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演讲稿范文
  • 演讲稿题目
  • 演讲稿开场白
  • 演讲稿开头
  • 演讲稿结尾
  • 演讲稿格式
  • 演讲稿PPT
  • 英语演讲稿
  • 主持词
  • 发言稿
  • 演讲稿征文
  • 演讲与口才
  • 自我介绍
  • 即兴演讲
  • 公众演讲
  • 训练口才
  • 演讲稿200字
  • 演讲稿300字
  • 演讲稿400字
  • 演讲稿500字
  • 演讲稿600字
  • 演讲稿800字
  • 演讲稿1000字
  • 国旗下演讲稿
  • 八荣八耻
  • 爱国演讲稿
  • 竞聘演讲稿
  • 竞选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年会演讲稿
  • 年会主持词
  • 就职演讲稿
  • 我的中国梦
  • 祖国在我心中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演讲稿 > 竞聘演讲稿 >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浅议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

    分类:竞聘演讲稿 时间:2019-04-12 本文已影响

      摘要:我国现在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本文通过分析部分大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沈阳现阶段的发展规划,基于田园城市和卫星城理论,再结合区域发展理论建立水平较高的城市群,从而带动起中小城市的发展,既是当代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方向,也不失为未来一种好的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市 发展模式 带状放射
      
      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口及土地进一步向城市转移,城市面临规模扩大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态势。
      工业化初期,国外有很多学者都对城市发展的模式作过理论上的探索,比较具有代表性有:空想社会主义、田园城市、卫星城、工业城市、带形城市、广亩城市、有机疏散理论、区域理论、簇群城市、生态城等。我国古代形成了完整的城市布局制度,而近代没有自创的城市发展模式,只是借用国外的理论模式进行探索式的建设,甚至出现像“三线建设”时期的“逆城市化”过程。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发展现状。
      首先是北京,北京的城市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规模不断扩大。环线从二环、三环发展到五环、六环,地铁线路的蔓延,暗示着进一步扩大发展的态势,是典型的“摊大饼”模式。
      上海,上海市的发展没有呈现出“摊大饼”状发展过程,而是围绕中心区呈片状向外发展和建设。同时由于其对城市空间利用率的需求,也呈现出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向垂直空间发展的城市形态。
      广州,广州是在老市区附近,通过将附近的小城市划入广州市设区,呈片状发展。重庆、武汉都有或多或少的这种发展历程。
      而成都、沈阳、西安、郑州等内陆省会城市,由于其交通上的优势,往往都是沿铁路方向发展,而后逐渐呈现圈层式发展。
      于是便发现,经过一定规划后形成的城市中,但凡大河穿越的城市,大多以片状向外蔓延,比如长江上的重庆、武汉、上海,珠江上的广州等。内陆城市在铁路导向的作用下,沿主要交通方向蔓延,大城市一般都位于一定范围的交通枢纽上,因此铁路的延伸方向呈放射状,出于城市功能、结构等的要求,形成了圈层式的发展形态。
      从外部看过这些城市后,我们再来看城市内部的功能布局。
      北京继承了明清“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影响,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城市:城市的几何中心为行政区,在这个中心东南西三个方向距离不远处为商业中心——王府井、东单、西单等,北面为少量的居住和景区。再向外一层为商业的延续,交叉着居住用地,还有占较大面积的就是文体教育用地。再向外一层为以居住为主体的用地,也有较多的文体、教育、娱乐用地,较大面积的城市绿地和部分小型工业。然而绿地和小型工业并没有阻止住城市用地进一步扩大,继续向外层蔓延,为了降低工业对城市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于是大型工业被搬到城市外下风向的郊县。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有能力的人们在城市极度膨胀的压力下,向城市外部寻求良好的生活环境,于是远离城市污染,又有便捷的交通条件下,城郊高档居住区又诞生了。随着这些居住用地使用率的上升,又带动起一片新的城市用地。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蔓延,城市用地一圈接一圈的吞没着周边的郊县。
      显然,上述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田园城市的模式并没有控制住城市的恶性膨胀。早在1922年,翁温在他的《卫星城镇的建设》就提出了建设卫星城的理论。然而我国时至今日,也没有解决这种“摊大饼”的问题,卫星城的建设也没有成形的规模或体系。究其原因,一个避免不了的问题就是人口过剩,这也是我国在这一个时期必经的阶段;然后就是经济建设,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要拉动经济增长,不可能离开城市。这两点决定了当前城市规模的扩张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如何让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里,怎样的模式才是适合当今我国城市发展的模式呢?
      城市居民一方面离不开城市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方面又渴望良好的休闲空间。正是由于这种需求矛盾,造成有足够能力的人向城市外面走去,其它的人留在城市继续相互拥挤。随着城市外围周边用地被侵占,原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走进城市内部,使城市更加拥挤,导致城市膨胀。怎样既能解决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心理矛盾,又能解决城市膨胀的问题呢?没有人的地方是不会产生城市用地的,最容易使城市产生膨胀动力的就是居住用地,往往一片居住区建成后,其它各种用地都会一起繁荣起来。相对而言,工业和文体教育等用地因使用和需求有鲜明的时间性和单一性,所以这些用地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不大。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居住用地。怎样能让人们即享受良好的环境,又有方便的工作条件呢?
      由莫斯科的绿楔想到,居住用地是否也可以呈楔状深入城市呢?或者沿交通线呈带状向外放射?中间用楔状或宽广的带状绿地分割,同时这部分用地也可以用来发展城郊游憩活动,保护这部分的生态环境较少受到城市的影响。既然绿环不能控制城市向外围铺展,那么就让其由中心向外放射,这样,城市不仅解决了“摊大饼”发展模式,又有了充分的居住用地,节约出更多的城市中心用地来做商业和公共绿地。在便捷的快速交通(如地铁、轻轨)保证下,这样的市中心就不会出现欧美国家曾经历过的城市中心衰落现象。这种模式更加有利的是在有目的的引导下对形成卫星城有极快的促进和发展作用。通过这种带状放射,连接周边低一级的城市,也能较快的形成区域城市网,许多领域的学者都指出,现在的中国呼唤建设真正的、形成规模的、高质量的城市群、大城市连绵区,这样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的飞跃发展。
      现在许多大城市在地上交通系统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也已经建成了很丰富的地下交通系统,却仍在进一步完善,许多省会城市也都在修建地铁或轻轨,如沈阳、南京、成都等,以沈阳为例,看看如何依托交通线发展城市和区域意义上的城市群。
      沈阳作为东北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线从大的范围来看,主要是贯穿南北方向的交通,从辽宁省内来看,东西方向的铁路线也是在这里穿越。1990年代,在省内大规模的修建高速公路,沈阳是中心枢纽,相继建成了京沈高速、沈大高速、沈抚高速等重要的省内运输通道,并初步形成辽中南区域经济圈。随着大连城市品牌的成功树立,辽宁形成了以沈阳和大连为两个中心的发展态势,两个城市相互扶助,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成功拉动了辽宁的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又开始修建地铁,近期的线路有2条,其中一条的端点延伸到了抚顺西部的经济开发区,该开发区与沈阳接壤,两个城市中心通过高速公路仅有1个小时的车程。随着地铁线路的建设,必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辽宁中部这两个城市的关系,于是“沈抚同城化”又被提上日程。
      沈抚同城,将两个城市合二为一后,城市有明显的沿浑河(辽河一大支系)方向片状发展的迹象。交通线由发展城市的动力变为联系城市几个片区的通道,这既是城市带状放射的结果,又是基于卫星城理论下的城市功能优化。两个城市在市场、交通、信息、能源、环境、产业、科教等方面都有着互补互助的作用。
      另外,沈阳与周边的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六个城市结成合作联盟,共同签署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于是这个巨大的城市圈,又向南直通大连,寻找出海口,打通海上交通。
      这样,沈阳市的扩张问题也就解决了,将城市的诸多引力分散到周边“卫星城”中,不仅疏散了市内的拥挤,也繁荣了周边城市。
      综上所述,即使是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城市的恶性膨胀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的。由沈阳城市发展,或者说是辽宁省的发展规划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大的区域来看待其中某一个城市的发展。由某一个中心城市向外,沿交通线楔状或带状确定以居住用地为主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它们来联系周边低一级的城市或城镇,使它们形成这个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降低中心城市的首位度,达到稳定和健康的发展状态。这样的城市模式既是适合现阶段国情的,又是尽快解决城市恶性膨胀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 谭纵波
      [2]《城市发展史》 刘易斯?芒福德
      [3]《城市规划与城市化》高毅存
      [4]《大都市圈——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周炳南
      [5]《大城市连绵区: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 陈晓燕

    相关热词搜索:当代中国 模式 城市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