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春节
  • 除夕
  • 元宵
  • 端午节
  • 七夕节
  • 教师节
  • 中秋节
  • 国庆节
  • 重阳节
  • 光棍节
  • 腊八节
  • 新春
  • 小年
  • 二月二
  • 妇女节
  • 新年
  • 情人节
  • 劳动节
  • 母亲节
  • 父亲节
  • 儿童节
  • 万圣节
  • 感恩节
  • 复活节
  • 圣诞节
  • 元旦
  • 新年贺词
  • 新年寄语
  • 春节贺词
  • 春节寄语
  • 生日贺词
  • 开业贺词
  • 满月贺词
  • 结婚贺词
  • 红包贺词
  • 寄语
  • 贺卡
  • 对联
  • 春联
  • 灯谜
  • 祝福短信
  • 中考祝福语
  • 高考祝福语
  • 结婚祝福语
  • 生日祝福语
  • 拜年祝福语
  • 给朋友的祝福
  • 给老师的祝福
  • 给领导的祝福
  • 英语祝福
  • 新学期祝福语
  • 毕业祝福语
  • 给父母祝福语
  • 节日祝福语
  • 节日贺词
  • 节日诗歌
  • 节日习俗
  • 节日晚会
  • 放假安排
  • 火车票订购
  • 12306订票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祝福语 > 母亲节 >

    社会分层视域下“校园贷”高危人群定位与防控策略研究

    分类:母亲节 时间:2020-07-30 本文已影响

    2016年,多起大学生因无力偿还“校园贷”而自伤的事件将“校园贷”推至风口浪尖并广受诟病,教育部、银监会、地方政府都迅速出台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整治“校园贷”业务。与此同时,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以及应对处置机制[1]。基于全国31省份1540所高校至少2.9万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形成的《2017中国大学生信用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在使用“校园贷”的学生中高达35%的学生在与“校园贷”平台达成贷款协议时,没有了解或不了解按照协议,最终完成还款的总成本。因此有33%的同学接受了1.6%以上的月利率,这些学生的经济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2]。“校园贷”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对高校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高校作为“校园贷”管控的重要主体,应该重点挖掘“校园贷”使用人群的特征以及特征背后的深层原因,做到精准施策。一、社会分层理论阐释

    (一)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在社会地位上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3]。由社会成员存在权力、财产与教育程度等差别,透析生活方式、利益要求等方面差异。这种等级和层次,自上而下形成等级阶梯或社会的金字塔。

    (二)社会分层结构

    社会分层结构可以比作是国家的社会结构骨架[4]。社会结构体系由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家庭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构成。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既是社会结构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结构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体现,社会阶层结构指的就是社会分层结构。二、调查数据分析与解读

    参照陆学艺教授十大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对“校园贷”使用人群的社会阶层结构进行调查和研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大学生的社会阶层则更多地依附并反映于其原生家庭,所以调查则是针对“校园贷”使用人群家庭的社会阶层而展开。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264份,这些人群主要集中在吉林、山东、浙江、海南、江苏等地。样本之间呈现出了多样性和代表性,更能真实地反映出目前“校园贷”使用人群的真实情况。三、“校园贷”高危人群的定位分析

    由社会分层理论可知,不同社会成员或利益群体对资本的持有量不同形成阶层间差异,进而引发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间的关系产生变化。“校园贷”使用人群与未使用人群所处的社会分层结构差异会导致个体在支出模式、休闲活动、信息接收和处理、购物方式上存在差异。调查发现,使用“校园贷”的大学生群体在财富、权力和声望上都处于劣势,所获取的社会资源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个体行动方式,面对社会资源获取有限的窘境,“校园贷”成为了他们获取资源较为便捷的一种途径和渠道。下面按照陆学艺教授的十大社会阶层相关理论进一步论证高危人群定位的准确性。

    (一)家庭收入视角下的切入

    社会阶层划分中财富是一个重要标准。2019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金红给出了官方的界定,她在解读《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的相应调查数据时表示,可以将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调查对象界定为低收入群体;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调查对象界定为中等收入群体;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界定为较高收入群体;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界定为高收入群体。如大学生家庭人口数按3人计算,调查发现家庭平均月总收入在4167-6667元区间的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可能性最大。这一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标准基本上吻合。国家统计局所使用的这组量化数据可以帮助高校管理人员评估学生社会阶层状况,在家庭收入上,父母双方均为中等收入及以下人群的家庭子女应是防控“校园贷”的重点人群。

    (二)组织资源占有量上的衡量

    社会成员拥有的组织资源有差异。新时代,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在缩小组织资源差距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调查发现,“校园贷”使用人群家庭的父母从职业分工来看较具代表性,他们多是以从事体力劳动或是没有技术要求的商业服务工作,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数量最多,占比达到了33.3%,从事商业服务的占比29.9%。

    (三)职业声望上的比较

    声望的测量较为复杂,社会学家李春玲则给出了最全面的中国社会声望研究,按照职业大致划分出7个等级群体,这些群体因职业声望不同所占位次也有所差异。“校园贷”使用人群的家庭在社会分工上主要从事于没有技术专长的体力劳动和商业服务活动,社会声望处于较低位置。

    以上分析再次印证了“校园贷”使用人群处于不利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他们的社会阶层位置靠后,最具有表征性的因素有:

    其一,家庭收入集中于中下游。

    其二,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

    其三,父母多从事无需技术专长的劳作性、服务性职业。

    反过来,这些表征也为确定“校园贷”高危人群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带有这些阶层特征的大学生即为高危人群,是高校重点关注的对象。四、高校的应对策略

    (一)守好新生入学关,筑牢学生防范意识

    调查发现,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是“校园贷”高发时期,大一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大二,此时大学生刚升入大学,对学校的管理、教师的引导多能表现出正面的回应,这时候所形成的抵制“校园贷”的观念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所以从防范时间和效果来看,大一是防范“校园贷”的最佳时期。以往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保护人身安全、和谐寝室关系、适应大学生活以及促进个人发展等内容,在校园贷泛滥的当下,高校理应加入“校园贷”防范教育。在日常管理上学校还要加强价值观、消费观和信用教育,由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牵头,宣传部配合,开展全校范围的主题教育,通过主题班团会、专题讲座、案例分享会、网络宣传等方式让“校园贷”防范教育从入学教育延伸至日常教育,确保教育不断线、不脱节、不止步。

    (二)设立危机干预工作室,建立高危人群档案

    确保高校在管控“校园贷”上能精准发力,可以组建“校园贷”危机干预工作室,工作室兼行“校园贷”甄别和危机干预功能,收集、整合专业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警示资源,让学生认清“校园贷”本质。工作室要做好高危人群的防控,可对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疏导,避免自伤事件发生,并提供专业的风险规避和对策指导。针对高危人群要建立专门的档案,以便于学生管理部门定期排查和跟进,档案中要详细记录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和谐度等信息,档案仅供高校危机干预使用,不能泄露学生个人隐私。定期与高危人群家长沟通,形成学校和家庭默契配合、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

    (三)完善困难资助机制,构建临时困难资助体系

    “校园贷”使用人群中,多数学生家庭收入较低,高校有必要将高危人群纳入到资助系统,对家庭经济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优先考虑进行资助,同时帮助其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斩断“校园贷”伸向他们的黑手。一旦发现学生深陷“校园贷”泥潭,导致家庭财务出现困境,学校应启动临时困难资助体系,将其纳入“临特困”群体,给予及时关怀,帮助学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积极寻求校外基金的支持来完善和补充现有资助体系。此外,高校可以探索与金融银行紧密合作,在学生无力偿还贷款的紧要时刻,由金融银行先行垫付,帮助他们暂时度过难关后在和学生清算债务,使借贷行为回归合理、合法、合规的轨道。五、结语

    “校园贷”作为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产物,不能全盘否定其存在的价值,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多起校园悲剧,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阻断“校园贷”的伤害,仍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共同思考应对之策。

    参考文献:

    [1]曹辉,潘悦.“校园贷”的违规乱象、规制体系与高校应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s1):47-51.

    [2]全國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r].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2017.

    [3]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1.

    [4]陆学艺.协调好社会阶层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明[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4).

    相关热词搜索:视域 分层 防控 人群 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