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年终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年终总结
  • 个人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月度工作总结
  • 工作小结
  • 季度总结
  • 半年总结
  • 转正总结
  • 试用期工作总结
  • 实习工作总结
  • 考核总结
  • 总结与计划
  • 工作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模板
  • 工作总结PPT模板
  • 1月工作总结
  • 2月工作总结
  • 3月工作总结
  • 4月工作总结
  • 5月工作总结
  • 6月工作总结
  • 7月工作总结
  • 8月工作总结
  • 9月工作总结
  • 10月工作总结
  • 11月工作总结
  • 12月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开头
  • 工作总结结尾
  • 工作总结怎么写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700字
  • 800字
  • 900字
  • 10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财务工作总结
  • 销售工作总结
  • 会展专业在中国高校发展中的路径及思索_会展管理专业

    分类:实习工作总结 时间:2020-03-12 本文已影响

        摘要:会展作为一种新产业,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一种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进入新世纪,会展专业作为高校一个独立专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会展专业毕业的学生,因其新鲜专业的特点,受到了酒店经营、酒店旅游、企业管理等行业的欢迎。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很多人对其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
     
        关键词:会展专业;
    高校教育;
    会展业前瞻
     
        中国会展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中国会展业正以年均增幅20%的速度发展,展会数量超过4000个,展览会的直接产值超过140亿元人民币。伴随着会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会展人才需求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因此各地高校争相开设会展专业。会展经济正走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与行业高速发展相对比的是专业人才的极度缺乏。
     
        据国内某知名媒体2007年的调查,三大会展城市会展专业人才岗位需求与求职者的比例为:上海10∶1、北京8∶1、广州8∶1。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将达1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会展人才已成为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因此会展专业在中国高校教学中,具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底,中国已有130多所高校开设了会展专业,其中高职院校达90余所。
     
        一、会展专业的发展概述
     
        第一,中国近几年全面发展会展类专业教育,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一些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会展专业或在相关专业开设了会展培养方向,然而由于缺乏相关办学经验,国内院校的会展教育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的阶段,开设的课程多以依托原有相关课程为主。
     
        第二,如旅游、外语、国际贸易、艺术、文秘等专业,虽然都开设会展方向,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会展行业的接触很少,授课内容也与真正的会展工作有很大差距,会展教育存在定位不清,中低层次人才堆积的现象。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国内院校可以借鉴国外院校的教学办法,培养行业人才。
     
        第三,会展业和旅游业都为“朝阳产业”,它们与房地产业一起并称为新世纪“三大无烟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会展业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关注。
     
        第四,据权威部门统计,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是1∶10,所以,各大城市都在打造有自己特色的会展经济,争相成为一线会展城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注目。
     
        第五,会展经济研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引起广泛的注意。在国内,会展经济理论研究偏向于理论层面的分析,而国外会展经济理论研究偏向于实务。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通常从各自学科理论出发,一般采用定性或定量分析。国外研究通常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以考察得到的数据再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第六,在研究视角上,国外研究更多关注酒店经营、酒店旅游、企业管理,重点在于研究如何挖掘会展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而国内研究主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二、会展专业的发展状况
     
        综观中国会展的发展,起步和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程是有同工异曲之处,都是工业化时期走上快速发展之路,然后从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进入细分化、专业化、信息化时代。中国会展业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等等,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发展。
     
        第一,会展营销的概念日益引起会展业的高度重视,以前业界一提到会展营销就认为只是办展企业的事情,而事实上会展营销的主体包括政府、会展企业、参展商和与会者甚至还有媒体。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均建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会展场所,其面积不断扩大,一些有影响的展览会已深入人心,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如广州商品交易会,上海的华东商品交易会等。
     
        第二,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和著名的会展城市,会展教育开展较早,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会展教育的先行者。2006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管理系的首届67名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大部分毕业生都在大型企业就业。鉴于此,2007年二外被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评为“首届毕业生就业受欢迎”会展人才教育单位。
     
        第三,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和著名会展城市,会展教育十分发达。是目前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会展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等30多所院校都设立了会展专业或会展培养方向,各校依自身优势学科不同培养方向也有所区别。
     
        第四,广州因广交会和开放前沿阵地的优势,成为中国著名会展城市,会展教育发展迅速。广东商学院、广州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批高校也设立了会展专业或会展培养方向。其中,广州大学设立专项资金,作为学生的实习经费,使学生的实践得到了有效保障。
     
        第五,哈尔滨商业大学早在2003年就开始会展专业招生。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2003级毕业的23人,有19人从事展览行业工作,一次就业率为82%。其中17人在会展公司工作,2人在展览馆工作。哈尔滨商业大学把电话营销、会展营销等作为重点课程,并在大三的下半学期,集中安排学生到会展公司从事招商招展实习,并根据会展公司的办展规律,给学生近8个月的实习时间。
     
        第六,浙江万里学院是中国最早开展会展本科人才培养的4所高校之一。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家省级及省级以上会展经济与管理重点建设专业。浙江万里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会展策划、会展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设置为会展概论、会展管理、会展策划、会展市场营销、会展政策法规、会展艺术设计、会展场馆与设施、会展经济数学研究方法和会展服务管理等。
     
        三、会展专业的高校教学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对模糊。无论是重点高校、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把专业名称定为会展策划与管理,开设的课程也大同小异。主要课程不外乎这么几门:会展概论、会展经济学、会展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会展文案、会展项目管理等。教材的选用也类似,大多侧重理论性、学科系统性,很少有有适合高职院校的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教材。不同的高校选用同样的一本通教材,体现补出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性、层次性与差异性。
     
        第一,大多数会展教材都是些杂烩拼凑之作,奉行“拿来主义”,缺少学科带头人。通常作法是从相关专业体系借用其核心理论来构架会展专业课程,然后冠上“会展”名头,再拼凑一些空泛的会展方面的内容,既无特色,又无创新,更无学科理论体系。有的教材甚至谬误百出,错误达70%之多。
     
        第二,现行的会展教材,不同的课程门类之间内容交叉重复较多,界限模糊不清。以会展概论和会展管理为例,两门课程内容重复率惊人,达30%以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教学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实现。
     
        第三,教材内容陈旧空泛,缺少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高职特色,与行业脱节严重。师资力量薄弱。由于会展教育在中国刚刚起步,会展专业教师大都是半路出家,既不具备系统的会展学科理论知识,又缺少行业实践经验。即使教师想提升自身素质,由于资金及体制政策等原因,也缺少有效的实现路径。师资力量薄弱成为高职会展专业教育的软肋。
     
        四、会展专业的高校教学转变
     
        在中国,会展是一个全新行业,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科研工作,以及在资金、技术还是理念、人才上面,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所面临着的压力也比较大。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会展专业将会向着全球化、标准化、专业化继续前进。高校教学,应该与时俱进,为专业的社会化铺平道路。
     
        第一,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合作。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往往是一头热,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能否调动企业积极性是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学校应该主动出击,充分挖掘并找准合作的利益点,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合作。
     
        第二,努力推进与企业的多渠道合作。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能一劳永逸,需要合作双方尤其是学校用心呵护、精心培育。学校要保持和企业经常的交流和沟通、感情的联络,培育亲和力。同时,双方还要共同展望合作前景,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共同推进多维度合作,这样的合作才能长效、高质。
     
        第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进校企合作规范、高效、稳定运行。高职院校要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使之运作规范、有序、高效、持久,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体制,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加强管理和服务,为校企合作提供健康的制度环境和保障机制。
     
        第四,整合资源打造地区会展教育实习大平台。在这方面杭州先行先试,树立了样板:由政府主导,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聚合各方之力,打造了30多处高品质的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突破了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办学的瓶颈,走上了校企合作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大学生实习、就业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促使地方的会展行业企业逐渐步入规范、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五,更新拓展会展理念,培育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会展人才。学校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打造丰富的校园文化。比如,鼓励学生自办展会,积极参与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策划、组织、实施、协调、团队合作等能力素质,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会展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理实融通。
     
        第六,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校外大型的展、会、节、演、赛等活动,耳濡目染,浸润其中,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夯实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五、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会展竞争力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过去几十年,全球竞争态势明显加剧,很少有产业停留在不受竞争侵入的平稳状态。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各项协议的履行,参与国际竞争程度将不断加深,各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第二,会展业作为新兴产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特别是随着会展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高水平的国际会展大量涌入国内,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国内会展业的竞争力成为当下众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当然,对于竞争力的研究也至逐步深入。在传统的会展竞争力研究中,要么是会展跟城市竞争力研究结合在一起探讨,要么是把会展与旅游行业竞争力联系起来,这些都不是以会展作为中心。
     
        第三,而当下学者更多是关注会展竞争力本身的研究,如建立会展竞争力指标体系或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会展竞争力状态。城市与会展关系研究越来越深入。会展业素有“城市面包器”之称,意在其给城市其他行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以往对于城市会展研究更多停留在会展与城市的关系或会展给城市带来哪些效益上。随着会展业在中国日益成熟,研究视角开始转移到对会展业给城市创造效应的具体分析上。
     
        第五,当前会展业与城市中其他行业的关联度研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因为通过研究此关联度可有效地找出该城市会展欠缺之处。
     
        第六,会展秩序与规范越来越受到关注。会展研究未来走向。在西方国家,一些大型的专业性会展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盈利前景的晴雨表,金融机构也会依据会展第一线的精确反应来决定相关的融资力度。可以说,会展活动已成为西方国家的普遍理念。
     
        参考文献:
     
        1、马伯韫.会展业兴起专业人才前景好[N].北京青年报,2003-02-24.
        2、王樊.中国会展专业教育建设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10).
        3、季春红.会展人才培养——重应用还是重研究[N].中国贸易报,2005-07-18.
        4、肖玲凤,裴向军.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3).
        5、张显春.对旅游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作者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思索 会展 路径 中国高校 发展

    会展专业在中国高校发展中的路径及思索_会展管理专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