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计划范文
  • 实习鉴定范文
  • 实习报告内容
  • 实习报告模板
  • 实习报告评语
  • 实习报告结尾
  • 实习报告题目
  • 实习协议书
  • 实习周记
  • 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前言
  • 实习收获
  • 实习报告5000字
  • 实习报告4000字
  • 实习报告3000字
  • 实习报告2000字
  • 实习报告1000字
  • 大学生实习报告
  • 销售实习报告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有哪些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分类:实习协议书 时间:2019-05-20 本文已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国内已受到广泛重视,并成为课程改革中受关注的热点,然而在这种“流行”中存在着不少值得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地方,笔者就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一些误区谈些浅显的看法,希和同行们共同商榷。
      误区一:理论研究泛化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推广,我们做为一线教师,深知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可以说“看上去很美”,实际推广起来却很难。然而随手翻开一本教学刊物,进入眼帘的尽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和实践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层面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虽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刚刚起步,但理论阐释、模式研究等“书斋式”研究成果却已一大摞了。
      整合是指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互相渗透,并使系统内部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新课题,国际上也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它是在把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融为一体,达到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目前,有不少人过分泛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研究的内容。一方面,随着整合的“万能化”。扩大研究范围,将教学结构、课程信息化等内容全部纳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体系中;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体系不够深入,浮于表面,不是认真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探索出切实可用的教学策略、实践模式,而是急于在研究的表层上推广铺开。每一种成功的教学机理论与实际模式都不是个别人能够在短期内研究出来的,它需要众多理论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共同走实践探索之路,并经过反复实验、调整、总结,逐步形成。理论工作者要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某一个层面、某一环节开始,静心、潜心研究整合的基本原理,从而形成有效的实践模式,正确指引教师的教学实践,而不能浮躁和急功近利,在书斋中“巧撰”研究成果,从而误导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
      误区二:整合实践片面化 走进不少观摩比赛的现场,你都会发现课堂上都有了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等装备,有的甚至把教室搬进了计算机网络机房,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整合的年级从小学到高中,整合的学科从语数外到音、体、美。
      计算机辅助不等于整合。简单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呈现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资源,仅是对传统教学手段(工具)的一种补充,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则是课程层面上的融合。运用信息技术能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学习环境,一中多元的、多方向互动 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信息技术不在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本质。”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错误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认为只要在课堂中运用了信息技术工具,就是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不分学科、不分课型将整合应用到一切课堂上。像这样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片面理解为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把注意力放在新技术的呈现上,强调工具层面上的“混合”,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目的,最终造成教学实践中的简单与肤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有目的地运用到学科课程教学中,我们要从传统教学意义上的辅助教学的误区中脱离出来,系统、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要认真钻研学科教材。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内容,都有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策略,要寻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佳“整合点”、“切入点”,适时、适度、适量、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优质的教学环境,改善学科教学效果,将整合的理念和措施有机地融合到课程教学地每个环节、每个层面上,不能仅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当作传统的“辅助工具”,停留在工具层面的整合上。
      误区三:学科主体弱化 这是一节小学语文课《葡萄沟》。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的歌曲,一会儿观看葡萄干生产工艺,教师还设计了学生画葡萄、品尝葡萄干的教学环节。整节课非常热闹。
      您说这还是一节语文课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应该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要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回归课程本身,要“走进课程、走进学走进课堂”,回归到学科基础上。信息技术的运用要符合学科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要,让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及时获取信息。当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熟练地表达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才有意义、有效果。
      以往我们过于强调课程的学科本位,片面追求学科的主体地位,割裂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现在我们提倡整合,加强不同课程、学科之间的融合,就是为了消除过去片面的认识,构建课程间相互联系的新型课程体系。但是,目前很多教师为了实现整合,有信息技术代替了原来的一些课程内容,忽略学科课程的主体地位,走进了新的误区。例如,语文课应着重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领悟、掌握和运用能力,上面所举课例就少了对课文的朗读、领悟,少了对字、词、句的读写练习,语文变成了综合活动课。这一课,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前借助网络收集葡萄干的风土人情、葡萄干的生产工艺等信息资料,经分析、汇总后制成电子汇报稿,课上由学生汇报各自的成果,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了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误区四:情感交流冷漠化 走进整合得课堂,学生要提问就按电子呼叫,要发言就上BBS,要对话就上聊天……教室里少了琅琅的书声,不见了高举的小手,更没有了师生争辩的场景,传统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交流被“文字交换”替代了。
      学校教育除了系统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是重要的培养目标,它是在生生及师生之间长期的、互动式的直接交流中得以慢慢培养和形成的。面对面的对话直接交流胜过书面的间接交流。
      现在的整合课上,教师丰富的言语交流和非言语的体态暗示被荧屏画面所代替师生之间的对话用电脑,情感语言变成电子数据,情感角交流依靠电缆来传递,这使得教室里原本简单的面对面交流变得复杂,有为“技术交流”而“交流”的倾向。诚然,BBS、E-mail、QQ等电子交流方式克服了交流的的时空限制,客观上拓宽了人与人的交流范围,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但冷漠的、电子式的、间接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代替不了人的情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要求教师能用15-20种不同的声调和语气对学生说“到这里来”,可见,声调、语气、情感等非言语信息对传递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一味依赖网络设备进行言语层面的文字交流,学生就不能体验到丰富的情感作息。虽然交流时也可以加入一些表情符号,但这却把杂的情感简单化。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少年学生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和感染,更需要教师的情感引领,因为“技术代替不了教育”、“电脑代替不了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结合,也不是低层面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只有我们长期、系统而深入地共同研究探索,才能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我们反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困惑,不是要否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其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使信息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技术 浅谈 整合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