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年终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年终总结
  • 个人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月度工作总结
  • 工作小结
  • 季度总结
  • 半年总结
  • 转正总结
  • 试用期工作总结
  • 实习工作总结
  • 考核总结
  • 总结与计划
  • 工作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模板
  • 工作总结PPT模板
  • 1月工作总结
  • 2月工作总结
  • 3月工作总结
  • 4月工作总结
  • 5月工作总结
  • 6月工作总结
  • 7月工作总结
  • 8月工作总结
  • 9月工作总结
  • 10月工作总结
  • 11月工作总结
  • 12月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开头
  • 工作总结结尾
  • 工作总结怎么写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700字
  • 800字
  • 900字
  • 10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财务工作总结
  • 销售工作总结
  • 内部审计的内容 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工作总结怎么写 时间:2019-05-05 本文已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和各种创收逐年增长,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如何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学校内审计工作,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服务,已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必然。
      一、高校内部审计及特征
      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来强化学校的管理作用,避免和减少损失浪费,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不受侵犯。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服务目的内向性
      内部审计不同于外部审计,它侧重于内向服务,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本单位、本部门的管理者,这是高校内部审计最基本的特征。它通过调查、审核、分析、判断、评价,为高校内部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以促进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二)审计范围的广泛性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综合性强,工作类型多元化,涉及面广,其审查的范围较广,是一项综合经济监督工作。不仅对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等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还包括对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计划等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以及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反馈、跟踪、评价等。
      (三)相对的独立性
      高校内部审计是在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是高校内部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但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本身又不直接参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具体业务活动,是一种监督活动,在组织结构上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不够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内审机构不健全、人员缺少的现象。在机构设置上,一部分高校将纪检、监察、审计合署办公,由1至2名工作人员负责审计工作;有的高校虽设专门内审机构,但只象征性配置两三个人,更缺少专业审计人员;有的高校既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也没有配置从事审计工作的专职人员,根本就没有开展这项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根本上是由于学校领导本身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造成的。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在我国,高校审计部门是辅助高校内部管理的机构,称之为“审计室”或“审计处”。通常高校的治理结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业务上,审计部门接受主管财务的副校长管理,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检查,高校审计室(处)的负责人需要定期向主管财务的副校长汇报工作。行政上,有些高校的审计部门隶属于纪检部门,甚至与纪检部门合署办公,过甚密切的行政关系更难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三)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滞后
      有些高校领导对审计工作的思想认识不足,认为高校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内审作用不大。有的还认为审计是经济监督部门,内审工作的开展会阻碍高校改革并导致审计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矛盾,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甚至认为会束缚财务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行。因而,导致目前在我国高校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通常被放在了次重要的地位。
      (四)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和范围狭窄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常规审计多,专项、重点审计少;传统审计多,管理审计和前瞻性、创造性的工作少;微观审计多,宏观审计少。随着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内审工作内容和范围狭窄的弊端已多有显现,无论是教育经费管理的不完善,还是工程投资的难以控制;无论是复杂经营活动中容易隐匿的问题,还是经济责任在形成过程中的难以分清,都对目前传统、简单的“事后”审计监督思路提出了挑战。
      (五)内部审计方法落后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还是进行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审计,沿用传统的一套审计方法,以账论账,只把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差异性作为审计的重点,忽视学校教育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效益性,忽视对学校教育经费整体运作的定性分析、未来效益的预测、偿债能力研究及经济责任的界定性等,造成审计深度不够,内容单一,范围狭窄,作用层次低等问题。
      (六)内部审计人员力量不足,素质不高
      高校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要求内部审计把审计监督拓展到学校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需要内审充当的是管理者,从管理角度为学校加强经济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了解高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还要增强宏观意识、管理意识和效益意识,具有较强的调查、分析和表达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内审人员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 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在高校推行和实施制度基础审计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针对内部控制管理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并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努力从根本上改变“重业务,轻管理”的状况;另一方面,制度基础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重要方法,可以为实质性审计和其他各项业务审计指明方向,明确重点,避免审计业务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
      (二)合理定位,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目前各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单位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只是由会计兼任,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因此,要促进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发展内部管理审计,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及权威是当务之急。内部审计部门应与单位的财务部门分离、与单位的管理脱离,设置上独立于其他各个职能部门,在整个组织或单位中处于较高的权威位置,只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或授权、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重视事前、事中审计,对高校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
      教育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内容比较广,具有监督、签证、评价和建设等各种职能,必须抓住关键控制点。既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单位的各类经济活动,行使审计监督职能,同时又不能超越自己的职能范围。在审计层次上,审计工作还要将事后审计关口逐步向事中事前转移,才能对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控,真正做到预防、引导、监督和服务的统一。内部审计还要从过去单纯的查错防弊的财务审计中走出来,按照高校资金运行轨迹对学校的经营活动进行跟踪审计,要在财务审计基础上,不断强化经济效益审计、大额货物采购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并逐步开展管理审计。同时,要坚持有离必计,先审后离,先审后任,把审计评价作为任免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在审计方法上,由单纯检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转变为重点检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效益性
      会计资料造假会直接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环境的恶化,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财务数据中“水分”较多的现象,内部审计部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合法,维护学校秩序,保证学校经济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要把审计的重点放在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上,应着重发挥经济评价、经济签证职能。
      (五)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要不断通过后续教育,培养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通过审计实践,提高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内审队伍建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必须具备高超的业务技能和优良的道德修养,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审计等基本技能,还要熟悉和了解高校的教学规律、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经营活动、法律知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要具有职业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先进的审计手段,信息网络的建立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发展,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适应和运用信息处理系统,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寻找审计线索,同时还要开发和运用实用的审计软件,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作者系平顶山学院教授、党委书记)

    相关热词搜索:内部审计 高校 对策研究

    内部审计的内容 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