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入团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申请书格式
  • 初中生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学生
  • 高中生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入党介绍人
  • 党性分析
  • 入党政审材料
  • 高中生
  • 大学生
  • 研究生
  • 军人
  • 部队
  • 公务员
  • 职员
  • 教师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1000字
  • 800字
  • 600字
  • 500字
  • 400字
  • 300字
  • 200字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申请书 > 农民 >

    关于赴X,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分类:农民 时间:2020-11-09 本文已影响

    关于赴x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近日,由x带队的农工委考察组,到x、x两省对易地扶贫搬迁、乡村产业发展、农村改厕工作等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综合考察情况,感到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综合施策,农村面貌变化大

    大家普遍感到,x两省特别是x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高质量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明显。

    一是高位推进,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持续用力,久久为

    x年以来,x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

    责任制,将农村改厕与环境整治一体部署一同推进,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多元投入,形成治理合力

    建立了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x年以来,x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x亿元。

    三是因地制宜、创新农村改厕模式

    x根据省情特点,探索了“沼改厕”和连户共建模式,有效解决了改厕成本高、户用厕所改造难等问题。

    二、坚持增收导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快

    两个省都非常重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以此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x着力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和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鼓励有条件的种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农业科技人员登记注册成立家庭农场。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累计培育发展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x家、农民合作社x万家、家庭农场x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x家。x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支持省内非农企业向农业产业化方向转型升级,目前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万家。

    三、坚持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大

    从考察情况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力推手。两省均在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原貌,打造“美丽经济”“互联网+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旅文产业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x”田园综合体、x村的慢生活体验、x的特色x民居、田园山水、茶旅文化等都成为拉动当地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目前,x全省拥有活跃的涉农网

    店超过x万家,全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x亿元、增长x。累计创建x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x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了x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x个中国美丽田园。建成农家乐特色村点x个,去年接待游客x亿人次,营业总收入x亿元。

    四、坚持质量兴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

    x两省都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作为发展乡村产业的前提和基础。x坚持以严格一证、一码、一品、一网、一店、一减六个关键环节管控为抓手,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成x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x个涉农县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特色农产品“一品一策”风险管控,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x万家规模主体纳入质量追溯平台管理,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x以上,主要农产品省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x以上。

    五、坚持统筹配套,搬迁脱贫之路特色新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x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最重的省份,他们围绕“怎么搬”,以“六个坚持”为遵循全面提高搬迁质量和成效,即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和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x年共建成安置点x个,全部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截至x年底,已搬迁入

    住x万人。有的安置点规模在万人以上,基本上一个安置点就是一个新城区。围绕“搬出来后怎么办”,在全省推广“五个三”生计保障和后续扶持配套政策,提出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大资源,统筹就业、就学、就医三大民生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家庭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建立集体经营、社区管理服务、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服务群众,确保搬迁群众安居能乐业、搬迁能脱贫、脱贫能致富。

    六、坚持人才支撑,农业发展后劲足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从x情况看,

    一是推进农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创新改革

    深化农业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推动职称评审向新型职业农民延伸,全省已有x位职业农民获评高级农艺师职称,开创了职业农民获评高级技术职称的先河。

    二是吸引大学生学农务农创业立业

    对本省籍就读农林院校种养专业的大学生实行免学费,对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就业进行补助,引导大学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着力发展“农创客”“农二代”。

    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支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民实用

    技术培训基地,成立农艺师学院,引导地方政府与院校合作,加快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

    学x看x。两省的经验和做法,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统筹推进、久久为功

    要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进《x》的贯彻实施,加快补齐我省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要坚持规划引领,实行分类指导,科学编制各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具体规划,构建多规合一规划体系。要坚持系统治理,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乡村田园旅游发展等一体推进。要坚持高位推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盯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持续用力,一届接着一届干,不见成效不撒手,不达目标不收兵。

    启示之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加快培育、发展壮大

    农业转型根本在于经营主体的转变以及经营管理体系的转变,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重要一环。要充分发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优势特点,创新经营组织形式,促进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提高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积极运用产业政策倾斜、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积极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启示之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必须加快步伐、拓展功能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拓展农业功

    能的必然选择。要着力推动落实财政、金融、税收、科技人才、用地用电等这些扶持政策的落地生效,扶持一批县、乡、村,发展农村的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培育融合发展的一些企业主体。鼓励发展种养业、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康养等产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兴旺。引导企业和农户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信息、人才对接等服务,提高应对市场变化能力。

    启示之四,品牌农业建设,必须大力推进、提质增效

    把品牌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生产源头抓起,一环紧扣一环。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打造特色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农业基地和优势产业带。要突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以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同一商标为导向,推进以品质特征、生产区域、销售范围、品牌名称为核心的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强化各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依托省内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组成农业产业专家顾问团,建立覆盖产区的技术推广服务队伍,为农业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对接x搞好促销,推介我省特色农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启示之五,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必须配套跟进、多措并举

    就集中安置点来说,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抓好以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为重点的配套建设,实现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加强培训和就业服务,实行搬迁劳动力全员培训,确保有劳动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盘活迁出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资源,实现搬迁群众生计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文化服务,聚焦感恩教育、文明创建等活动,引导搬迁群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代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道德氛围,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加强社区治理,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基层党建,通过健全组织,配强干部,强化功能,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四力”,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启示之六,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必须建好建强、激发活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是关键。做好“三农”工作要以农民为中心、以富民为根本,建好以农民为主的农村人才队伍,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领作用,选好配强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农村带头人队伍,让自己能致富、能带群众富、能让集体富的“三富型”能人走上村级领导岗位。要创新涉农人才培育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支持地方高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涉农专业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

    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工、大专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吸引企业家、医生、教师、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人才到农村去施展才能。

    相关热词搜索:考察 情况 报告 学习

    关于赴X,学习考察情况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