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工作计划格式
  • 工作计划开头
  • 工作计划结尾
  • 工作计划怎么写
  • 总结与计划
  • 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范文
  • 个人工作计划
  • 周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年终工作计划
  • 半年工作计划
  • 季度工作计划
  • 月度工作计划
  • 试用期工作计划
  • 实习工作计划
  • 转正工作计划
  • 护理工作计划
  • 党建工作计划
  • 党支部
  • 团支部
  • 党风廉政建设
  • 年度工作计划
  • 业务员
  • 班主任
  • 学生会
  • 幼儿园
  • 教师工作计划
  • 医院工作计划
  • 健康教育
  • 销售工作计划
  • 会计工作计划
  • 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_杜富国先进事迹演讲稿

    分类:销售工作计划 时间:2020-03-07 本文已影响

    他把人生价值写在**的土地上   
        大家好,我今天要跟大家讲述的是我的老同事,**县农技推广总站的高级农艺师、**县西瓜首席专家**的故事。

    2010年1月31日上午8时25分,老潘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7岁。

            作为在农业战线奋斗了一生的科技人员,**用自己的足迹、汗水、真诚和奉献,在家乡**这片炽热的土地上写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无数百姓的心里书写着朴实而华美的人生,为一线农技工作者树起了一座丰碑。


            刻苦钻研,他自学成为著名农技专家


            **是上海知青,上世纪六十年代下放至**县深圳镇梁坑村。鉴于他高中毕业,劳动表现好,1970年7月,被推荐为梁坑村植保员,从此踏上了农技工作岗位。1974年,因在村植保员这个岗位上工作突出,被所在乡政府推荐到**地区农林学校读书,学习“农作”专业,1976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不通公路、条件艰苦的**县一市区农技站从事水稻农技推广工作。从此,他一头钻进了**的乡间田野,潜心钻研农业科技,成长为**县农技推广工作的技术专家。

            1986年,他担任县农技推广中心经作站站长,主抓全县棉花生产技术。当时,**县有近10万亩棉花,是浙江省主产棉区之一,棉花也是我县东部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而棉铃虫危害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掌握防控技术,与棉花生产很少接触的他,一边在实践中摸索,一边向书本和专家请教,有时为解决一个问题,顶烈日冒风雨,在棉地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腰酸背疼,汗流如雨。棉农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叫他休息一会,可他总是以自己身体好为由推脱,继续埋头干活,直至做好为止。棉铃虫测报是当时的行业难题,他就专心钻研防治技术,在方法上从成虫期用药前移至幼龄期,几经努力,他终于攻克了棉铃虫测报与防治这道技术难关,他一下子名闻全省,**的棉花产量也明显上升。“九五”期间全县棉花年平均亩产皮棉77.2㎏,比“八五”期间亩产皮棉61.9㎏,增加15.3㎏,增产24.7%,棉花亩产名列全市第一、省内领先水平。其中“三门湾棉区高产模式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他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2003年,组织上让他负责承担全县西瓜产业发展工作。了解西瓜种植的人都知道,西瓜是不耐连作的作物,而**土地有限,这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而通过西瓜嫁接技术的应用,是解决这个难题的良方。于是**便把推广西瓜嫁接技术,解决西瓜连作障碍,作为第一个攻关项目。他从跑棉地转而钻进了西瓜大棚,从县外学习嫁接技术,回来后帮助和指导当地乡镇农技干部,并在长街等地建立嫁接西瓜示范基地,手把手教会农户西瓜嫁接技术,使**的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其中嫁接西瓜面积就占50%以上,使**西瓜产业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尽管如此,但**从未停下追求的脚步。他看到虽然这几年全县大棚西瓜产业有了快速发展,但毕竟土地有限,同时农户秋季瓜地荒闲问题也急需解决。2007年,**通过外出考察,发现大棚西瓜春季收获之后,如果紧接着播种哈密瓜,不仅能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每亩效益和农民收入还可大幅提高。但哈密瓜是新疆一带的作物,在南方种植适宜吗?2008年,他引进了适合南方种植的哈密瓜新品种进行试种,通过摸索和钻研,取得成功。**看到了希望,于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哈密瓜栽培技术的创新推广上。2009年,他又立题开展“哈密瓜新品种“黄皮9818”高产栽培试验及示范”项目研究,并顺利通过验收。该成果后来获得**市农业局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奖。哈密瓜从最初的试种推广,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到目前已发展到5000多亩。

            说起**的学习钻研精神,**县农技推广总站的门卫鲍师傅总是一肚子埋怨:每当晚饭以后,他总要如期来到单位办公室,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大多时间都是十点以后才离开。鲍师傅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总想早点关门落锁,早点睡觉,图个安耽、图个安全。可这老潘一来,虽然是自己单位的员工,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事,但鲍师傅的心就总要揣着。

            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三个小时……

            一天两天还好,可这**几乎总是如此,每周至少四天,十几年都如此。他没有什么爱好,社会应酬也不多,只要家里没事,他每天晚上总要来单位。不论是写材料,还是查资料,直到夜深人静……。有人给他算过,**夜里在单位“加班”时间,快要超过白天工作时间了,可他从未向提过加班费之类的要求。但埋怨归埋怨,说起**这人,鲍师傅还是赞不绝口:老潘人好,正气、勤学、艰苦,当今社会已很难找到这样的干部了……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从一名农技中专生,成长为**县的农技骨干,**县棉花生产和西甜瓜生产的技术权威,2002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他还把在农技推广工作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撰写成论文,先后发表了20多篇,主持或参与多个科技攻关项目,其中2项成果获农业部丰收奖,9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奖,还多次受到**市农业局和**县政府的表彰。

     

            无私奉献,他为农民致富日夜奔走地头

            **的一生都在跟农民打交道,他情牵农户,服务热情,为农民致富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长街镇的老农技人员蒋振国与**打了十几年的交道。他记得,早几年种植棉花,每年棉花春季开播时,**都会下乡组织开会,给农民培训种植技术,6月到9月,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会坚持到棉地检查,不怕苦不怕累。每当台风来临时,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西瓜生产基地,检查损失,指导抗灾,了解第一手资料,邦助农户及时补救,恢复生产。**农技推广总站的同事们还记得,2006年“桑美”台风后,**的大棚西瓜受到重创,许多瓜农伤心得不知道怎么应对。这时候,**在第一时间赶到瓜地,对瓜农进行分类指导,苗势相对较好的如何田间管理?大棚破损瓜苗死亡的如何重种?哪里有难就去哪里。泥泞的道路,闷热的天气,日以继夜的工作,**完全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一个50多岁的人了,他的心里只想着能快点让农户恢复生产,减少损失。对于他的热心,蒋振国有一句评语:“他是个工作积极热心,态度认真负责的农技人员,不管是农户还是基层干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一定赶到”。

            **身高1.78米,但简易大棚高度往往1.7米不到,深入大棚指导农户,**不得不弯着腰、低着头,尽管如此,他的额头还是常常撞上大棚。在大棚里面不能站直身子,**要么蹲着、要么躬着,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久而久之,他的背便渐渐地佝着了,一米七八的个子,看上去就像只有一米六七,以至于来到办公室,他有时也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弯下腰,直到同事开玩笑说:又钻大棚啦?他才恍然大悟,说声“哎,习惯了”。

            **的“泉丰西瓜”是省十大名瓜之一,享誉省内外,是**县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这其中倾注了**的大量心血。

            在解决西瓜轮作的难题后,**知道,品牌建设对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至关重要。他牵头组建了**瓜类产业协会,统一使用“泉丰”商标,并参加省、市各类评选,以提高**西瓜的知名度。从2004年开始,“泉丰”西瓜先后获得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十大名瓜、浙江省名牌产品、**市知名商标等多项荣誉。**也被评为2004年度县农业品牌创建突出贡献奖。在**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西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全县瓜农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

            绿丰生态有机肥公司老总鲍英辉对**的离去非常怀念。“老潘走了,我的蘑菇也枯萎了。”他说的蘑菇,是**根据作物特性,试制出用稻草、秸秆种植蘑菇,在蘑菇收获之后,又将废弃物作为有机肥的填充料,发展农业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现在这项技术让绿丰生态有机肥公司受益匪浅,他们公司生产的蘑菇供不应求,2009年7亩面积产值超过了27万元。

            2005年8月的一天上午,**力洋镇小青村来了3名行色匆匆的中年人,他们进村后熟门熟路地摸到了西瓜科技示范户胡雅辉的田头,蹲地就和老胡交谈了起来。这3个中年人就是**和**农技推广总站的其他两位同事,他们是专程来现场指导农户生产自救的。48岁的胡雅辉种了38亩大棚西瓜,此次“麦莎”台风给他造成了约10万元的损失。不过,他庆幸地说,8月5日**老师顶风冒雨来到他的田头,极力劝说他割掉西瓜大棚的薄膜,并尽量开沟排水,这一及时的提醒至少为他挽回了3万多元的损失,否则,现在连买薄膜的钱也没有了。“要尽快喷药,防治病虫”。站在瓜地里的**摘下一小根藤蔓,手把手地教胡雅辉:“台风过后,西瓜藤蔓、叶片损伤很大,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感染炭疽病、蔓枯病等,必须要抢在晴天全面喷药保护。此外,因西瓜根系受损,可以选用芸苔素、爱多收等根外追肥,弥补根系营养不足。”

            **和同事们的辛勤努力,为瓜农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03,全县大棚西瓜推广面积2.03万亩,市场平均价每公斤1.5元,亩产4000 kg,亩产值6000元,较种植其它作物每亩增收2000元,新增产值1个亿,新增利润4000多万元。

            长街镇西瓜种植大户王安定说:“老潘解决了我们西瓜种植户的许多难题,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致富法宝。他走了,我们都很怀念。”

     

            勤俭节约,他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却忘了自己

     

            说起**的节俭,他的朋友和同事无所不知。尽管妻子早年下岗,但他在事业单位工作了三四十年,而且有高级职称,儿子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这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无疑也属中等水平。但至今为止,他没买过房子,一家三口都住在一百平米的单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房改房里;
    家里没有空调,也没有电脑,最值钱的大约要数那台21寸的彩电了。据同事回忆,他最值钱的衣服,当数2006年公派去日本考察时特意买来的灰色西装了,至今还在穿,但平时不舍得穿,只有碰到去省市开会、同学会这样的正式场合才穿。他平时穿的多是一件茄克衫,上班下乡都穿,大概十多年了,以至于现在看不出衣服原来到底是什么颜色了。他的毛巾,常常要用到所有的绒毛都褪去,只剩下几缕经纬线,用到几近透明,透过能看到光亮,他才放弃。

            他对自己的钱这样节约,对单位、集体的钱,更是几近于苛刻。无论是出外培训,还是开会,甚至旅游,他都选择最便宜的食宿和交通工具。单位员工每3年都安排一次外出休养旅游,像他这样临近退休的高级农艺师,每次可享受4000元。可他每每总是用不完。单位领导说,这节约不归己,你可以全额享受啊!他笑笑,下一次依然如此。

            对于生活,他几乎节俭到苛刻的地步。但在某些方面,却很慷慨大方。譬如买书,走进他办公室,两只原本他与同事一人一只的书橱,全被他占用了;
    不但如此,办公桌、文件柜上,甚至沙发椅子上,堆叠的都是他的书。这些书,百分之九十都是与专业相关的,水稻、棉花、西甜瓜,还有经济类、哲学类的等等。走进他有些简陋的家,最富有的,也是书。床上、桌上都放满着书,以致于他的妻子常常为此抱怨。

            工作,**总是忘不了工作,以致于死前的一周,甚至在**躺倒的前一天,他还是在坚持工作。2010年1月31日,星期日,上午8时25分,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年仅57岁。这一天,离2010年春节,仅仅14天……

            1月25日,星期一。**县农技推广站站长魏章焕清楚地记得:已是上班时间,他因有外出开会,匆匆从楼梯上下来,半途上碰到**。魏章焕便与他交代了几句工作上的事,**说,这几天我头痛得厉害。魏章焕一抬头,果见他脸色苍白、神情痛苦,便连忙叮嘱他:休息休息,你好好地休息几天吧!但**并没休息。

            1月26日,星期二。那一天,**忍着头痛,到青珠农场一个西瓜基地里忙活。他是乘着别人的“伊兰特”新车下去的。新车那扑鼻的塑料气味熏得他的头更痛了。他问身边的同事:我这头痛,是不是这新车气味的缘故?其实同事清楚,你这头痛,几天前就开始了,哪是这新车的缘故?只是自恃身体健康的老潘,随便找个借口罢了。因为这个基地是最近刚新建的,计划引进10来个西瓜新品种在此试验示范,此时正是瓜苗培育的关键时节,老潘几个小时蹲在那里指导农户育苗,头痛得要把他身体撕裂一般,阵阵袭来,他还是坚持着……

            1月27日,星期三。这一天,经不住同事的再三劝说,他来到医院,准备拍个CT。他开来了单子付了钱,但来到拍片的地方一看,走廊上等满了人。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不如回去干点活啊!他想起昨天西瓜基地的活还没完,就把单子往兜里一揣,又回了单位。听说他又要下乡,大家都劝他,不用再操心了。可他说,最近季节关系到瓜农生产,马虎不得。于是当天下午,他又颠簸着来到距城区20多公里的青珠农场。对于他这样的脑出血病人来说,一点都动不得啊,何况又要颠簸半个小时呢。在青珠的西瓜基地,他依然忍着剧烈的头痛在指导农户。其间,一辆沼液车从旁边经过,臭气扑鼻而来,**一阵眩晕。他对身边的同事说,我这头痛,是不是这沼液熏的?昨天把头痛的原因归咎于新车的气味,今天他又归咎于沼液的气味了。他始终不承认自己的头痛是因为自己身体出了毛病,而只觉是外部原因;
    他始终坚信他的身体是健康的,所以才这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其实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摆在那里:他的头痛好几天前便开始了,只要稍加重视,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1月28日,星期四。这一天,他终于来到了医院,拍了CT片。片子显示,他的颅脑上有一个白点。有经验的医生说,这就是出血点。但当时,也许为了慎重起见,那医生让他明天再去做个核磁共振。**便开来一袋止痛片,回到了单位。有止痛片的作用,头痛自然减轻了不少,自然他又在单位忙开了。但谁知道,这一天,却是他四十多年农技工作的最后一天……

            1月29日,星期五。早晨,他早早起来,准备洗个头干干净净去医院做核磁共振。因为连续几天忙碌,连头都顾不上洗了。在洗之前,他忽然想起瓜农丁平友向他反映的问题,于是他又给他打了个电话,叮嘱他几个注意事项。

            他把头俯在浴缸里,打开水龙头,抹上洗发液,正要用手揉搓时,一刹那天昏地黑,他一头栽倒下去……。他妻子发现后连忙拉可拉不动,就立即跑到丈夫的所在单位,同事们匆匆赶来邦忙,七手八脚地把他抬下楼去。可**此时还说:“没事,我休息一下就好了”。有谁知道,这就是**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到了医院,他就昏迷了,再也没有醒来……

            医院的CT片显示,原先的白点已扩散成一片,证明此时的**颅脑已大面积出血。他意识全无,生命垂危。仅仅坚持了一天。于2010年1月31日上午8时25分,他与世长辞……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挂念的仍然是基地里的瓜苗。“在他躺倒的那天早晨7点,他还打电话给我,嘱咐我该买哪些肥料,该怎么样育苗。” 名叫丁平友的瓜农哭泣着说:“他是为我们而累倒的呀。”

            “没事,我休息一下就好了”……这是**留给我们最后的遗言。

            这句遗言见证了**三十多年如一日,奋斗在农技岗位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这句遗言见证了他视工作如生命,从不知道什么叫累,什么叫病,即使有累有病,他也坚持认为这是其他原因,而不是他自己的身体原因,只要休息一下就好了;
    这句遗言见证了他对土地、对农民的深厚感情,见证了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关热词搜索:农技 演讲稿 事迹 优先 专家

    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_杜富国先进事迹演讲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