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年终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年终总结
  • 个人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月度工作总结
  • 工作小结
  • 季度总结
  • 半年总结
  • 转正总结
  • 试用期工作总结
  • 实习工作总结
  • 考核总结
  • 总结与计划
  • 工作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模板
  • 工作总结PPT模板
  • 1月工作总结
  • 2月工作总结
  • 3月工作总结
  • 4月工作总结
  • 5月工作总结
  • 6月工作总结
  • 7月工作总结
  • 8月工作总结
  • 9月工作总结
  • 10月工作总结
  • 11月工作总结
  • 12月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开头
  • 工作总结结尾
  • 工作总结怎么写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700字
  • 800字
  • 900字
  • 10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财务工作总结
  • 销售工作总结
  • [高中地理教学中巧用“第二语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分类:工作总结结尾 时间:2019-05-20 本文已影响

      地图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现今的称呼,指地理位置﹑形势,二是古代的称呼,指描摹土地山川等地理形势的图。今称说明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现象分布情况的图,上面标着符号和文字,一般都着上颜色。笔者认为,地图是指按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是多种地理要素组合而成的地理信息载体。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一种内容丰富、地形清楚、图例清楚的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在地理空间信息的传递上,地图具有语言和文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将地图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做到生动具体,概念深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教学中巧用地图,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实际体会。
      一 引导“观图”,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知识源于实践,认识始于观察。表象是认识的感性阶段。要形成正确的地理表象,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是最理想的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要充分利用地图的直观性、综合性、信息量大的特点,讲清观察的内容、目的,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按一定的层次或顺序,抓住重点或特点对地图进行观察。例如,讲授“中国气候”一章的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内容时,可以借助《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见图1)
      二 指导“用图”,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就是识记和再现的能力,它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有关研究证明,在接受知识方面,单靠听觉一般只能记住15%左右,单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 左右,听觉与视觉结合,能记住65% 左右。在地理教学中,借助地图的直观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记忆能力。应用地图发展学生记忆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生动的记忆信号
      地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是最主要的直观形式。清晰美观、表现力强的地图增强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消除了学生对文字死记硬背的厌烦情绪,依托学生的好奇与求知心理,产生浓厚学习兴趣,使大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记忆力。例如,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特点,指导学生明白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如绿色海拔较低,红色、褐色海拔较高),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引导他们分析某地(如美国、亚洲、欧洲等)的地势特征,学生有了前面的知识,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很快就能分析出来了。如果教师再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2.变抽象记忆为图像记忆
      地理分布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容易遗忘。而在地图教学中,将看、读、指、填、想等各种读图方式结合起来,学生容易形成乐于接受的记忆。例如,讲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分布”时,可以把剪好的黄金、金刚石、铜、石油四种矿产的图例,分别发给四个小组,组成四个“探矿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见图2)上找到各自手中图例代表的矿产,让学生把图例贴在教学挂图恰当的位置上。又如,引导学生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使学生形成有关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索文于图”,还可以“索理于图”,增强记忆效果,开发学生的记忆潜力。
      3.明确记忆的重点
      教师不但在讲授时要突出重点,在引导学生读图时也应让学生抓住重点进行强化记忆。例如,要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在非洲地形图中,只要找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等地形区的位置和范围,那么不仅非洲的“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不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地形特征容易记忆,也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记忆的窍门。
      三 依托“读图”,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由于许多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分布遥远,无法亲自观察,直接认识,或根本无法直接感知,需要凭借想象,因此想象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
      教师运用地图这一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根据地理事物存在的不同范围、不同距离和许多现象的直接感知等特点,树立地理事物存在的范围大小、远近层次关系,建立各种空间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已形成的空间概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想象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
      1.培养地理想象意识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后来发展成为板块构造学说。这就是通过观察、想象,在脑子里拟想出可以感觉出来的地理事物的能力。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地理学家的想象成果,更要引导学生探究他们的想象过程,阐明地理想象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有所仿效,大胆想象。
      2.启发学生再造想象
      地理再造想象可以凭借填充地图上的一些背景地理要素,如政区界线、河流、海岸线等,在头脑里再造要素完善的地图形象。“地图旅行”就是一种有效的再造想象方式,例如沿京广交通线(见图3)从起点到终点,再现沿途经过的城市(广州、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地形区(珠江三角洲、两广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矿产资源分布(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等)、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等,学生一边想象,一边指图,再造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空间组合,广泛联系
      建立在空间概念基础上的想象,使活跃在空间的许多映像在头脑中进行组合、叠加、加工,出现新形象。例如,讲授“中国跨流域调水”时,先让学生复习《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分组讨论,然后让每组学生都当当“调水工程”的“总设计师”,要求学生大胆设想,“规划于图”,把自己的调水方案表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形成理想的南水北调的调水方案。
      四 启发“析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间接的反映,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思维包括地理形象思维和地理逻辑思维,凡是思维都必须有物质作为载体,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地图完成这一认识过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地理教学中,不能把地图仅当做直观教具,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把握地图所蕴涵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2]吴国强.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5)
      [3]朱炎鸿.关于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J].考试周刊,2008(49)
      [4]韩俊萍.浅谈高中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09(9)
      〔责任编辑:王以富〕

    相关热词搜索:巧用 语言 高中地理 教学中

    [高中地理教学中巧用“第二语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