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演讲稿范文
  • 演讲稿题目
  • 演讲稿开场白
  • 演讲稿开头
  • 演讲稿结尾
  • 演讲稿格式
  • 演讲稿PPT
  • 英语演讲稿
  • 主持词
  • 发言稿
  • 演讲稿征文
  • 演讲与口才
  • 自我介绍
  • 即兴演讲
  • 公众演讲
  • 训练口才
  • 演讲稿200字
  • 演讲稿300字
  • 演讲稿400字
  • 演讲稿500字
  • 演讲稿600字
  • 演讲稿800字
  • 演讲稿1000字
  • 国旗下演讲稿
  • 八荣八耻
  • 爱国演讲稿
  • 竞聘演讲稿
  • 竞选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年会演讲稿
  • 年会主持词
  • 就职演讲稿
  • 我的中国梦
  • 祖国在我心中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演讲稿 > 竞选演讲稿 >

    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语感|二年级下语文片段教学语用训练

    分类:竞选演讲稿 时间:2019-04-14 本文已影响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能力呢?
      一、落实一个“读”字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汉语言中的许多词语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只能凭借语感去“破译”,才能感知和理解。因此,语感的训练要以读为基本的方法。
      1.默读中体验语感
      默读,是不出声的读,最有利于思考。而语感训练的着力点应该在“想”,边读边想,才能领略语言内涵,使语感迅速长进。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单独地读,教师在读前应提出明确的默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通过比较,思辩、领会语感。
      例如:《中彩那天》一文中父亲为什么中彩还不高兴的段落,针对于“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我让学生默读时就提出了如下要求:①划出这句话中难以理解的词语。②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从“难题、道德”这两词语中揣摩父亲是把车留着自己拥有,还是给同事库伯的问题上思考斗争是很激烈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考,掌握了从平实的词句中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从而体验了语感。
      2.朗读中感悟语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朗读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有趣的情境。这就要求读者很快地判断词语和句法,迅速地分析一字一句的含义,揣摩作者的内心,模拟作者的口吻。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读者敏锐的语感。
      如:我在指导读《再见了,亲人》一文,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及亲人的惜别之情的语句,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两句,重复“再见了”,更是全部感情的流露,发出内心的喊声,一句比一句读的缓慢、深沉,加重语气,读出了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3.背诵中积累语感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在一篇篇文章的研读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感知语言的技法,教师应适时地指导学生通过“忆”,把技法系统化、深刻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背诵。背诵是熟读的结果,也是诵读的积累。它能起到通过朗读领悟语言文字情感和内蕴的作用,还能储存语言,锤炼对语言的感知力。其中集体背诵,有气势,利于协调,可以促进语感较差的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配乐背诵,声情并茂,始于情抒、感染、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这样通过多种方式的背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背诵喜欢的佳句、佳段、佳文;让学生口、耳、眼、心并用,使学生感悟语言内蕴、文章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精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增进文字的鉴赏力,强化语感。
      二、推敲赏析,突出一个“品”字
      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对语言的悟性;是一种语言进行再加工和创造的心理行为。所以,语感训练必须深入推敲词语,让学生学会如何具体地品位语言。
      1.比较词语,品出味道
      有比较就会有发现。进行语感训练,也应让学生通过比较,比出问题,领会语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的很传神,耐人寻味。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赏、挖掘其隐含意义,锤炼学生的语感。
      例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在描写阮恒献血时,曾三次写阮恒的“哭”,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啜泣”,“呜咽”,“抽泣”,学生通过比较这三个词语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知道阮恒的哭声是越来越小。他自以为快要死了,内心痛苦不断加剧,应该放声大哭,可为什么他的哭声却越来越小呢?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阮恒在竭力压制哭泣和强忍内心痛苦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帮助她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比较,学生比出了味道,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
      2.调换词语,品出规范
      在范文中,有许多语言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认真磨练后才用上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换词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两词的比较来细细品位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精练,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我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抽出”,比如“长出”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因为“抽出”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情况写了出来,非常形象,生动;而“长出”则不能体现这一现象。这样,就抓准关键词语,品位出精妙词语的个性特征,也揣摩到作者用词的规范。这样通过调换词语,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所隐含的丰富意义,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练。
      3.想象中品出精华
      想象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情景和形象,通过大脑加工改造,“转换”成“生动”的“图象”材料,以便加深学生的感悟和领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再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这就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途径。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仅靠抽象的分析、综合,或者教师的具体的讲解,学生往往难以体验诗中所蕴涵的感情,只有当教师引导学生对“日照”下的香庐峰,“挂前川”的瀑布,“直下”的飞流,“落九天”的“银河”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体验诗中的内涵和意韵,让学生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真切体验与感受,从而陶冶情感,感悟语言文字。
      总之,语感的培养是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如何去感悟,从而由感而发。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形象、重朗读、重生活的特点,为以此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多朗读、多品位、多练习,通过有效途径,恰当运用,使语感训练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东新街小学)

    相关热词搜索:语感 语文 训练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