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工作计划格式
  • 工作计划开头
  • 工作计划结尾
  • 工作计划怎么写
  • 总结与计划
  • 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范文
  • 个人工作计划
  • 周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年终工作计划
  • 半年工作计划
  • 季度工作计划
  • 月度工作计划
  • 试用期工作计划
  • 实习工作计划
  • 转正工作计划
  • 护理工作计划
  • 党建工作计划
  • 党支部
  • 团支部
  • 党风廉政建设
  • 年度工作计划
  • 业务员
  • 班主任
  • 学生会
  • 幼儿园
  • 教师工作计划
  • 医院工作计划
  • 健康教育
  • 销售工作计划
  • 会计工作计划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团支部 >

    小议现代汉语词汇的分类_现代汉语词汇

    分类:团支部 时间:2019-04-21 本文已影响

      摘 要:词类划分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难点,词类划分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对封闭性词类进行研究的时候。词类划分的标准是词类研究的重要依据。长久以来,在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两个领域内,对词类划分的标准并不统一。经过长期的争议与研究,目前词类划分标准渐趋一致。本文首先对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做一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使读者对词类划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词类 标准
      现代汉语这门课程中,语法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其中关于词类的研究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的重点内容。词的分类是语法分析的基础,是语法研究的核心部分。我国语法界对词类研究看法 分歧较多,争议较为持久。因此,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同研究其他语言语法一样,首先必须解决词类划分的问题。
      一、汉语词类划分发展史
      所谓词类,即词的语法分类。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随着汉语语法研究的兴起而兴起,它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词汇意义→词汇意义·句子成分→词汇·语法范畴→功能。
      (一)词汇意义标准
      词汇意义标准属于传统语法的标准,广义形态、功能、分布均为结构主义的标准;而词汇·语法功能标准则是传统语法向结构主义过渡的产物。
      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根据词汇意义类别的不同编撰了《尔雅》。《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很高,对后世语言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词的分类一直以此作为标准。《马氏文通》的问世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诞生,受国内(传统方面)与国外的双重影响,该书以词汇意义作为词类划分的标准,而“正名卷之一”犹为明显。如该卷中对名、动字内涵的界定:“凡实字以名一切事物者,曰名字,省曰名”、“凡实字以言事物之行者,曰动字”。[1]不仅如此,作者还认为词汇意义与词性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字各有义,而一字有不止一义者,古人所谓‘望文生义’者此也”,[1]“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之文义何如耳”。[1]如:“‘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两前‘将’字,解用也,动字也,末‘将’字,名也”[1]。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王力先生的词类划分标准与马建忠先生的观点大体一致。他认为:“实词的分类,当以概念的种类为根据;虚词的分类,当以其在句中的职务为根据。”[2]为了能使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对应关系,王力先生借用了叶斯泊森的“三品说”把词品分为三品:首品、次品、末品。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也采用类似的方法。实际上,叶斯泊森的“三品说”也不能很好解决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的不对应关系。
      划分词类完全依据词汇意义,缺乏可操作性,但与人们的语感比较接近,在没有发现更好的标准之前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标准。
      (二)词汇意义·句子成分
      这是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提出来的标准。它是双重标准:一条是静态标准(词汇意义) ,另一条是动态标准(句子成分)。因此,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双轴制。静态标准用来确定词未入句时的词性;动态标准用来确定词入句后的性质。由于该书的指导思想是“句本位”,因此作者认为“国语的词类,在汉字上没有形态的区别,在词义的性质和复合词的形态上虽有主要的区别,还须看它在语句中的位次职务,才易于确认这一个词属于何种词类”。[3]进一步发展为“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3]到了“文法革新讨论”时期,傅东华先生又把句子成分在词类划分中的作用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分部依于析句”,“析句依于分部”,[4]人们称其为“一线制”。汉语词类尤其是名、动两大类实词可以充当的句子成分太多,既可以做主语、谓语,也可以充当宾语、定语等,从理论上讲分布几乎相同,很难据此将它们分离出来,这种标准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三)语法功能
      印欧语系的语言存在着丰富的形态,如我们可以从英语produce,production轻易地辨别出动词和名词词类;在德语中借助die,das,der我们可以判定出名词(die verblühte花朵,das angebrannte 房子);而汉语是一种词类较难辨识的语言,因为汉语的词形较难确定。划分词类的标准就汉语而言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从语法功能着手,对词类进行划分只是指:(1)词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2)词与词的组合能力;(3)词的粘附能力;(4)词的重叠形式;(5)词的意义;(6)词的构词词缀。汉语中的大多数词都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并且具有其词汇意义,比如“爸爸”、“操场”、“上面”,这些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称为实词。
      现代汉语中共有8类实词,而其中又主要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1) 在较多语言的形式中,有性、数、格形态变化的是名词,比如法语中性的变化(疾病、科学、- eur 结尾的抽象名词为阴性:lagrippe ,laphysique,lavaleur);英语中数的变化(单数、复数之分,比如book ,books) ①主格宾格之分(he,him) 2)有时、态、体变化的是动词,比如英语中的(wake ,woke)。德语中的进行体动词( arbeiten , lernen )、结束体动词( sterben ,schlieβen)。3)有级、格等形态变化的是形容词,但这一系列判定标准对汉语似乎都并不太适合。
      汉语的词类不能凭形态而应当就句子成分来区分,同时又不是简单地根据它担任某种句子成分来区分,而是根据它担任各种句子成分的不同能力来区分。作为区分词类的具体操作方法,如名词能受D-M 复合词修饰,可以填进动词之后宾语这个框架之中,动词可以受“不”修饰,可以后加“着、了”。
      参考文献:
      [1] 马建忠. 马氏文通[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M] .王力. 王力文集:1. 济南:山东教育社,1984 .
      [3] 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作者简介:陈伟,女,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小议 现代汉语 词汇 分类

    小议现代汉语词汇的分类_现代汉语词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