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求职简历
  • 简历范文
  • 简历模板
  • 简历表格
  • 简历格式
  • 自荐信
  • 推荐信
  • 求职信
  • 简历封面
  • 英文简历
  • 简历样本
  • 自我评价
  • 自我介绍
  • 自我鉴定
  • 写作技巧
  • 面试技巧
  • 个人简历100字
  • 个人简历200字
  • 个人简历500字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个人简历 > 求职简历 >

    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港澳青年人才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分类:求职简历 时间:2020-12-02 本文已影响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自该概念提出,各城市纷纷确定城市定位,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伴随着城市发展,工商业结构升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港澳科研人才存在强烈需求据统计,广州共有各类高等院校xx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xx%,名列全省第一,高校数量仅次于xx和武汉名列全国第三,甚至广东省内xx%的国家重点学科位于广州各大高校。事实上,除广州、深圳两个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有所建树外,其他内陆城市人才资源的确有限。考虑到大湾区建设面积达x.x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达xxxx万,仅依靠广州培养输送青年人才显然乏力。香港、澳门科研实力强劲,有x所世界百强大学,xx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x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培育与全球前沿科技和资讯接轨人才与技术方面,充分利用香港国际化的地位培养国际化人才,每年为世界各地输送大量工商界精英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引进港澳人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才储备平衡成了城市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就业现状根据xxxx年南风窗“调研中国”工作组对xxx名在粤求学港籍学生开展的调查显示,在职香港青年中有超过xx%常居广东,常居香港者仅占xx%;
    超过xx%受访者的家人支持他们在广东就业,超过xx%受访者有定居广东的想法。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每年在粤求学的港澳大学生约有x万人,仅xxxx年一年,在广东就业的港澳居民就有x.x万人(其中香港居民约x.xx万人,澳门居民约xxxx人)。另据统计,xxxx-xxxx年两年间,由团省委、省青联组织的港澳青年到内地实习见习交流项目参与活动人数超过xxxx人,而当中真正能够在内地实现创业或就业的不足xxx人,比例低于x%。xxxx-xxxx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共有港澳籍学生xxx人(其中港籍学生xxx人,澳籍学生xx人),留在广东升学/就业的为xx人占比仅为x.x%。然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的推进,港澳人士在内地就业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的确立与实行,在穗工作的港澳人士各方面难题逐渐得到解决,且伴随着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港澳青年来穗就业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xxxx年x月香港青年动力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就“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港举行发布会,公布调查结果。协会于今年x月至x月期间,主要访问了香港及内地在学在职的香港青年,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对他们前往内地工作及创业的意向与期望。调查共收回xxx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逾七成受访港青对大湾区各大城市的就业前景感到“非常乐观”或“乐观”。另外,广东在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分别建立了平台,分别是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目前共有xxxx家港澳企业进驻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其中,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培育香港创业团队xx家,并有香港创业团队获得xxxx万以上融资;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也有xxx个优质创业项目进驻,八成为澳门和香港的创业团队。

    三、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港澳青年人才的优势

    (一)文化重合度高香港与广东的文化发展同源同根,其中因战争等历史原因联系中断。清朝道光年间,香港割让给英国开始,大量的广东人、福建人及外国人等非本地人士大量外来人口移居香港;
    其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解放战争的一段时期,亦有大量内地居民涌入香港,使香港人口大增。香港在日占时期前的人口约xxx至xxx万,在「三年零八个月」后(即日占结束后)人口却只剩下xx万;
    到解放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后,香港人口急增至xxx万,而新来人口以广东及福建为主。现时港澳青年大多数父母是在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后移居香港的“新香港人”,粤港文化本就一脉相承,随着大量广东各地人口移居融入香港,两地文化差异甚微,港澳青年人才至大湾区内城市发展,在相似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下不会感到不适。以广州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港商来到广州投资,看重的不仅仅是广州的地理位置、市场前景等区位优势,更是因为感受到文化同源的魅力,在语言沟通、生活习惯、工作态度等方面差异较小。

    (二)交通便利。完善交通网路规划,打造湾区内“一小时生活圈”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体化发展方面,珠三角规划的xx条共xxxx公里城际交通轨道交通线路将在xxxx年前全部建成通车,届时大湾区将实现“一小时交通圈”。而其他大型基建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广深港客运专线等也将推动大湾区城市群进一步融合发展。投资xxx亿机场建设白云、广州第二、珠三角新干线、深圳四大机场及珠海、惠州干线机场,从陆、空两个方面构建便捷的交通网路,极大缩短湾区内城市往返时间。随着各项基建的推进,湾区内城市的行政边界会进一步模糊,形成一个密不可分且均衡发展的生态系统,推动湾区经济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理解度不断深入x.大湾区内港澳投资企业多,企业文化契合度高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来自港澳工商界的爱国人士纷纷响应号召,作为先行者来到广州、东莞、中山等地发展工商业。自xxxx年至xxxx年底,港商在广东直接投资项目已达x.x万个,合同外资金额xxxx.x亿美元(约xxxxx.x亿港元),分别占同期广东省外商投资各项总额的xx%和xx.x%。xxxx年,在香港回归的第一个“十年”,广东服务业实际吸收港资比重仅为xx.xx%。而到了xxxx年,该比重达xx.xx%,增长超过x成。商务厅负责人表示,粤港服务业合作领域已从传统的房地产、商业、餐饮、交通运输业拓宽到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业、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大湾区内有一大批著名的外商投资企业,公司文化颇具港澳特色,对青年人才而言比较容易接受与适应。x.部分港澳生毕业于广东院校据“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显示,至今为止,广东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汕头大学等二十多所高等院校面向港澳台招收本科、研究生。除此之外,各高校间亦在积极开展学生交换学习交流活动,选挑优秀的内地学生赴港澳高校,接受港澳学生至本校,交换感受地域、文化环境差异,以此为桥梁促进两地文化交流。这一部分来自港澳的青年就读期间,有了四年或是更久的生活经验,必定对高校所在城市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城市的经济情况,人文风貌,政策法规等方面因素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大部分人会在接近等同的就业机会下,相对于其他陌生的城市,会更倾向于选择生活过的,熟悉的城市。x.创业市场前景大大湾区拥有xx家世界xxx强企业,包括腾讯、华为、正威集团、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联想、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等,主要分布在科技和金融领域;
    湾区内大多数“独角兽”业务亦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科技相关。对接巨头公司的技术人才及公司发展潜力惊人。另一方面政府支持鼓励创业创新力度大,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成立,由省财政出资xx亿元设立的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正式运营,基金组建后将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出资,预计将带动超过xxx亿元的社会资本,基金总体规模将达xxx亿元,重点投向天使创业孵化培育、新兴产业前沿科技创新、文化媒体科技融合、集成电路创新等方面。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圳前海三大自贸区的建立,将会吸引科技、金融、文化领域、海洋经济等方面人才。相比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腹地更大,创业成本更低,港澳青年可充分发挥自身港/澳人在穗的优势,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引导港澳产业落地。x.两地交流活动频繁得益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近年来,两地交流活动频繁。两地高校、在粤经商的港澳人士、粤港澳方政府机构、商协会等社团组织分别结合自身优势,通过游学交换、假期实习、参观游览等方式,带动双方文化经济交流。例如,广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商会会长、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女士,就连续多年组织港澳大学生到广州实习交流的活动。xxxx年,更是举办了“京穗港台大学生交流暨游走广东青年实习计划”,吸引了京穗港台四地如xx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中科技大学、台北商业大学、暨南大学等xx多所全国名校共xxx多名名校生参与。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调研、论坛讲座、工作实习、联谊交友等方式,加强港澳台青年对内地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了解,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爱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目前港澳青年人才在粤就业发展的困难虽然港澳青年对深度加入大湾区建设持乐观态度,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仍在部分方面存在困难,需思考并予以解决。根据调研,目前港澳人才在粤就业,仍存在以下的制约因素:

    (一)回乡证功能不全且办证成本高(x年期回乡证收费xxx港币,xx年期回乡证收费xxx港币,遗失补办费用翻x.x倍);

    (二)人才资质认证不对接、不相通;

    (三)如跨境电商创业受到诸多限制,在内地现行的法律条文和惯常做法中,港资企业被定性为“外资企业”,规定了若干禁止或者限制外商投资的领域和项目,当中包括跨境电商等港澳青年创业较为热门的行业。

    (四)由于对内地政策不了解,公益性的适应性帮助缺乏,港澳青年不得不通过中介申请内地创业的相关证照,而申请创业补贴或创新补助的中介费则高达申请资金的xx%-xx%;

    (五)港澳居民在内地注册企业,不能担任法人,需找内地亲友担任法人,不便之余,还留下产权归属隐患。

    (六)来穗就业的港澳人员子女教育,如何让其产生归属感也是一大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关于港澳青年人才在粤就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国家、广东省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推动,吸引大批港澳青年加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逐步消除港澳居民入粤就业、社保的政策障碍,实现政策衔接和服务协同。保持港澳专业人才在粤执业创业渠道通畅,推动粤港澳三地就业创业、社保、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趋于协同,各类资源要素自由便携流动,进一步提高港澳社会保障可携性,未来实现粤港澳三地就业创业、社保、人才等资源要素流动实现高度自由化。例如,在xxxx年x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根据《办法》有关规定,在内地居住并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可申请领取居住证。持证人可在内地的居住地依法享有x项权利、x项基本公共服务及x项便利,涵盖就业、教育、医疗、旅游、金融等范畴。居住证新政让长居内地的港人免除了网上订车票、开通银行账户等多方面的不便利,政策的发布在港澳人士中反响强烈,受到热烈欢迎。

    (二)大力发展公益性帮助港澳青年创业机构由政府牵头,大力发展公益性组织,帮助来粤创业港澳青年中介申请内地创业的相关证照,减少申请创业补贴或创新补助的成本。

    (三)逐渐扩大允许港/澳资企业投资的领域和项目逐步突破港澳企业在国内可投资的领域广度,增加允许投资项目的数量,为港澳青年创业发展提供更多途径与方式。

    (四)逐渐完善港澳来穗子女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完善港澳来穗期就业创业期间,子女在当地的教育计划,增建部分有港澳特色的院校,将港澳优秀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针对性培养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港澳 调研报告 吸引 思考 青年

    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港澳青年人才调研报告思考建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