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思想汇报范文
  • 思想汇报格式
  • 3000字
  • 2000字
  • 1500字
  • 1000字
  • 积极分子
  • 教师思想汇报
  • 部队思想汇报
  • 研究生
  • 十八大
  • 党员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
  • 转正思想汇报
  • 大学生
  • 两会思想汇报
  • 党课思想汇报
  • 党校思想汇报
  • 团员思想汇报
  • 个人思想汇报
  • 工作思想汇报
  • 季度思想汇报
  • 建军节思想汇报
  • 缓刑思想汇报
  • 科学发展观
  • 一月思想汇报
  • 二月思想汇报
  • 三月思想汇报
  • 四月思想汇报
  • 五月思想汇报
  • 六月思想汇报
  • 七月思想汇报
  • 八月思想汇报
  • 九月思想汇报
  • 十月思想汇报
  • 十一月
  • 十二月
  • 风韵译_“风韵译”对“读者接受”的考虑

    分类:建军节思想汇报 时间:2019-05-14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在诗歌翻译中,郭沫若提出了著名的“风韵译”翻译理论,该理论以意译和归化策略为导向,以读者接受为基准,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并以郭沫若最后的译作《英诗译稿》中的译诗为例,表明“风韵译”在其翻译实践中,增强译诗的可读性,力求让读者接受到原诗的神韵意境,彰显郭沫若在中国诗歌翻译史上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风韵译;《英诗译稿》;读者接受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65-02
      引言
      诗歌以抒情的方式,丰富的想象,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诗歌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含有鲜明的语言文化特征,浓缩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因此诗歌的翻译是非常困难的。
      郭沫若,一个“全才”式的文人,涉足诗歌,小说,戏剧,历史学,美学,古文字学,翻译等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郭沫若一生著译颇丰,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在现代中国产生卓越的影响。其中,郭沫若所提出的诗歌翻译思想“风韵译”,卓尔不群,奠定了他在诗歌翻译界的地位。
      一、“风韵译”简介
      如果说“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另一种语言形式已经表达的内容的艺术”[1]833。那么诗歌翻译的过程就是从一种语言(原诗)的表层结构(语言形式)开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明深层结构(意境神韵),再从深层结构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译诗)的表层结构。换言之,诗歌翻译的目的不仅要传达意思,译诗还要给读者愉悦,原诗的美也要译过来。1922年郭沫若在不否认直译,意译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译诗主张:“我始终相信,译诗于直译,意译之外,还有一种风韵译。字面,意义,风韵三者均能兼顾,自是上乘。即使字义有失而风韵能传,尚不失为佳作。若是纯粹的直译死译,那只好屏诸艺坛之外了”[1]17。由此可见,郭沫若的“风韵译”,是在翻译实践中自觉反抗僵化的文学传统,文笔优美,译笔多变,凸显原诗的语势神韵,完美结合诗学美学观与创作思想、文化传统与精神、艺术风格与技巧,凸显译者的主体性。
      二、在翻译理论上对“读者接受”的考虑
      进一步而言,“风韵译”在理论上要求就译诗者自己对诗歌要有很深厚的了解,自己也能作诗,不写诗的人肯定是不能译诗。作为诗的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深入挖掘深层的意象和情趣,对原诗心领神会,在译诗中完全再现原诗的神韵。因此,“唯有诗人才能了解诗人,唯有诗人才能解释诗人。他不单应该译诗,并且只有他才能译诗”[2]49。否则的话,拘泥于原诗的表层结构,译诗貌合神离,韵味全无的译诗如何能让读者接受呢?
      翻译所遭遇的局促和尴尬正是创造的主要源泉。诗歌语言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诗歌诠释的多元性;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甚至不同的个人经历都有引发独特理解的可能。“风韵译”偏重意译,乐于创作尤其明显。这种主张彰显了译者的主体地位,消解了原作者的权威性,译者不再是被动的再现者,并基于译者本人对原诗情绪,氛围和思路的领悟而对原诗作了归化处理。郭沫若的诗歌翻译主要集中于再现动态词语,词语的节奏和措辞,重视语言的能量。如此种种,使得他有别于同时代的翻译家们。他在诗歌翻译中反对因袭,主张独辟蹊径,大胆探索和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在他的“风韵译”主张下,翻译与创作在诗中交织一起,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因此,他的译诗都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在译入语文化中往往被当做创作来接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翻译没有亦步亦趋地寻求字当句对,更像是吞食消化原诗的精髓以后,摆脱原文形式的束缚,把握原诗最核心的意象,自己创作了一首新诗。
      郭沫若既是诗人也是译者。他用灵敏的感受力与悟性将原诗的生命捉住,再把它用另一种文字表现出来。他每每努力于表现,而不拘泥于原诗的内容与形式,力求再现原诗的情绪。“风韵译”形式上因袭,语言上归化,韵味上典雅。从接受理论上讲,读者是译诗的真正接受者。因此,郭沫若高度重视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和原诗在译入语文化中生命的延续,尤其是诗魂精髓必须与原诗一致。译诗变通和解释限定了原语文化,在句式,词汇选择,词汇搭配上比之原诗多做改变,译诗中几乎没有一点“洋味”。译文更地道,更流畅,更具可读性。从而赋予译诗以新的生命力,使其广为流传。显然,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译者,郭沫若考虑到了译诗的接受效果,尽量使自己的翻译达到“等效”。
      在“风韵译”的理论指引下,郭沫若译诗处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之遗韵,显然意在尽力为中国读者着想,在完全迎合他们固有的审美情趣、文化心理习惯的前提下,在引发中国读者的联想中,把原作的内在精神传达给读者。
      三、在翻译实践上对“读者接受”的考虑
      1969年,郭沫若选取日本山宫允编选的《英诗详释》中五十首抒情短诗译成中文,1980年结集出版,定名《英诗译稿》Translation Manuscripts of English Poems,这是他一生大量译作中的最后一本。试选取其中Robert Herrick的TO DAFFLDILS4的第一节为例:
      Fair daffodils, we weep to see 美的黄水仙,凋谢得太
      快,
      You haste away so soon; 我们感觉着悲哀;
      As yet the early-rising sun 连早晨出来的太阳
      Has not attain"d his noon. 都还没有上升到天盖。
      Stay, stay 停下来,停下来,
      Until the hasting day 等匆忙的日脚
      Has run 跑进

    相关热词搜索:风韵 接受 读者

    风韵译_“风韵译”对“读者接受”的考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