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思想汇报范文
  • 思想汇报格式
  • 3000字
  • 2000字
  • 1500字
  • 1000字
  • 积极分子
  • 教师思想汇报
  • 部队思想汇报
  • 研究生
  • 十八大
  • 党员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
  • 转正思想汇报
  • 大学生
  • 两会思想汇报
  • 党课思想汇报
  • 党校思想汇报
  • 团员思想汇报
  • 个人思想汇报
  • 工作思想汇报
  • 季度思想汇报
  • 建军节思想汇报
  • 缓刑思想汇报
  • 科学发展观
  • 一月思想汇报
  • 二月思想汇报
  • 三月思想汇报
  • 四月思想汇报
  • 五月思想汇报
  • 六月思想汇报
  • 七月思想汇报
  • 八月思想汇报
  • 九月思想汇报
  • 十月思想汇报
  • 十一月
  • 十二月
  • 经济运行分析(8篇)

    分类:三月思想汇报 时间:2020-07-17 本文已影响

    (篇一)

    **年,面对风险挑战并存的复杂经济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聚力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量稳中有升、增速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70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增幅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4亿元,增长3.5%,快于全省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1033.2亿元,增长10.3%,快于全省2.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1321.3亿元,增长9.6%,快于全省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0:38.2:48.8。

    一、主要指标增速快于全省,位次靠前

    **年,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0%,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0.9%,高于全省19.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财政收入增长8.5%,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20.9%,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9%,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6%,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再获丰收

    全年粮食总产量524.2万吨,比上年增长2.1%,产量稳居全省首位,实现“十六连丰”。其中,夏粮产量318.2万吨,增长3.0%;
    秋粮产量206.0万吨,增长0.7%。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播种面积同比下降0.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增长5.2%。全年主要肉类总产量54.9万吨,下降2.6%;
    水产品产量10.7万吨,增长3.0%;
    禽蛋17.5万吨,增长6.9%。

    三、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新兴产业加速成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1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7%,制造业增长1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3%。从新兴产业看,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2%,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上工业4.8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5%,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9.1个百分点,累计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59.0%。

    四、服务业较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21.3亿元,比上年增长9.6%,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8%,增幅快于全市生产总值0.6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5%,房地产业增长7.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6.1%。

    五、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房地产投资市场稳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3.8%;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1%;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9%。民间投资增长24.8%,高于全省14.6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72.1亿元,增长30.9%,增幅高于全省19.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商品房销售面积1144.0万平方米,增长9.3%;
    商品房销售额761.0亿元,增长11.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1.9万平方米,下降3.4%。

    六、市场销售稳快增长,进出口规模继续提升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2.0亿元,增长12.4%,增幅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22.7亿元,增长12.4%;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9.3亿元,增长12.9%。消费升级类商品持续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五金电料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20.9%、12.0%、32.3%和10.3%。

    全年进出口总额15.7亿美元,增长14.2%,增幅高于全省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3亿美元,增长1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亿美元,增长10.0%,居全省第4位。

    七、财政收入稳步增加,金融信贷稳健运行

    全年财政收入352.3亿元,增长8.5%,增幅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6亿元,增长7.2%。财政支出655.1亿元,增长14.0%。其中,民生类支出559.3亿元,增长13.4%,高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342.3亿元,比年初增加287.8亿元,增长7.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93.6亿元,比年初增加309.3亿元,增长13.0%,快于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195.2亿元,比年初增加542.2亿元,增长20.9%,增幅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保持总体稳定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00元,比上年增长10.9%,增幅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44元,增长9.1%,增幅与全省持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79元,增长10.6%,增幅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6.6%,衣着上涨2.5%,居住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0%,医疗保健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7%,交通和通信下降1.9%。

    总的来看,**年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态势,主要指标总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方阵。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实体经济实力不强,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阜阳发展阶段性特征,打好长三角、高铁市“两张牌”,抓实产业项目建设年和优良作风建设年,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信心决心,真抓实干,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篇二)

    **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市经济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改革,狠抓政策落实,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年全市总体经济运行平稳。

    一、**年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年**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7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增速高于**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4亿元,增长5.2%;
    第二产业增加值15.22亿元,增长18.5%;
    第三产业增加值42.46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9.5:23.9:66.6,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9%、44.2%、49.9%,分别拉动gdp增长0.54、4.02、4.54个百分点。

    根据全国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市统计局对**年**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年**市生产总值最终核算数为57.65亿元。

    (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稳增长

    **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8亿元,同比增长5.6%。

    农业产值4.96亿元,同比增长4.6%。蔬菜、水果扩种增产,**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2838公顷,同比增长了5.5%,产量45342吨,同比增长2.2%;
    水果种植面积为1529.1公顷,同比增长了9.7%,产量为14055吨,同比增长9.6%。

    林业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9.8%。采伐量增长明显,**年木材采伐量达14.83万立方米,同比增加2.45万立方米,增长19.8%。热林中心单位进入新一轮采伐期,采伐量提高,拉动了林业增长。

    牧业产值1.51亿元,同比下降4.1%。牛、羊、家禽生产增长明显,**年牛、羊、家禽出栏分别增长9.6%、14.6%和12.0%,存栏分别增长0.4%、5.8%和11.2%。

    渔业产值0.40亿元,同比增长7.5%;
    渔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水产品产量2590吨,增长6.2%。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5亿元,同比增长19.8%。

    (三)工业经济发展较快

    **年**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0%。

    分行业看,主要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下降,12月当月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下降38.5%,1-12月累计产值较去年同期下降20.6%。食品制造业贡献较大,**年食品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17.8%,对**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高达167.5%。

    从主要产品看,焙、炒加工的坚果及果仁产量同比增长21.5%;
    人造板产量同比下降47.9%;
    木质家具产量同比增长285.5%。

    (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年**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3%,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8.6%,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同比下降6.6%,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7.8%。从投资的方向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2%,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5%,非公投资下降9.5%。

    (五)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

    **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4%,同比增长12.6%;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同比下降5.1%。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同比下降4.8%;
    商品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2%,增长9.8%。

    从贸易行业看,批发住宿餐饮增速较前三季度略有下降,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8%,增速环比回落2.2个百分点;
    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9%,增速与三季度持平;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6.2%,增速环比回落2.1个百分点;
    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增速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小幅下降。

    **年**市财政收入6.50亿元,同比下降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6.3%;
    税收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2.0%;
    非税收入2.28亿元,同比下降8.5%,非税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高于**市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

    (七)外贸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

    **年**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21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其中出口677.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进口54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2%。

    (八)货币金融运行较为稳健。

    12月末,**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6.73亿元,比年初增长5.4%,其中住户存款76.2亿元,比年初增长8.2%;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4.55亿元,比年初增长13.4%。

    (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年**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3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39元,同比增长8.4%,总量及增速均排**第一;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4元,同比增长9.4%。

    二、经济运行中的亮点

    (一)10项经济指标排**前列。**年**市较好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0项经济指标排**前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外贸进出口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及其增速等6项指标排**第一;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4项指标排**第二。

    (二)工业对gdp的贡献率最大。**年**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对gdp的贡献率为29.5%,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成为本季拉动gdp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对稳定**市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建筑业对gdp增长拉动作用显著。**年**市新培育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家,促进了**市建筑业实现较快增长,**年**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17.0%,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对gdp的贡献率为14.6%,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

    (一)农业方面。一是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出现“双下降”。受征地较多、粮食生产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影响,**年全市粮食的种植面积3775公顷,同比下降0.8%,粮食产量15465吨,同比下降4.0%。二是由于猪瘟影响,三季度以来生猪出栏一直处于急剧下滑趋势,其中,第三季度生猪出栏为736头,同比下降93.9%,第四季度生猪出栏为619头,同比下降95.1%。**年生猪出栏为2.87万头,同比下降44.9%。目前生猪存栏量也不乐观,这将继续影响到2020年生猪的生产。

    (二)工业方面。一是受边贸政策影响,进口的绿豆、芝麻、红木原木等原材料不足,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家具制造业产值下降,**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家具制造业产值分别下降20.6%、1.9%,对全市工业产值的贡献率均为负数。二是主要工业产品停留在初加工的层面,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在库的8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和12家红木加工企业中,累计产值占总产值的52.8%,均停留在对产品的初加工,缺乏对产品的深加工,产值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贸易方面。限上批发业企业的发展不平衡。1-12月,销售额排前五的限上外贸公司,销售额占限上批发总量的53.6%,是拉动批发业增长的主力军;
    月度入库5家批发企业,销售额占限上批发总量的6.3%,对整个行业的贡献有限;
    负增长的外贸公司家数为39家,销售额占限上批发总量的20.6%,较去年下降41.5个百分点,成为制约批发业增长的主要因素。负增长的外贸企业经营范围涵盖纺织品、鞋帽、汽车零配件和日杂批发等,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边小贸易执行实际离境政策和互市贸易商品目录限制的影响。

    四、相关建议

    (一)农业方面。一是积极挖掘农业新增长点。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农业新业态。重点依托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发展规模化、无公害生态健康种养殖,拓展农业观光、渔业休闲、林下经济等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培育农村优势产业,鼓励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猪养殖健康发展。加强对生猪养殖防疫工作培训,提升我市仔猪繁育能力,引进仔猪优良品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消农户养殖方面的顾虑。

    (二)工业方面。一是紧抓“自贸区”东风,大力发展边贸加工业。**要重点抓好坚果、水产品、水果、红木等产品落地加工,改变外贸企业受制于越南客户的现状,加大**在口岸通商中的话语权,降低由于市场和政策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深加工。利用地理位置优势,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技术要领,逐步形成自成开发能力和改进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借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走出直接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

    贸易方面。打造商品交易中心,为批发代理商提供就近货源。由于**没有经营服装、五金类的大型集贸市场,批发代理商只能通过代理外地的产品进而出口越南等境外赚取微薄的代理费。如果政府能集中力量建起商品城,引入国内有实力的品牌或高赋值产品,会带来激活整体贸易经济的连锁反应。首先,能支持当地有实力的代理商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从而促进其代理费收入也达到限额以上批发业的入库入统标准。其次,为小代理商带来资金杠杆,让其在较小的商品获得成本下,撬动更大的产品服务附加值,鼓励更多代理商向经销商转变,从而其经销的货物价值也能够纳入统计。最后,能带动地产投资等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真正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发展。

    (篇三)

    **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考察青岛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国家级新区、军民融合、经略海洋、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在工委管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托新区优势,激发新区活力,加快转型升级,提质量增效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投资大会战,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完善功能区产业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学深圳、赶滨海”,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美丽新区,全区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青岛市统计局首次统一核算并反馈结果显示,**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554.4亿元(含保税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6亿元,增长2.6%;
    第二产业增加值1355.6亿元,下降1.1%;
    第三产业增加值2120.2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1:38.14:59.65。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青岛市统计局对**年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年全区生产总值为3356.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8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2:41.27:56.53。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发起“乡村振兴”攻势,推动全区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3.2亿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4.67亿元),增长2.9%。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8.2亿元,增长0.6%。粮食蔬菜产量保持稳定,粮食产量25.35万吨,蔬菜产量55.3万吨。水果和瓜果产量持续增加,水果产量12.6万吨,瓜果产量2.8万吨,分别增长10.5%和4.1%。蓝莓、绿茶和食用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蓝莓面积3.6万亩,实用菌3.8亿棒,绿茶面积3.5万亩。牛、羊出栏分别增长24.8%和0.1%,生猪生产较前三季度有所好转,降幅收窄,比上年下降18.6%。水产品增势较好,总产量35万吨,实现增加值43亿元,增长3.4%。

    二、工业生产企稳回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在“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的带动下,全区工业企稳向好。**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56.1亿元,下降3%,占gdp比重为29.7%。其中,保税港区31.2亿元,增长0.5%。从规模以上工业看,涉及到的3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7个行业增长,行业增长面53.1%,较前三季度提升18.7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2.5%,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1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2.7%,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为14.6%。

    新动能加快培育,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势头良好,全区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规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工业投资看,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2.5%,高于全区投资增速0.3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9.1%;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4.2%,高于全区投资增速2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拉动效应明显,主要行业快速增长

    服务业拉动效应持续放大,**年服务业实现较大突破,增加值首次突破“**亿”,达到2120.2亿元,增长11.21%;
    占gdp比重接近“60%”,达到59.65%,比上年提升3.12个百分点。其中,保税区100.8亿元,增长6.8%。服务业成为拉动新区经济的新引擎。

    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看,1-11月份实现营业收入403.96亿元,增长5.6%。26个行业大类中,管道运输业、居民服务业等12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9.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9.0%。服务业新兴行业和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3%和15.8%,均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四、消费市场繁荣稳定,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网络消费比重不断提升,全年限上零售企业网络销售新业态实现销售额2.2亿元,为上年的57.4倍,占限上零售业法人企业销售额的1.5%。高科技产品成为消费热点,全年限上零售业法人企业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3.27倍,智能手机增长52.7%。文化消费稳步增长,书报杂志类增长7.5%。居民出行意愿增强,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2%。服务消费需求旺盛,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8%。家装市场持续火爆,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71.9%,家具类增长95.1%,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性需求不断上升。

    五、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结构更加优化

    在投资大会战的强势带动下,**年投资项目和投资增速均实现大幅增长。全区在建投资项目1679个,是上年项目总量的1.37倍,其中保税区36个。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613个,是上年的1.56倍;
    计划投资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404个,比上年增加199个。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32.1%,比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增速创近年来新高。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从产业看,一产投资下降63.5%;
    二产投资增长24.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8.5%,比上年提升16.6个百分点;
    三产投资增长36.6%,比上年提升33.4个百分点,对全区投资增速贡献率达88.4%,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从重点领域看,民间投资增长25.6%,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占全区投资的46.2%。

    六、对外贸易逆势上扬,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纵深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加快落地,**年全区货物进出口2117.5亿元,增长16.3%,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05.3亿元,增长6.2%;
    进口1312.2亿元,增长23.6%。保税区**年进出口总额9**.8亿元,增长16.5%。全区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全市外贸龙头地位。

    从贸易类型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8.15%,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19.6%。从进出口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2.1%。从主要贸易对象看,欧盟、东盟、美国、韩国和日本为新区主要贸易市场,合计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45%。对东盟出口增长1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形势较好,增速突破20%,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七、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金融市场积极向好

    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成效明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8.05亿元,增长1.4%。其中,保税区13.25亿元,增长3.1%。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17.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1.2%。

    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年全区金融系统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32亿元,比年初增加243.6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931.22亿元,比年初增加120.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82.3亿元(含区外政策性贷款420.74亿元),比年初增加370.43亿元。

    八、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收入分配进一步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73元,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82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30元,增长8.6%。

    就业形势保持良好。1-11月份,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3811人。其中,城镇户籍劳动者就业人数27955人,增长0.7%;
    农村户籍劳动者就业人数42534人,下降0.6%;
    外地来新区劳动者就业人数73322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本区户籍劳动者与外地劳动者占比分别为49%、51%。

    九、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年,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第二产业21.5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7.1%,高于第二产业11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主引擎作用凸显。经济运行稳中有新,“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9.7%,占全区投资的比重为44.2%;
    清洁能源发电量稳步提升,全年累计发电量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9%,其中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量增长108.9%,生物质能发电量增长110.9%。经济运行稳中提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10.74元,比上年减少1元。

    总的看,**年全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趋势,新动能加快释放,高质量发展集聚力量,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转方式调结构困难重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区上下要坚定信心,不畏艰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打好“4+8”攻坚战,统筹做好“六稳”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美丽新区。

    (篇四)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保持定力、定向发力,持续推进“三重”“三一”等系列稳增措施落地见效,精确调控、精细调度,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消费物价基本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有升,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长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经济回升动力明显不足。

    一、**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生产总值初步核算,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3.5亿元,增长2.8%(按可比价计算,下同),低于县列目标2.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六,占全年计划113%。

    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县完成5.2亿元,增长4.2%,低于县列目标0.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八,占全年计划57.8%。

    第二产业增加值全县完成34.9亿元,增长3.7%,高于县列目标0.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四,占全年计划139%。

    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县完成13.4亿元,下降0.6%,低于县列目标7.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六,占全年计划10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县完成4271万元,增长0.9%,低于县列目标1.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四,占全年计划68.9%。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县完成14.5亿元,下降27%,低于县列目标3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五,占全年计划53.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县完成14.04亿元,增长8.7%,高于县列目标1.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一,占全年计划101.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县完成8717元,增长9.1%,高于县列目标0.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五,占全年计划1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县完成28811元,增长8.8%,高于县列目标0.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四,占全年计划100.7%。

    大口径财政收入全县完成2.44亿元,增长11.5%,高于县列目标6.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六,占全年计划100.7%。

    小口径财政收入全县完成1.46亿元,增长5.9%,低于县列目标2.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七,占全年计划102%。

    二、**年全县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趋于平稳。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3.5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2.8%,比三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19.03:52.87:28.1调整为9.79:65.18:25.02,第二产业比重超第三产业40.16个百分点,尤其是石油增加值占gdp达到62.7%,“一油独大”态势再次明显。分行业增长情况: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3.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2%,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3.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3%,房地产业增长2.6%,金融业下降1.9%,非营利性服务业下降8.2%。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3亿元,同比增长4.12%,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99亿元,同比下降2.51%;
    林业增加值0.27亿元,同比增长9.67%;
    牧业增加值1.**亿元,同比增长22.37%;
    渔业增加值0.01亿元,同比下降26.72%;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09亿元,同比增长0.5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3.82万亩,同比下降8.01%,粮食总产量7.3万吨,同比增长17.74%。其中,夏粮面积6.07万亩,同比下降5.31%,夏粮产量1.28万吨,同比下降0.01%,秋粮面积17.75万亩,同比下降2.7%,秋粮产量6.02万吨,同比增长17.75%。蔬菜瓜果生产有升有降,受低温极端天气影响,**年全县蔬菜面积5.76万亩,同比增长26.54%,蔬菜产量4.85万吨,同比增长47.2%;
    瓜类面积0.50万亩,同比增长115.**%,瓜类产量1.64万吨,同比增长100.65%。水果产量3.71万吨,同比下降51.12%。苹果产量3.54万吨,同比下降50.86%。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大牲畜存栏同比增长7.77%,牛存栏同比增长7.88%,出栏同比增长4.02%;
    羊存栏同比增长11.19%,出栏同比增长4.94%;
    猪存栏同比增长4.48%,出栏同比增长2.34%;
    家禽存栏同比增长5.76%,出栏同比增长3.87%。林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县造林面积9万亩,同比下降0.01%;
    受全国育苗市场不景气影响,育苗面积1.85万亩,同比下降6.69%。

    (三)工业经济有所回暖。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339**8万元,同比增长3.9%。其中: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4271万元,同比增长0.9%。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8332万元,下降2.21%。长庆油田完成增加值335717万元,同比增长3.9%。

    (四)项目投资持续下滑。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1亿元,同比下降27%,比三季度低低3.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从项目投资看,全县在库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69(当年新入库39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较上年同期减少3个,下降14.3%,完成投资9.03亿元,同比下降-17.7%,完成占投资总额的62.2%;
    5000万元以下项目42个,比上年减少13个,下降23.6%,完成投资2.07亿元,下降70.6%,完成占投资总额的14.3%;
    房地产项目9个,较上年同期增加3个,增长50.0%,完成投资3.41亿元,增长80.6%,完成占投资总额的23.5%。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0.25亿元,下降70.3%;
    第二产业完成1.11亿元,下降63.0%,其中工业投资1.06亿元,下降68.0%;
    第三产业完成13.15亿元,下降18.0%。

    (五)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40448.4万元,同比增长8.7%。其中,零售额完成34209.8万元,同比增长7.61%。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完成24417.5万元,同比增长8.18%;
    商品零售完成79**3.3万元,同比增长9.24%。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零售额35207.0万元,同比增长7.**%;
    零售业完成零售额79**3.3万元,同比增长9.24%;
    住宿业完成零售额850.6万元,同比增长降3.55%;
    餐饮业完成零售额24417.5万元,同比增长8.18%。

    (六)金融存贷总体平稳。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2180万元,同比增长2.446%。其中住户存款518233万元,同比增长6.44%;
    非金融企业存款59251万元,同比下降29.**%。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8383万元,同比下降1.69%,其中短期贷款99488万元,同比下降26.69%;
    中长期贷款169193万元,同比增长29.**%。存贷比为1∶0.55,贷款余额增速低于存款余额增速4.13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合水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10.68元,同比增长8.8%,比上年增长2330.2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9.55%,7.33%、5.75%和6.48%;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962.49元,同比增长15.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7.49元,同比增长9.09%,比上年增长726.3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9.28%、9.86%、5.01%和7.12%;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703.78元,同比增长11.19%。

    (八)财政收支稳中提速。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4426万元,同比增长11.4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4560万元,同比增长5.8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123万元,同比增长6.84%;
    非税收入完成7437万元,同比增长4.**%;乡镇收入完成33万元,同比下降86.48%。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664**万元,同比下降3.05%,其中八项支出105869万元,同比下降5.03%。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gdp方面。全县生产总值增长2.8%,低于县列目标2.2个百分点。从四季度行业数据来看,部分行业发展均低速增长,第三产业出现短板弱项,对生产总值增长拉动力弱,三产增加值占比下降,增速呈现负增长,其中,财政八项支出下降5.03%,导致非营利性服务业行业增加值下降8.2%,而非营利性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49.2%,急剧影响了三产增速;
    金融行业增加完成1.42亿元,同比下降1.9%,对三产贡献不足,影响三产增速。

    (二)农业方面。一是小农业中果品产量因受灾比去年同期下降51%。**年果品产量72112吨,今年果品产量35064吨,产量受损接近4万吨,按每吨现5000元计算,产值净减2亿,增加值净减1.2亿;
    二是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受灾严重。单产下降八成甚至绝收,总产比去年减少**吨左右,按每吨油菜籽现价5200元计算,总产值减少1亿多元,增加值减少0.6亿左右。

    (三)工业方面。一是企业退库影响。合水县陇原怡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今年的增长速度有较大影响。二是企业转卖开工晚影响。庆阳科进环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新的生产线未正式投入生产,致使产值下降严重。三是企业竞争影响。在合水县混凝土企业供应基本饱和的情况下,由于混凝土企业市场竞争等原因,致使合水3户混凝土企业销售不景气,产量大幅减少,产值下降。

    (四)投资方面。一是在库项目小,拉动投资后劲不足。**年,我县5000万元以上项目进库仅5个,计划总投资为5.81亿元;
    50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为3.**亿元,;
    房地产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为7.66亿元,3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7.45亿元。数量虽多但体量小,对投资总额支撑弱。二是已经开工的项目因手续不全或项目入库时间的要求,不能及时入库统计。如北郡首府建设项目,子午家苑建设项目因手续不全,项目入库所需的资料无法提供,导致不能入库统计。合水县华谊汽车产业园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4370万元,主体工程已建至地上5层;
    合水县型煤加工厂(优质煤炭配送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5229万元,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但由于去年底处于经济普查处于清查阶段,国家对名录库系统进行维护,项目未能入库,这类项目无法支撑投资数据。

    (五)消费方面。限额以上企业规模小、企业少,带动作用有限,农村消费品市场仍存在体系不完善,商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消费潜力未完全发挥。如前些年比较红火的农家乐,大部分已经关闭歇业,存活下来的很少,加之农家乐的服务和设施更新跟不上,没有新的休闲娱乐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农村市场开发不够,我县农业人口多,农村消费品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面对市场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农村居民在消费方面有一定的顾虑,不敢花钱的思想仍然存在

    (六)进库方面。**年共培育入库企业4户,其中:工业企业1户(合水县振恺肥业有限公司)。目前省市已经通过审核,国家在进一步审核当中;
    零售企业1户(**云中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房地产2户(合水县城乡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水县翰弘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县在库统计调查单位去年和今年退库4户,同期共进库2户,退库比进库多2户。企业退库严重影响了我县的经济指标,必须要有新增企业入库,才能保证合水县“四上”企业库的容量,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确保经济运行质量。**年计划培育入库企业3户,其中:商贸企业培育1户企业(合水县新华购物有限责任公司),工业企业培育2户(合水县妙香园有限责任公司和合水县西华供热有限公司)。

    四、抓促建议

    (一)强化部门职责。建议严格按照“谁承担指标,谁负责完成”的责任要求,进一步压实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对照各项指标任务的核算预期,每季度提前预警,精准施策,力争涉及核算的部门行业指标任务按进度完成,不断强化核算支撑。对于达不到行业核算预期的指标,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按行业制定抓促措施,全力补短板、强支撑。

    (二)稳定农业生产。一是强化政府服务监管功能。政府变管理为服务,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政策补贴,强化市场监管,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建议以推进精准扶贫为抓手,以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精准推进农业生产短板补齐,提升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围绕苹果这一基础主导产业,依托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通过强化管理,技术跟进,提标提质、延伸链条、增加效益。以奶山羊、湖羊等规模化养殖为重点,以“331+”产业发展为载体,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集体资产合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扶持发展农业保险,鼓励经营主体投保,努力化解经营风险,助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做大热带特色高效农产品种植规模。

    (三)挖掘投资增长潜力。一是积极化解投资资金压力,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尤其是缓解环保类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二是以重点项目、重点领域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主动服务。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积极主动抓好项目报批工作。三是紧盯投资入库,确保项目应入尽入。各有关部门要强化项目建设的领导责任,加快市县列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按日抠进度、算投入,按月核形象、抓增量,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和作业量。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促意向项目及早落地(运营)。积极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各项招商引资活动,抓好转型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循环经济项目的招商选项工作,重点引进新型工业、新兴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项目,积极引进社会资本。

    (四)强力促进三产稳步发展。要抓好新增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大对全县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的挖掘工作,继续培育发展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重点扶持有品牌特色的企业,同时加强对新开业企业及个体户的监测,及时掌握、收集新增企业入库材料,做到应统尽统。抓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入库,相关主管部门要制定落实培育服务业企业上规入统的政策措施,给予入库企业相关政策扶持,让入库企业在税收、费用减免、金融贷款等方面等到实惠,提高企业入库的积极性。

    (五)扩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和扩大居民消费,积极完善消费市场。一要重视商贸物流。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统筹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等服务业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提升商务服务功能,推进现代商贸业发展。二要加快电商发展。挖掘网购潜力,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电子商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工业产品”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推广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形成电商产业链条,提高电商辐射能力。

    (篇五)

    **年,**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不懈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3亿元,同比增长3.5%;
    第二产业增加值77.65亿元,同比增长9.9%;
    第三产业增加值27.17亿元,同比增长9.8%。

    县属生产总值43.0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3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6.31亿元,同比增长2.8%;
    第三产业增加值27.17亿元,同比增长9.8%。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9亿元,同比增长3.5%;
    实现增加值9.89亿元,增长3.5%。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截止12月底,粮食总产量2.89万吨,同比增长13.8%;
    蔬菜总产量5.10万吨,增长8.0%;
    水果总产量16.76万吨,增长12.9%。养殖业出现回暖态势。全县猪出栏14050头,增长1.8%;
    牛出栏1012头,增长1.2%;
    羊出栏33610只,下降1.4%;
    家禽出栏12.50万只,增长4.3%。二是规上工业快速增长。全县规上工业快速发展,主导作用明显。截止12月底,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55.68亿元,同比增长31.9%;
    实现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10.3%,拉动gdp增长7.2个百分点,拉动力不断增强。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油产量5.10万吨,下降8.3%;
    原油加工量303.30万吨,增长0.1%;
    天然气总产量17.91万吨,下降6.8%;
    煤炭总产量42.00万吨,增长7.9%。主要工业品价格上涨,生产形势趋好,拉动了我县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三是服务业持续增长。截止12月底,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17亿元,同比增长9.8%,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批零业、营利性服务业发展来势较好,增速较上年分别提升3.0、0.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57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与上年持平。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随着旅游强县建设的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旅游市场环境和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截止12月底,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42767千元,同比增长42.4%。全县接待旅游客462.65万人次,增长51.7%;
    实现综合收入24.81亿元,增长22.3%。

    (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一是项目投资增速回暖,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全年项目投资呈现高开低走、艰难回升态势,上半年保持逐月增长回落,三季度开始逐月负增长回落,年终最后三个月逐月负增长回升,全年完成投资额40.01亿元,增速下降14.2%。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下降19.5%,民间投资增长95.9%。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2.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5.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下降37.3%。二是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网络零售快速增长。截止12月底,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6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位于全市第一;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3.68亿元,同比增长21.5%;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717.2万元,同比增长28.8%。三是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支撑力量快速增长。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企业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活力得到释放,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全年累计新增企业399户,个体工商户1931户;
    全县共有“五上”单位90户,同比增长57.9%,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资质建筑业企业3户,限上批零住餐企业8户,规上服务业单位7户。

    (三)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截止12月底,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128万元,同比增长22.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8766万元,同比增长28.9%,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非税收收入12362万元,同比增长3.0%,比上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二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截止12月底,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83元,增长7.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8元,增长8.9%,城乡居民收入均快于经济增长。三是企业效益稳步改善。受工业品价格上涨带动,以及降成本措施的持续发力,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改善。**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60万元,同比增长4.4%;
    实现利润总额11763万元,同比增长33.7%,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四)民生改善不断发力

    一是保障支出力度加大。1-12月,全县民生支出完成150125万元,同比增长20.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6个百分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56.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103.8%、49.3%、18.6%。二是就业形势基本稳定。1-12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7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42人、创业人数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三是金融存贷平稳运行。截止12月底,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2.12亿元,同比下降4.7%,其中,个人存款余额44.62亿元,同比增长6.0%。全县各项贷款余额135.79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短期贷款中个人贷款及透支余额7.08亿元,同比增长119.2%;
    中长期贷款中个人贷款余额13.77亿元,同比下降14.8%。四是精准扶贫强力推进。全县2112户6853人、47个贫困村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19.7%下降至1.06%,顺利通过了贫困县退出市级核查验收。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年,全县各级各部门针对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需引起重点关注。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全县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县现行gdp核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8.33:67.91:23.76(见图二),二产占比比上年同期提高1.94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下降1.96个百分点,转型升级压力仍然较大,且传统服务行业占比过大,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传统服务业仍是当前**服务业的主体。县属三次产业结构为22.16:14.67:63.17(见图三),二产占比最低,县属产业结构也极不合理。

    (二)农业产业发展面临风险大。一是红枣产业受灾严重。雨灾影响红枣产量。**素有“红枣之乡”的美誉,犹以狗头枣而闻名,红枣产业更是当地农民维系生活的主要收入,但近年来,每逢红枣即将成熟的8、9月份,连日阴雨,致使全县红枣大面积开裂,一年来的辛劳、即将到来的丰收顷刻化为乌有,令许多枣农欲哭无泪,今年也不另外,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挫伤了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枣农大都外出务工,致使大片大片的枣地被荒废,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致使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放缓。数据显示,1-12月红枣种植面积17.10万亩,同比下降1.0%;
    产量4.22万吨,同比下降0.6%。枣疯病影响枣树生长。枣疯病是我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发病3-4年后即可整株死亡,对生产威胁极大。近年来,我县屡有发生此病,极大地影响了红枣的长势。二是“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养殖。8月中旬以来,全国已有7个省份发现非洲猪瘟疫情,我县虽暂未发现疫情,但可能引起生猪养殖户恐慌性抛售、推动猪价随之下降,且各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户缩小了养殖规模,进而影响生猪生产。预计**年全县出栏生猪将会有所减少。

    (三)财政收入支出矛盾突出。近年来,**县财政收入虽保持较快增长,但县域财力不足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收入较少。截止12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128万元,占gdp比重只有5.3%,低于全市(9.5%)平均水平。按照常住人口算,全年人均财政收入只有3564元,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565元)。二是负债突出。县域财力不足,但是为了发展,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导致刚性支出增长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全年地方财政收支占比1:4.35),县级财政收支失衡最终又造成发展的投入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三是浪费严重。在公共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支出是为了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行,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然而,在高昂的行政管理背后存在着惊人的浪费问题。例如:公款吃喝、会议过多、能源资源消耗过高和政绩工程浪费等。

    (四)非公经济活力严重不足。一是占gdp比重偏低。全年全县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1.2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27.3%,虽然较去年加快了1.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省、全市26.9、2.0个百分点。二是企业规模偏小。目前,全县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机构不合理,缺少市场竞争力强、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同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三是骨干企业偏少。经济发展需要骨干企业,骨干企业能够聚集力量,带动发展。截至目前,虽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高达80.0%,但多数企业为小型企业,产值不大,效益不高。四是产业层次偏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延伸的行业较广,涉及36个行业大类,但多数依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化学制品制造、水泥制品制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行业,配电器材、太阳能器具制造、医疗信息、节能环保、金融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产业领域涉足较少。五是创新能力偏弱。非公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使用投入普遍没有受到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微乎其微,整个行业结构不合理,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品牌意识不强。

    三、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上下勠力同心、稳扎稳打,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一)调结构,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有资源型经济的深刻烙印,三产占比仍然偏低,产业结构仍待优化。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效益,发展与民生、环境的关系,牢牢抓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机遇期,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既符合县情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培植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迅速扩大全县经济的总量规模。一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提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认真防范枣疯病的发病率,以及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攻坚精准扶贫,立足资源优势,继续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农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为主要目标,扶持培育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大企业。以永坪化工园为载体,围绕煤、油、气资源谋划发展煤化工及石油化工项目,推进**天然气西气东输上载、下载项目建设。以文安驿工业园为核心,继续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推进20万吨eps生产线、斯派尔集成建筑装配式产业园建设,做好压裂材料生产项目前期工作。以贾家坪非能化工园为依托,加快建设陕北农产品交易中心,谋划建设天然气储备库。以马家河农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快推进大豆榨油及意面生产线和酸菜+窝窝头项目的前期工作。三是加速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依托区位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养老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要努力做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稳步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服务生产、服务经济、服务生活的功能和作用。

    (二)抓重点,充分发挥好投资的拉动作用。一是要抓大放小,狠抓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当前,全县还处于以投资建设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县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关键要靠投资拉动,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和保证,而投资总量的扩大主要依靠重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二是要抓好抓实重大项目的推进,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及时解决项目推进的瓶颈制约和生产要素保障问题,督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使投资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实体经济直接融资的比重;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进一步加强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争取扩大信贷规模,保障已开工大项目的资金需求。

    (三)挖潜力,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努力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环境是非公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政府要坚持“放心、放胆、放手、放宽”的原则,坚持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强力推进非公企业步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要减少审批项目,打开大门,降低门槛,建立非公企业优质服务体系;
    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文明执法;
    要继续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管理,实现公平竞争。二是着力优化非公经济融资氛围。加强政、企、银沟通合作,建立融资、投资信息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掌握融资、投资信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采取“政府引导、多元出资、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整合和发展信用担保机构。

    (四)补短板,继续加快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交织、相互转化,新的会变成旧的,旧的经过改造也能变成新的,所以,发展新兴产业既要无中生有,也要有中生新,既要“引源头活水”,也要“促老树发芽”,特别是作为**来说,既不是科研中心,又不是人才中心,创新驱动单靠自身力量、市场自发肯定难以迅速凑效,所以必须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发挥教育强县优势、人才大县优势、人居环境优势、现有产业优势等创新引领方面的优势,采取对“县商”打故乡牌、对内商打资源环境牌、对华商打世外桃源牌等举措,以最优质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引进一批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批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一批研发中心,一点一点地做、持续不断地做,使创新驱动逐渐落地开花。当然,在引进的同时,要做好有中生新文章,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实现增量提速、存量提质。

    (五)促改革,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一是扩大财政收入。我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出压力巨大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尤其是骨干工业企业少,财源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应牢固树立“产业富县”理念,千方百计挤出资金,集中用于支持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壮大财源,增强财政增收后劲。二是控制财政开支。要解决财政支出压力,单靠扩大财政收入已无法奏效,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应该通过控制支出本身来解决,要集中抓好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全面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三保”工作要求,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在保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保民生政策执行,兼顾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减少浪费和损失,积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六)保优势,激发消费市场的潜在活力。一是要转变消费模式,培育新消费增长点。扩大消费首先要扩大消费空间,转变传统消费模式,要打破目前全县消费品市场过度依赖石油制品等大类商品拉动消费的消费模式,着力扩大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等,促进节能、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等热点商品销售,增强其对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带动作用。二是要努力发展本地电商,拓展消费增长新通道。要紧抓国家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引导支持本地商贸企业自主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或借力第三方交易平台,增强本地电子商务对消费品市场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拓展消费增长新通道。三是要着力提高居民收入,不断提升消费能力。收入增加是消费增长的基础,是将消费欲望转变为现实的前提。因此,要逐步建立健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分配政策上对中低收入者给予倾斜,消除居民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

    (篇六)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着力调结构促转型、扩投资稳增长、强调控保运行,统筹谋划、主动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质量提升的态势。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预计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83.6亿元,增长7.5%,居全省第16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6.65亿元,增长4.1%,居全省第1位;
    第二产业完成218.47亿元,增长7.5%,居全省第12位;
    第三产业完成138.45亿元,增长8.5%,居全省第15位。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一是工业经济形势好转。春节后,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明显好转,工业增速稳步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居全省第13位,增速较1-2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提升了4个位次。3月份当月,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6.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
    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38.5%,较上月提高18.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好转,中原油田原油产量3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0.**万吨;
    天然气产量0.49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0.03亿立方米。受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一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15亿元,同比增长5.8%;
    实现利润-3.84亿元,同比减亏6.4亿元。丰利石化累计加工原油30.89万吨,增长181.6%;
    主要产品产量24.43万吨,增长207.3%;
    实现营业收入14.06亿元,增长413%。中原乙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3亿元,增长2.7%;
    实现利润2182万元。中原大化主营业务收入9.99亿元,增长65.58%;
    实现利润-2083万元,同比减亏1331万元。龙丰纸业产销两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6亿元,增长19.61%;
    实现利润5863万元,增长358.3%。天能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亿元,增长58%;
    上缴税费7277万元,同比增长65%。

    二是服务业重点领域稳步发展。服务业对全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38.5%,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
    服务业税收完成10.27亿元,增长24.6%,占全部税收的59.8%,高于二产19.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快速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40.7亿元,较年初新增128.5亿元,同比增长12.9%;
    各项贷款余额761.5亿元,较年初新增17.2亿元,同比增长14.2%,居全省第3位。文化旅游成为热点,水秀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濮上园、绿色庄园、班家耕读小镇等景点游人如织,接待游客共计45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7亿元,其中,外地游客占总人数的18%。

    三是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冬小麦播种355.4万亩,其中一、二类苗面积为317万亩,占比为89.2%,目前苗情总体较好,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二)市场需求持续回暖

    一是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较1-2月份回升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投资下降5.8%,较1-2月份回升了5.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增长5.2%,较1-2月份回升了5.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7%,较1-2月份回升了9.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二是消费平稳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7亿元,同比增长11.3%,居全省第13位。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营业额完成523.5亿元,同比增长14.8%。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通讯器材类和日用品类零售额均保持在20%以上,最高的接近40%。新业态消费持续扩大,新增认定备案电商企业13家,累计达255家,一季度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02.6亿元,同比增长31%。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1%,低于控制目标1.9个百分点。

    三是外贸增速加快。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10.82亿元,同比增长21%;
    其中,出口总额8.86亿元,增长19%;
    进口总额1.96亿元,增长20%。出口企业较上年同期增加2家,累计达101家;
    出口商品涉及7大类上百个品种,其中化工、石油装备、耐火材料、羽绒及服装制品、纸制品是主要出口商品,累计出口5.5亿元,占全市的94.8%。开放招商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24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67.6亿元,增长7%,增速居全省第3位。

    (三)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一是产业结构持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36.1%,较**年底提升1个百分点。工业集群效应稳步提升,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7.8%,对规上工业贡献率为83.5%,拉动增长6.3个百分点;
    9个产业集聚区增加值增长15.3%,对规上工业贡献率为104.6%,拉动增长7.8个百分点。新动能增长势头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1.7%,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3%,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5个、4.8个百分点。农牧业转型升级行动顺利实施,“六优”产品种植面积发展到259万亩,32个“三带一圈”现代农业园区已建成21个,10个省定产业化集群发展稳中向好。

    二是企业效益持续提高。1-2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5.1亿元,增长1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较**年底前移9个位次;
    实现利润38.7亿元,增长1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较**年底前移11个位次。规上企业亏损面减小,亏损企业42家,同比减少3家;
    亏损额9.63亿元,同比减亏2.12亿元,减亏额居全省第3位。剔除中原油田影响,其他企业累计亏损5.79亿元,同比减亏5.96亿元。

    三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1.95亿元,增长3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其中,税收完成17.01亿元,增长25.2%,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税收比重达77.5%,高于全省8.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从各县(区)情况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前三名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分别增长63.3%、50.9%、48.2%;
    税收增速前三名为濮阳县、工业园区、台前县,分别增长45.9%、39.5%、38.4%;
    从税收占比情况看,示范区、开发区、华龙区和工业园区均超过95%;
    范县收入质量快速提升,税收比重达到87.2%,同比提高了22.1个百分点。

    (四)发展后劲蓄积增强

    一是新开工项目质量显著提升。3月5日至12日,全市集中开工建设了309个项目,总投资116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2.8亿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较**年翻一番,达到3.76亿元;
    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3个,5亿元以上项目80个。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87个,其中省重点项目22个,居全省第2位。

    二是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全市35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0.1%。其中,69个省重点项目在一季度综合考评中居全省第2位;
    完成投资130.8亿元,居全省第3位。中建材光热光电玻璃基地、蔚林化工橡胶助剂产业园、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盛通聚源聚碳酸酯、东方雨虹新型建筑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正在进行土建施工,进展顺利。“1333”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郑济铁路濮阳段路基、特大桥、河床河堤整治等工程快速推进;
    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界至范县段累计完成投资占总投资量的42%,濮阳至卫辉、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g342台前县孙口黄河大桥正在进行土地拆迁,g240范县杨集、s304濮阳白堽等2座黄河公路大桥于3月31日举行了开工动员会,正在进行开工前准备工作;
    市城区三大路网项目正在按照ppp合作流程有序推进,争取尽早开工建设。6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5个项目已开工,33个项目用地手续已经省政府批复,26个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三是载体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从各县(区)报送情况来看,9个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222个,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7%;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6.8亿元,产业项目投资110.4亿元,村庄迁并投资20.7亿元,公共服务平台投资2.5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34%。7个服务业“两区”完成投资32.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27.7%;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5亿元,占全年计划的22.5%;
    “两区”入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新增14家,达到139家。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初步统计,一季度研发投入增长16%,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市431家企业与国内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合作项目564项。濮耐股份的“长效多功能耐火材料研制与应用”、宏业生物的“降低糠醛渣废弃排放研究”等10个项目列入了省科技计划项目,正在实施。

    (五)民生持续改善提升

    一是民生支出不断加大。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5.43亿元,增长2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其中,民生支出完成43.99亿元,增长20.9%,增支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79.3%。

    二是重点民生实事进展顺利。今年确定的十大项26小项重点民生实事,13项正在实施,13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其中,黄河滩区迁建全面推进,1836户农民迁入新居,复垦土地195亩,13个安置区正在加快建设。“气化濮阳”全面实施,至3月底新增天然气用户8942户,入户率达到61%。出生缺陷产前免费筛查和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全面开展,市城区学校建设和“厕所革命”等事项加快推进。

    三是居民就业保障水平提高。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培训2.16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4万人,完成目标的45.1%;
    失业人员再就业0.57万人,完成目标的43.9%;
    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0.34万人,完成目标的64.9%;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6%;
    消除零就业家庭11户。居民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5.96万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护理补贴1041万元,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率达到100%。

    四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1-2月份,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6%,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9.6%,分别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尤其是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截至4月19日,pm10年累计浓度为133微克/米3,居全省第2位;
    同比下降11.9%,下降率全省排名第2位。pm2.5年累计浓度为85微克/米3,居全省第10位;
    同比下降18.3%,下降率全省排名第1位。优良天数53天,居全省第5位;
    同比增加15天,增加天数全省排名第1位。河流处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总的看来,在困难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的情况下,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虽然一些指标有所波动,但这是在我市深入开展转型发展攻坚、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下产生的阶段性阵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及形势分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一季度gdp增速7.5%,低于年度目标0.5个百分点。其中,二、三产业分别低于年度目标1个、1.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年度目标1.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1.2个百分点。二季度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节点目标压力较大。

    一是工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市五大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5%左右,龙头企业较少,抵御风险能力弱,且自身面临转型升级挑战,易受价格波动、市场需求、环保等外部因素影响。一季度,化工产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回落双重挤压,部分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如中原乙烯因原料及动力价格上涨利润减少7563万元,龙宇化工因煤炭价格上涨同比增亏847万元。石油装备制造业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持续低迷,中原总机、中原特车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受重污染天气管控和天然气“压非保民”影响,一季度用气企业停产限产检修较多,产能发挥严重不足,如中原大化尿素、三胺产量同比分别下降31%、66%;
    同力水泥产量同比下降67%。受环保安评监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惠成电子新材料、源博新材料等企业未能全负荷生产,威尔新材料、佳化能源等企业仍处于停产状态。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工业投资、民间投资持续低迷,县(区)投资不均衡。受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不高因素影响,**年以来工业投资增速始终低于全市投资增速;
    占投资总额六成以上的民间投资增速连续十个月低于全市投资增速。今年一季度,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均有所回升,但仍分别低于全市平均16.9个、6.4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11.6个百分点。县(区)投资进度不平衡,一季度,投资增速最高的范县增长44.7%,增速最低的开发区下降40.8%,市工业园区下降38.4%。

    三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放缓。服务业增速放缓,今年一季度增长8.5%,较去年同期、年底均回落了1.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邮政业务总量、保费收入、公路客货运周转量等指标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特别是,全市八项支出受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较去年同期下降2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0.2个百分点,直接影响服务业增速1.3个百分点。其中,开发区、范县、濮阳县八项支出增速分别下降31.4%、28.1%和18.6%,合计影响全市增速10.9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相关价格指数上浮,影响了增速0.4个百分点;
    统计核算办法调整,影响了增速0.77个百分点。

    四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新增存贷比仅为13.4%,较一季度末全市余额存贷比低33.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3.56个百分点,市场流动性不足,贷款资金总量趋紧。同时,新增贷款结构不尽合理,主要增长点为个人住房贷款,企业、项目贷款难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全市“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较年初减少7.27亿元,同比少增12.41亿元;
    在建项目银行贷款仅到位2.2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0.7%。

    五是重点企业入库个数减少。规上工业企业在库总数由1032家调整为890家,今年新入库企业为零,较上年减少6家,影响了规上工业增速0.7个百分点;
    在库企业中,32家停产企业、153家减产企业下拉规上工业增速13.3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库限额以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513家,较上年减少14家,影响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服务业增长。

    从二季度经济走势看,国内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5%、54.6%、54%,均处于较高景气水平,经济发展预期总体向好。我市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企业信心不断增强,面临着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工业经济有望进一步稳步回升。一季度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呈现逐月回升态势,二季度工业企业摆脱了停产限产政策制约,生产形势有望进一步好转。4月份新环境保护税迎来首个征期,或将抑制化工低效产能,对化工产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5月份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将从17%降至16%,将助推工业企业效益进一步提升。同时,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呈现逐月回升态势,3月份当月增速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6位,逐步走出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加之豫能发电机组投产、范县鹏达金属试车,预计二季度将实现稳步回升;
    工业增值税3月份增速居全省第6位,伴随着企业利润效益提升也将稳步提高,三项修正指标同步增长有助于二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归合理区间、更加真实客观反应工业企业运行情况。二是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随着施工黄金期到来、化工基地上升为省级战略,“1333”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文23储气库、棚改项目、中建材光热光电玻璃、清丰顿丘140兆瓦风电场、南乐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进入施工高潮,将对全市投资增长形成强劲支撑,同时也将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央行定向降准有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近日,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下调各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约1.3万亿元流动性资金,实际增量投放4000亿元,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二季度是商业银行贷款投放旺季,这一政策将有效缓解银行资金短缺、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综合研判,我市经济发展总体平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要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牢牢把握政策和发展机遇,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实实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二季度重点经济工作建议

    做好二季度重点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盯年初预期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坚决打好“四张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巩固稳中向好、质量提升发展态势,确保实现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节点目标。

    (一)着力抓好经济运行。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调度。坚持目标导向,对照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和二季度阶段性目标,强化指标分析任务分解,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积极应对,提前调度,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工业下行压力、服务业增速回落、投资结构不优、金融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强化调节调控,因症施策,确保经济增长保持在预期区间。二是重点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控。围绕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等重要指标,将用电大户、纳税大户、营收大户、能源需求大户、高科技企业等领域前30家企业作为跟踪监测和重点服务企业,支持订单充足、市场效益好的企业降本增效、扩大生产、开拓市场,针对企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精准服务,重点保生产、保运行,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回升。三是持续推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统计入库。按产业分类建立重点培育清单,健全扶持政策和工作机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按照“个转企、企升规、规上市”的成长路径快速壮大规模,确保符合条件、达到规模的市场主体及时入库;
    紧盯新开工重点项目,逐一现场核查,完善前期手续,协调解决问题,促进项目真正落地和实质性开工,确保项目“开工一个、入库一个”。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强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抢抓当前项目建设黄金施工期,强化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确保357个省市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65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60%以上。同时,加强对“5818”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服务督导,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推进;
    加快棚改项目建设,确保6月底前开工率达到90%。二是组织好项目集中开工和谋划工作。提前筛选储备一批前期条件成熟的项目,抓住麦收后和秋收后2个集中开工的时间节点,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同时,聚焦转型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百城建设提质、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开展项目集中谋划活动,谋划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实现项目建设“竣工一批、实施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阶梯有序推进。三是积极扩大民间投资。建立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逐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采取采用转让经营权、收益权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特别是ppp项目建设领域,加快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尽快出台《濮阳市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探索推进跨部门、跨层级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审批流程集成优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三)着力推动产业转型。一是强力推进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全力争取新型化工基地上半年获得省批复,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发展、蝶变升级。加快推动新型化工基地重点实施的88个项目(总投资633.4亿元)的建设进度。同时,加强与中石化集团、**能化集团等企业的沟通对接,力促中原石化原料结构调整(100万吨cpp)、中原大化原料路线优化、丰利石化120万吨芳烃、日濮洛原油输送管线、文23储气库等龙头项目、基础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二是加快实施重点产业转型攻坚。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实施好我市“1+5”转型发展攻坚方案,尽快出台化工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8个重点产业攻坚实施方案。建议近期组织召开**年重点产业转型发展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年度产业转型攻坚任务,明确年度目标,建立工作台账,确保重点产业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三是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发展。加快完成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根据企业“abc”类型划分,实施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政策和监管服务措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倒逼低端落后产能“腾笼换鸟”,促进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提质增效。

    (四)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全面开展金融风险、企业风险、社会风险排查,制定化解方案,强化源头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深入开展非法集资案件处置攻坚年专项行动,加强集中宣传。严控新增各类政府隐性债务,保持政府债务风险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二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突出抓好濮阳县和深度贫困县、贫困乡和贫困村脱贫工作,确保实现年度5.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濮阳县脱贫摘帽。统筹做好清丰县、南乐县、开发区及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做到应扶尽扶。加强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密切关注国家光伏扶贫动向,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对接等准备工作,确保**年所有符合政策的村庄都建成光伏扶贫电站。扎实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加快第一批试点土地复垦;
    加快第二批试点4个安置区建设,确保6月底前主体完工;
    加快三年滩区迁建规划**年实施的9个集中安置区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生活源类“小散乱污”整治,严控“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
    加强机动车、工业、餐饮等重点行业污染管控,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污染管控;
    对化工产业探索实行“红黄蓝绿”标识化管理,并根据标识实施差别化管理政策,6月底前建成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平台并在石化行业试点安装监测设备,倒逼企业升级改造、节能减排,为新上高质量项目腾出更多环境容量。加强水污染防治,积极推动重点流域治理,启动马颊河保护规划编制,开展濮水河清淤工作;
    加快城镇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设施与管网建设;
    持续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坚决对决违法倾倒工业废物、废液行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和污染土地调查对比工作。

    (五)着力抓好开放招商。一是加快产业招商步伐。坚持将扩大开放招商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有力抓手。16个招商组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紧盯行业龙头企业,深入分析自身需求和目标企业发展战略,找准契合点、着力点,提高招商精准度和成功率。充分发挥重点招商项目评审联席会议作用,坚持项目专班推进,对**年以来的签约项目实施重点跟踪管理,切实促进项目落地。落实好一季度新春专题招商活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成果,认真梳理重点招商线索,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战略投资者。二是组织开展重大招商活动。积极申报龙文化节、杂技文化节,加快筹备世界张氏宗亲大会,依托“两节一会”,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包装推介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积极参加第**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省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等国家、省举办的重大招商活动,组织开展好中国台前第三届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第六届中原(濮阳)油田技术装备展览会等活动,争取签约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三是加快完善对外开放平台。加强与**海关对接,6月底前完成海关在濮设点并启动海关业务。加快推进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用。加强与天津港集团对接,加快推动无水港物流园区建设。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一次办妥”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促进签约项目履约、招商项目落地、民营

    (篇七)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660.0亿元,增长8.9%,增幅高于年度计划0.2个百分点,与全市持平,位居全市第9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6.9%;
    第二产业增加值196.7亿元,增长3.8%,增幅低于全市4.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461.5亿元,增长11.5%,增幅高于年度计划1.0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0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3位。

    工业增加值123.7亿元,增长3.8%,增幅低于年度计划1.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5.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末位。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9.3亿元,增长4.2%,增幅低于年度计划5.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3亿元,增长12.6%,增幅高于年度计划0.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8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2亿元,增长16.7%,增幅高于年度计划0.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0位。

    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569.2亿元,增长33.6%,增幅高于年度计划13.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5.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6位。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4%,增幅高于年度计划5.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4.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4位。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9.5亿元,增长12.3%,增幅高于年度计划3.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5.8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5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亿元,增长8.2%,增幅高于年度计划0.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8位。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2.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1.5%。

    海关出口商品总值81.3亿元,增长4.4%,增幅高于年度计划1.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9.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2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71元,增长8.2%,增幅高于年度计划2.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3位。

    综上所述,从完成年度目标增幅来看:除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2项指标外,其余指标增幅均高于年度计划。从与全市相比来看:工业增加值、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出口商品总值等3项指标低于全市增幅,其余指标均高于全市增幅。从全市排名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位居全市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位居全市第5位,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市末位。

    二、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1-12月,1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计实现产值409.3亿元,增长4.2%,比三季度回落1.0个百分点。从亿元企业看,53家年产超亿元企业实现产值380.4亿元,占比92.9%,增长7.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4个百分点。其中:35家企业正增长,合计增产35.8亿元,增长11.8%;
    18家企业负增长,合计减产10.5亿元,下降20.1%。从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产值257.3亿元,占比62.9%,增长8.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2个百分点;
    轻工业产值151.9亿元,占比37.1%,下降2.5%,拉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个百分点。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看,34家企业合计实现产值142.3亿元,占比34.8%,增长10.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3个百分点。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对比看,电子行业产值12.8亿元,增长10.5%,纺织服装、鞋业包袋、工艺品、机械制造四大传统产业合计产值150.5亿元,下降0.2%。从新增企业看,10家新增企业实现产值4.3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0.4个百分点。

    2.消费品市场:1-12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3亿元,增长12.6%,比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1**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49.2亿元,占比53.8%,增长16.7%,比三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从亿元企业看,27家年零售额超亿元企业合计实现零售额119.6亿元,占比80.1%,增长22.3%,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1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102.2%。从新增企业看,27家新增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5.8亿元,占比3.9%,增长176.0%,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17.3%。从电商企业看,淘鞋网、展宏电子等24家电子商务企业实现零售额24.9亿元,占比16.7%,增长39.3%,拉动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32.9%。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19.2亿元,增长22.7%。从产品类别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产品零售额增速达50.6%;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产品零售额增速达35.4%;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产品零售额增速达28.2%。

    3.批发市场:1-12月,全区166家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569.2亿元,增长33.6%,比三季度提高6.0个百分点。一是26家原辅材料企业实现销售额88.5亿元,占比15.5%,下降7.2%,拉低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6个百分点;
    二是46家服装鞋帽销售企业实现销售额37.2亿元,占比6.5%,增长42.1%,拉动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6个百分点;
    三是34家进出口企业实现销售额67.3亿元,占比11.8%,增长4.3%,拉动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0.7个百分点;
    四是16家石油及化工产品销售企业实现销售额324.2亿元,占比57.0%,增长61.9%,拉动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29.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6.6%;
    五是50家亿元企业实现销售额532.6亿元,占比93.6%,增长40.2%,拉动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5.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06.7%;
    六是22家新增批发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0.1亿元,占比1.8%,增长83.3%,拉动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1个百分点。

    4.第三产业:1-12月,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461.5亿元,增长11.5%,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5.1%。从总量看,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27.1亿元,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09.4亿元,金融业增加值70.5亿元,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8.4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51.2亿元,分别占第三产业比重27.5%、23.7%、15.3%、14.8%、11.1%,5个行业合计占第三产业比重92.5%。从增速看,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3%,分别高于第三产业增幅21.2、3.8个百分点。从拉动作用和贡献率看,营利性服务业拉动8.0个百分点,贡献率69.5%;
    批发和零售业拉动2.9个百分点,贡献率25.3%;
    房地产业拉动0.9个百分点,贡献率7.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拉动0.9个百分点,贡献率7.6%。

    5.固定资产投资:1-12月,全区184个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4%,比三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64.4%;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3%。一是投资增幅稳步回升。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运行态势,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3.1个百分点。二是项目投资发展稳中有升。1-12月增长64.4%,由三季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3.8个百分点,提高到1-12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1.9个百分点。三是市级重点项目拉动作用显著。市级重点项目增长7.0%,拉动投资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公共文化中心、东海组团b5地块、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保利城等33个项目完成投资超亿元,占投资比重60.0%。四是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强劲。42个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增长41.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2.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3位。其中,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等15个本年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是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1.负增长企业较多。一是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现负增长,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37.0%,合计减产22.5亿元,拉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个百分点。其中:22家企业减产超1000万元,合计减产21.7亿元。二是81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出现负增长,占全区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总数达40.9%,合计减少8.1亿元,拉低限额以上零售额6.3个百分点。其中:22家企业减少超1000万元,合计减少6.8亿元。三是77家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出现负增长,占全部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总数达46.4%,合计减少35.0亿元,拉低限额以上批发业8.2个百分点。其中:50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减少超1000万元,合计减少34.0亿元,11家企业减少超亿元。四是26家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出现负增长,占全部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总数27.7%,合计减少1.8亿元,拉低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7.2个百分点。

    2.新增企业贡献不明显。一是10家新增工业企业合计产值4.3亿元,占比仅1.1%,仅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0.4个百分点,贡献率仅9.4%。二是27家新增零售企业合计零售额5.8亿元,占比仅3.9%,仅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9个百分点,贡献率仅为17.3%。其中:9家企业增速低于全区增速,影响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2个百分点,3家企业未报送或当年销售额为零。三是22家新增批发企业合计销售额10.1亿元,占比仅1.8%,仅拉动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1个百分点,贡献率仅为3.2%。其中:10家企业增速低于全区增速,影响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2家企业未报送或当年销售额为零。四是15家新增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增速低于全区平均增速,占比39.5%,5家企业负增长,影响营利性服务业增速1.6个百分点,3家企业未报送或当年营业收入为零。

    3.固定资产投资后劲有限。一是投资存量少。全区在库在建项目剩余投资为361.7亿元,投资后续增长潜力不足。其中,93个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中,50个项目已完工或接近完工,仅有43个可以继续上报投资额,剩余投资量仅为157.5亿元。二是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全区116个亿元以上项目本年完成投资188.7亿元,占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为14.3%,其中15个项目的累计投资占计划总投资的比重均低于30%,本年仅完成投资5.6亿元,占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为3.0%如现代有轨电车、海宸尊域、特步总部大楼、黎大扩建工程、厦门银行**分行大厦、民生银行**分行大厦等项目进展缓慢。

    四、各街道完成指标情况

    (一)各指标完成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从增幅与年度计划比看,泉秀、城东、北峰、东海分别低于年度计划79.3、30.6、14.5、11.9个百分点,其余街道高于年度计划,泉秀、城东负增长;
    从完成序时进度看,东湖、丰泽、清源高于序时进度,泉秀、城东、北峰、东海、华大分别低于序时进度72.0、24.4、12.5、10.2、7.7个百分点;
    从增幅与全区平均水平上看,泉秀、城东、北峰、东海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73.4、20.8、3.3、1.1个百分点,其余街道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2.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增幅与年度计划比看,东海、城东分别低于年度计划6.3、2.1个百分点,其余街道高于年度计划;
    从完成序时进度上看,城东、东海分别低于序时进度6.0、4.2个百分点,其余街道高于序时进度;
    从增幅与全区平均水平上看,东海、丰泽、城东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4.0、2.3、1.8个百分点,其余街道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3.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从增幅与年度计划比看,泉秀、清源、北峰高于年度计划;
    从完成序时进度上看,东湖、泉秀、清源、北峰高于序时进度;
    从增幅与全区平均水平上看,泉秀、清源、北峰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4.固定资产投资:从完成序时进度上看,清源高于序时进度。

    5.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从增幅与年度计划比看,清源、华大高于年度计划,东湖、北峰、泉秀、丰泽、城东、东海分别低于年度计划45.4、24.2、22.1、15.3、10.3、2.7个百分点;
    从完成序时进度上看,东湖、泉秀、北峰、东海分别低于序时进度36.2、15.6、4.8、3.0个百分点,其余街道高于序时进度;
    从增幅与全区平均水平上看,东湖、北峰、泉秀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8.0、7.6、5.9个百分点,其余街道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增幅与年度计划比看,华大、北峰、东海分别低于年度计划12.4、9.1、6.7个百分点,其余街道高于年度计划,北峰负增长;
    从完成序时进度上看,华大、北峰、东海分别低于序时进度10.7、8.6、6.3个百分点,其余街道高于序时进度;
    从增幅与全区平均水平看,东湖、泉秀、城东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北峰、东海、华大、丰泽、清源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5.1、11.0、8.3、3.7、3.5个百分点。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增幅与年度计划比看,北峰、华大、东海分别低于年度计划19.8、13.6、11.9个百分点,其余街道高于年度计划,东海、北峰负增长;
    从完成序时进度上看,北峰、华大、东海分别低于序时进度18.8、11.6、11.0个百分点,其余街道高于序时进度;
    从增幅与全区平均水平看,北峰、东海、华大、丰泽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2.9、12.5、5.2、1.7个百分点。

    8.实际利用外资:从完成序时进度上看,仅城东高于序时进度,泉秀、东湖、东海分别低于序时进度**.4、71.6、49.5个百分点,其余街道为0。

    9.海关出口:从完成序时进度上看,华大、北峰、清源分别低于序时进度8.1、8.0、0.3个百分点,其余街道均完成序时进度。

    (二)各街道指标完成情况

    1.东湖街道:工业、社消、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等4项指标增幅高于年度计划;
    工业、社消、批发、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海关出口等6项指标高于序时进度;
    工业、社消、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等4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区前三位的指标:社消、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海关出口、外资;
    位居全区后三位的指标:服务业。

    2.丰泽街道:工业、社消、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等4项指标增幅高于年度计划;
    工业、社消、服务业、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海关出口等6项指标高于序时进度;
    工业、服务业等2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区前三位的指标:工业;
    位居全区后三位的指标:社消;
    实际利用外资为0。

    3.泉秀街道:社消、批发、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等4项指标增幅高于年度计划;
    社消、批发、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海关出口等5项指标高于序时进度;
    社消、批发、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等4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区前三位的指标:社消、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
    位居全区后三位的指标:工业、服务业。

    4.清源街道:工业、社消、批发、服务业、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等6项指标增幅高于年度计划;
    工业、社消、批发、固投、服务业、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等7项指标高于序时进度;
    工业、社消、批发、服务业、预算收入等5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区前三位的指标:工业、服务业;
    位居全区后三位的指标:海关出口,实际利用外资为0。

    5.华大街道:工业、社消、服务业增幅高于年度计划;
    社消、服务业等2项指标高于序时进度;
    工业、社消、服务业等3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区前三位的指标:工业、服务业;
    位居全区后三位的指标: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海关出口;
    实际利用外资为0。

    6.城东街道: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等2项指标增幅高于年度计划;
    服务业、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海关出口、外资等5项指标高于序时进度;
    服务业、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等3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区前三位的指标: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海关出口、外资;
    位居全区后三位的指标:工业、社消。

    7.东海街道:海关出口高于序时进度;
    服务业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区前三位的指标:服务业、海关出口、外资;
    位居全区后三位的指标:社消、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

    8.北峰街道:社消、批发等2项指标增幅高于年度计划;
    社消、批发等2项指标高于序时进度;
    社消、批发等2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区前三位的指标:社消;
    位居全区后三位的指标:工业、服务业、预算总收入、预算收入、海关出口;
    实际利用外资为0。

    (篇八)

    根据**县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和州直有关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初步分析,**年**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1-12月**县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以下简称“增长”或“下降”)6.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9.01亿元,增长6.7%;
    其中第二产业完成6.68亿元,增长4%;
    其中第三产业完成34.92亿元,增长6.8%。

    (一)农业实现稳步增长。**年农业增加值完成19.83亿元,增长6.7%,其中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224万元,增长6.5%。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缓慢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增速与上月(以下简称“环比”)相比持平,增速比上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比全州低8.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州第14位(以下排位均指指标增速排位)。从匹配指标看,工业用电量完成3461万千瓦时,增长13.3%,居全州第8位;
    工业增值税完成4887万元,增长37.3%,居全州第4位。

    (三)固定资产投资微增。**年1-12月我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4个(含房开),其中500-5000万元64个(其中本年新增42个,本月新增8个),比上年增加30个;
    5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本年新增12个),比上年减少3个,房开项目7个。1-12月,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环比加快2.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比全州低1.6个分点,居全州第11位。其中,房地产开完投资上报完成2.66亿元,下降53.1%,居全州第13位。

    (四)贸易业增长乏力,全年排位靠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4.38亿元,增长7%,比上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比全州低0.9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5位。批发业销售额完成25.72亿元,增长5.5%,居全州11位;
    零售业销售额完成24.54亿元,增长7.2%,居全州第15位;
    住宿业营业额完成4584.54万元,增长7.1%,居全州第9位;
    餐饮业营业额完成17945.42万元,增长11.6%,居全州第14位。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完成2652.7万元,下降59.9%,环比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同比下滑51.5个百分点,比全州低58.2个百分点,居全州末位。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完成3628.9万元,增长13.3%,居全州6位;
    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完成1936.5万元,下降37.7%,居全州第16位;
    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完成961.7万元,增长9.8%,居全州第4位;
    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完成435.9万元,下降35.6%,居全州第14位。

    (五)金融业较快增长。12月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52.83亿元,增长9.3%,比全州高3.8个百分点,居全州第5位。其中,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4亿元,增长1.9%,比全州高3.9个百分点,居全州第8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8.83亿元,增长18.4%,比全州高4个百分点,居全州第7位。

    (六)商品房销售回暖。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13.79万平方米,增长7.6%,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

    (七)营利性服务业有升有降。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1.83亿元,增长201.9%,比全州高8.6个百分点,居全州第6位;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393.08万元,下降17.7%,居全州第13位;1-11月,规模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4.2%,环比降幅扩大4.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比全州低33.7个百分点,居全州末位。

    (八)财政收支明显下降,税收小幅增长。财政总收入完成4.73亿元,下降9.6%,环比降幅扩大8.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比全州高1.7个百分点,居全州第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6亿元,下降14.2%,环比降幅扩大6.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8.6个百分点,比全州高9.1个百分点,居全州第6位。税收收入完成3.62亿元,下降5.7%,环比回落9.2个百分点,同比加快5个百分点,比全州低1.3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0位。

    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95亿元,增长0.5%,环比加快9.8百分点,同比下降22.7个百分点,比全州高9个百分点,居全州第9位。财政八项支出合计完成17.7亿元,增长13.3%,环比加快26.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比全州高10.8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位。

    (九)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实现稳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元,增长9.2%,与上季度持平,比全州高0.3个百分点,居全州第6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8元,增长9.8%,比上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比全州低0.2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1位。

    二、黄平县经济提速增长的基础支撑持续放缓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22项支撑性指标中,月度指标有9项,其中,保险业务收入采用全州统一增速,与1-11月相比,黄平县8项月度指标增速呈“2升5降1平”态势。

    上升2项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2.6个百分点,财政八项支出增速上升26.9个百分点。

    下降5项指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错月)下降1.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下降0.8个百分点,邮政业务总量增速(错月)降幅扩大1.7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增速(错月)下降1.2个百分点,规模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错月)降幅扩大4.1个百分点。

    持平1项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平。

    季度指标有6项,其中,房地产从业人员及报酬增速采用3三季度数据,与三季度相比,黄平县4项季度指标增速呈“4降”态势。

    下降4项指标:批发业销售额增速下降4.4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增速下降2.9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增速下降4.1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邮政业务总量增速、电信业务总量增速、规模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批发业销售额增速、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下降较多,**年应高度重视,确保指标增速持续增长。

    三、当前黄平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农业增长动力欠缺。一是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成效不显著;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四是农业龙头企业实力还不强,辐射带动能力薄弱;
    五是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底;
    六是农产品知名品牌少,无特色;
    七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建议:一是加快全产业链推进综合发展,拓展农业功能,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
    二是抓好脱贫攻坚产业专班工作,大抓产业脱贫攻坚,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
    三是抓农产品产销对接,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着力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开拓更广阔的销售渠道,让山区的种植、养殖户脱贫增收;
    四是抓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利用农村闲置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企业负责技术指导,保底回收等方式解决农民销路难的困难,让企业和老百姓真正的达到共赢;
    五是壮大龙头增强产业带动力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大力打造“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六是加强技术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本领。

    (二)规上工业发展滞后。一是制造业中混凝土企业贡献不稳定;
    全县混凝土企业有3户,而有一定规模的商混企业有5户,市场竞争较大;
    同时企业受工程施工进度影响,直接影响整个商混行业的产销值;
    商混企业受天气制约较大,冬季生产量不能与夏季生产量相提并论。二是部分企业所需原材料成本较高,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空间缩小;
    例如,**县宏鑫超微新材料公司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不足,运行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该企业今年以来对我县工业经济的贡献率,目前产销值仅比去年稍有增长。三是产品结构单一;
    作为我县工业经济贡献率最大的富城公司,今年以来,产品结构单一,规上工业发展受限严重。

    建议:一是抓好新企业培育工作。积极从税务、工商等部门收集生产正常、主营业务收入接近千万的小微工业企业重点培育,使其尽早成为规上企业统计对象形成增量,改变**县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二是建议相关部门对我县的规模以上商混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在原则允许的条件下,给予市场支持,确保企业发展稳定。

    (三)投资项目少,在库项目存量少。一是1-12月5000万元以上项目存量179620万元。**年**县新增项目4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新增12个项目,增量稍显薄弱;
    目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主要靠由扶贫搬迁项目支撑,其余部分项目有时因土地征拆等问题处于停工状态,待4个扶贫搬迁项目完工后,剩余在库项目难以有效支撑**县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二是房开项目个数减少,**年房开项目个数仅为6个,且续建项目接近尾声,项目投资少,对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力弱。

    建议:一是尽快规划及开工一批好项目、大项目,项目单位要好提前准备相关入库材料,成熟1个入库1个,尤其是5000万以上项目要不断跟进。二是加强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运用好国家对房地产相关的政策,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及项目,为明年投资高质量增长打好基础。

    (四)贸易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我县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多个企业未到入库标准限或者标准限上下起伏。截至**年12月底,我县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含大个体)仅13家,其中批发零售业企业(含大个体)8家,住宿餐饮业企业(含大个体)5家。二是居民网络消费热情高涨,传统实体消费增长乏力。我县商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程度仍有待提升,网络消费的分流现象逐步显现,对传统实体零售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三是商贸布局不完善,业态发展不平衡。我县商贸在城中心区比较繁荣,乡村商业发展相对落后;
    城区内商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经营商品单一、档次欠高,缺少商圈辐射范围大的广域型大商场的有力支撑(如零售和餐饮一体的大型商场);
    传统商业比重较大,新型业态规范化和规模化水平不高,现代经营技术的利用仍处于起步状态。四是商业特色不突出,我县尚未形成自身的商贸特色,零售业商业以传统生活服务型零售为主,与其他地区商贸形态雷同。中心圈特色不突出,业态偏少,缺少吸引力和竞争力。各行业市场基本都是粗放型市场,没有相当高端的消费品市场,缺少与科教文化紧密结合的文教用品市场、科技产品市场等一系列特色市场。

    建议:一是在能退库时把在库内不达标或经营不良企业进行退库处理;
    多入几家经营较好的企业进入统计监测库。二是希望县委政府及部门多重视统计监测工作,同时及时下文兑现的奖励能及时给予企业,争取企业更加配合统计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成熟1家入库1家,增加企业库存,拉动贸易业持续向好增长。

    (五)负增长指标较多,排位靠后。从《**县1-12月主要核算指标和支撑匹配指标增长情况》中涉及的23项指标看,**县负增长的指标有6项,排名在8位以后的指标有14项(其中排名在12位以后的指标有7项)短板指标相对较多,不利于**县经济高质量增长。

    建议:要超前谋划好**年目标任务,确保第一度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一是关注排位靠末的指标,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零售业销售额增速、餐饮业营业额增速等在全州排位倒数的指标。二是狠抓占比较大的行业支撑指标,如非营利性服务业中财政八项支出增速、营利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金融业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特别是财政八项支出增速,**年大部分月份财政八项支出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县gdp增长。三是抓负增长指标,对**年6项负增长指标,**年要确保全面扭负为正。

    总之,**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忧,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持续加大,存在的问题务必引起重视。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运行 分析

    经济运行分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