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年终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年终总结
  • 个人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月度工作总结
  • 工作小结
  • 季度总结
  • 半年总结
  • 转正总结
  • 试用期工作总结
  • 实习工作总结
  • 考核总结
  • 总结与计划
  • 工作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模板
  • 工作总结PPT模板
  • 1月工作总结
  • 2月工作总结
  • 3月工作总结
  • 4月工作总结
  • 5月工作总结
  • 6月工作总结
  • 7月工作总结
  • 8月工作总结
  • 9月工作总结
  • 10月工作总结
  • 11月工作总结
  • 12月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开头
  • 工作总结结尾
  • 工作总结怎么写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700字
  • 800字
  • 900字
  • 10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财务工作总结
  • 销售工作总结
  • 对刘易斯拐点框架的再认识_刘易斯拐点

    分类:工作总结结尾 时间:2019-05-26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本文以刘易斯模型的理论构架为依据,主要针对乔根森对刘易斯模型中生存工资问题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资本主义部门和生存部门的工资水平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中国的经验化数据检验刘易斯的假定跟模型。
      关键词:刘易斯模型;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市场
      一、 引言
      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把整个经济分为两个部门:资本主义部门和生存部门。在生存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劳动力无限供给;资本主义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接受生存部门剩余劳动力。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只要高于生存部门的收入,就可以大量吸收从生存部门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当生存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被转移时,生存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会提高,劳动者收入会随之增加,资本主义部门为得到更多的劳动力,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原先的水平的无限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右上方倾斜,水平与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之间的交点即为“刘易斯拐点”,整个经济就从古典学派世界进入了新古典学派的一元经济世界。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框架提出之后,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学者使用二元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大量可观的成果。但刘易斯模型在获得赞扬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对该模型的批评主要有以下方面:实际工资在进入转折点之前可能已经上升而非保持不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不为零;现实中存在工业技术进步、农业进步等。本文试图在分析刘易斯模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试图就生存工资和资本主义部门工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检验刘易斯模型。
      二、 刘易斯模型的理论构架
      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生存工资是由农民的平均产量决定的。刘易斯认为,由于资本主义部门的生活费用比较高,劳动者从环境熟悉的部门转移到陌生的部门要求有心理费用,工人在资本主义部门中的生产力水平较高,资本主义部门拥有强大的工会力量等原因,通常资本主义工资与生存收入之间的差额为30%左右,这样资本主义部门才能雇佣到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下面,我们用图1说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及刘易斯模型的形成。
      图1中,横轴表示生存部门劳动量,纵轴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OW是资本主义部门的现行工资,OA是生存工资。DnDn′是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需求曲线代表的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S曲线是无限劳动供给曲线。假定实际工资不变,由图1可知,当资本家投资K1时,需求曲线D1D1′与S曲线得到均衡劳动为N1,资本K1与劳动L1结合创造的产品价值为图形D1ON1M1的面积,其中WON1M1代表资本家雇佣劳动力的工资成本,D1WM1的面积则为资本家的净收益,即最初阶段的资本积累。资本家获得利润,用储蓄进行投资,资本量由K1增加至K2,固定资本的数量增加了,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提高,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D1D1′向外延伸至曲线D2D2′。此时,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至N2,资本家继续再投资使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D2D2′外移到D3D3′,只要存在未就业的剩余劳动力,该过程就可以持续下去。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移至DaDa′时,均衡劳动力为Na,剩余劳动力都被雇佣,打破无限劳动供给,此时生存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将提高,人均收入也会随之增加。资本主义部门若要获得更多的劳动力供给,就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与生存部门竞争,该部门原先面对的水平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右上方倾斜,于是形成刘易斯拐点。
      图1 刘易斯模型
      三、 刘易斯模型中工资的变动与中国的经验数据
      (一)工资的变动情况
      在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经济中,生存部门的工资水平是由农民的平均产量决定的。在刘易斯的生存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和农业部门技术不变的假设前提下,生存部门的生产函数为:Qa=eαLβN1-β0(14)
      式(14)中,α表示农业技术进步率,1-β表示农业总产值中劳动所占比重,L为土地,假设N0为生存部门中的非剩余劳动力数量,M0为生存部门中的所有剩余劳动力数量,M为被雇佣到资本主义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则生存部门的人均产量为
      Ya=QaN0+M0-M=eαLβN1-β0N0+M0-M(15)
      由式(15)可知,在技术不变、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土地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不考虑人口增长因素,即Qa、N0、M0不变时,随着剩余劳动力向资本主义部门的转移,M逐渐增大,生存部门的人均产出Ya逐渐增大。因此生存部门的工资A曲线并非如图1所示的一条水平线,而是向右上倾斜的曲线。刘易斯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只有当资本主义工资与生存收入之间的差额至少为30%左右时,资本主义部门才能雇佣从生存部门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初始阶段,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劳动者大量存在,资本主义工资与生存收入之间的差距大于30%,存在无限劳动供给。当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部分劳动者N2转移到资本主义部门,此时两部门工资水平的差额正好等于30%,开始出现“刘易斯拐点”,即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水平将随着生存部门工资A的上升而增长,并保证两者之间的差额为30%。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供给并不是无限弹性的,资本主义部门面对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上升的SS曲线。
      图2 修正后的刘易斯模型
      (二)中国的经验化数据
      本文将采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来源中的从农村招收人数表示式(15)中的变量M,用农业总产值带入Qa,采用2004年—2010年的中国数据,计算我国每年农业人均收入,通过纵向比较判断农业部门生存工资的变化状况。
      伴随我国工业化的扩张,我国城镇单位从农村招收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人数呈递减趋势,留在农村的人口逐年减少,由2004年的7.5亿下降到2010年的6.6亿。我国农业部门总产值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1.5亿万元。根据刘易斯关于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假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会影响农业部门的总产量。图3显示,我国农业平均产出增长状况良好,平均增长率达10%,说明在农村依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边际生产率很低的情况下,随着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农业部门的人均产出仍然会上升,农业部门的工资也会提高。而刘易斯认为,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假定劳动的边际产品为0时,生存收入水平将保持不变。根据我国的经验化数据,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家庭居民的人均收入并不是保存不变的,相反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刘易斯关于边际产品为零的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假定,从而对工业部门形成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的情况在我国是不存在的。
      四、 结论
      通过对刘易斯模型的分析,借助乔根森模型的分析构架,通过建立模型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刘易斯关于生存部门工资水平不变的假设是不成立的。根据我国的经验化数据的检验,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家庭居民的人均收入并不是保存不变的,相反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刘易斯关于边际产品为零的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假定,从而对工业部门形成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的情况在我国是不存在的。(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
      参考文献:
      [1]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 吴垠.跨越古典与新古典的边界[J].中国经济问题,2012(1):3-12.
      [3] 王恒彦.刘易斯模型及相关争论的评析[J].技术经济,2007(9):27-32.
      [4] 王旭,陶俊卿.由对“刘易斯拐点”的争论引发的思考[J].经济师,2007(12):34-35.
      [5] 胡景北.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工资上升运动的解释[J].经济研究,1994(3):52-60.

    相关热词搜索:再认 拐点 框架 刘易斯

    对刘易斯拐点框架的再认识_刘易斯拐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