建和谐铁西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通过学习,全区广大干部对“铁西改造为什么要对企业实施东搬西建”“铁西工业经过东搬西建是把企业拆没了,还是工业正在做大做强”“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发展观是什么”“铁西老工业基地企业搬迁后的土地主要发展什么”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各级干部群众掌握了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涵是 “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正确的理论为老工业基地改造导航,为老工业基地的再次腾飞插上了翱翔蓝天的翅膀,共和国的装备制造业航母在这里建造。  

    “东搬西建”,重在实践。五年来,铁西老城区共搬迁企业214户,腾迁土地面积595万平方米,获得土地的收益用来解决了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支持了企业发展、改善了城乡基础建设,使铁西变得越来越美。因为铁西人知道,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高端产业技术相互融合,经过五年的城市建设和企业改造,这些企业都已达到了世界著名工业园区的标准配置。“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东搬西建”促进了企业总量明显增大,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搬迁前铁西区共有企业232家,现已达到650家。沈阳机床集团重组搬迁不同城区的3家企业,投资18亿元建设,占地70万平方米的新厂区已基本完工,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位列世界机床行业第9名。

      

    二、为民造福的“东搬西建”企业改造  

    人们用“凤凰涅槃”来形象的比喻铁西工业的重生和崛起。“东搬西建”则是决定“凤凰涅槃”的神火。铁西区的工业企业改造调整为大中型企业的转制和调整改造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世界性难题,不亚于阜新人破解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难题的艰辛。  

    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区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铁西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调整采取的“东搬西建”战略就是完全遵循城区经济发展的规律,既符合铁西区情又从解决城市结构性矛盾入手的`,更是着眼于城市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而提出的重大决策。  

    “东搬西建”企业调整改造符合世界工业发展的规律。世界工业发展的规律基本是工业诞生于都市,有的是先有企业,后有城市。比如湖北的十堰市,就是先有第二汽车制造厂,后有十堰市。又如我们阜新市和盘锦市等,均是先有煤矿、油田,然后发展为城市。20世纪以后,由于环保或产品成本升高等原因,一些发达国家或国内的较大的城市均把企业迁到近郊或农村,解决了产业升级和提升城市功能等诸多问题。  

    “东搬西建”企业调整改造是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的需要。企业搬迁就像我们家庭搬家,搬家是因为原来住房的位置、房子的面积大小或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企业也是如此。“东搬”是因为厂房狭小,地理位置对于目前来说,不尽合理,已经影响城市和企业的发展。“西建”是因为那里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环境。如果沈重不建设重装车间,没有现代化的大厂房,就不可能与德国维尔特公司顺利合资生产盾构机。所以说,“东搬西建”是解决铁西企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途径。  

    “东搬西建”企业调整改造是解决企业改革成本的需要。企业改革和升级需要成本,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的成本由谁拿,外资不会给,内资不会给,国家和银行都不会给。国有和集体所有的企业改革的成本只有靠自筹资金。解决的办法就是对企业实行“东搬西建”,活化资源,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2002年以后的五年的时间里筹集资金14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55亿元用于支持企业改革、改造,实现产业升级,支持企业发展。35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就这样破解了。  

    三、勤政务实的领导班子和过得硬打得赢的干部队伍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铁西区有一只团结高效、勤政务实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他们当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智慧,是力量的源泉。铁西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的倾听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呼声,把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认可多受累、多流汗,也力争让企业和职工群众满意。  

    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在过去的五年里发扬‘合力拼搏、埋头苦干、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铁西精神,保持”事不过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和”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保证“的工作作风,为打胜加快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全面开发沈西工业走廊这场新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铁西人在过去的1825个日日夜夜里,黑天想的是“东搬西建”,白天干的是“东搬西建”。功夫不负有心人,现代化的厂房林立;
    高科技的产品销往省内外、国内外;
    铸造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劳模纪念浮雕等等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建立;
    城市一派莺歌燕舞的喜人景象。公正的现实对聪明、勤劳、勇敢的铁西人给予了丰硕的回报。  

    干群之间互相团结,同志间互相关爱,共谋发展大业是铁西人的光荣传统。在日前铁西与细河重组、五区联动暨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继安作了动员讲话,在讲到干部队伍建设时,他动情地说,前一段时间,全区干部体检,我看了一下体检结果,心情很沉重,部分干部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为了工作累出了病。同志们,事业要干,也要保重身体,身体是事业之本,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保证同志们的健康。李松林区长接着说到,从今天开始,我和班子的同志周六、周日继续坚持不休息,力争让同志们每周休息一天,解解乏,以利再战。台下的同志们感动了,眼睛湿润了,铁西有这样的决策者、领导者,再苦再累他们也心甘情愿,领导越是关心,同志们越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事不过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和“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保证”的工作作风,努力完成好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四、铁西五年取得的喜人成果  

    五年的创业,五年的辉煌。5年前的6月18日,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铁西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五年来,铁西人按照“全面开放、活化资源、打造环境、产业升级、完善功能、强化管理”的24字发展思路,只争朝夕,不懈努力,使铁西老工业基地经历了凤凰涅槃、脱胎换骨的变化,实现了“一年见形象、三年大变样、五年大发展”的总体目标。  

    耕耘与收获并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科学谋划、亲自指挥下,经过五年时间的拼搏,铁西人取得了两个成果。一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基本完成,二是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初具规模。铁西区还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的“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的光荣称号。  

    新区整体势力迅速提升。经过五年的“东搬西建”铁西的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实现地区总产值277亿元,是2000年的3.6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年均增长38.4%,是2000年的7倍;
    地方财政收入26.2亿元,年均增长36.7%,是2000年的4.8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6亿元,是2000年的4.2倍;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是2000年的8.1倍;
    装备制造业总产值485亿元,是2000年的5.9倍;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15亿元,是2000年的4.6倍。  

    通过综合性改造措施,机车集团、沈鼓集团、沈重集团、沈矿集团、机车车辆等一批国有骨干制造业企业,彻底摆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前的困难境地,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企业规模、技术研发实力大幅度提升。这些大型企业的产值分别以8倍、6倍的速度增长;
    利税总额都达到原来的3倍以上;
    职工的工资都达到原来的4倍以上。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铁西工业的改造和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促进了“壮二活三”战略的实施,拉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企业和社会提供和开发就业岗位13万个实现再就业15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解决了“人到哪里去”的问题。2006年职工的平均工资是2000年的3倍,4万多户职工家庭的住房得到改善,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23平方米。养老、失业、医疗“三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  

    相关热词搜索:沈阳市 启示 工业 铁西区

    沈阳市铁西区工业涅槃的启示_沈阳市铁西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