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入团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申请书格式
  • 初中生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学生
  • 高中生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入党介绍人
  • 党性分析
  • 入党政审材料
  • 高中生
  • 大学生
  • 研究生
  • 军人
  • 部队
  • 公务员
  • 职员
  • 教师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1000字
  • 800字
  • 600字
  • 500字
  • 400字
  • 300字
  • 200字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申请书 > 工人 >

    【散时说“散”】时因散策

    分类:工人 时间:2019-05-11 本文已影响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诗人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结句,情绪上是消极了一些,但诗人却以一种放旷的调式唱将出来,愈可见李白的性格与境界。  “散”字有上声和去声两种读法,此处读上声。由于简化字的原因,“散发”一词也有了两个意思,一个是“散开头发”,一个是“分发;发出”,诗中是说披散了头发,乘小舟游荡。读作上声的散字也有多解,如分散、散布、散落、亡失、抒发、排遣,等等。
      本来,一个“散”字和人生、艺术或者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作为一个动词,由于历代文人雅士的巧妙运用,竟赋予了散字诸多情绪和怀抱。比如说放眼纵目称之为“散目”,朱熹有句:“散目山崔巍,纵辔路修蔓。”目既能散,其情、其怀、其想也都可以散,于是就有了散情(排遣郁闷之情)、散怀(抒发情怀)、散闷(排遣烦闷)、散意(表白心意)许多词汇。粗看之下,这些词语或者都有些相近的意思,但细细品味,其间实在有着浓淡深浅不同的情绪指向。“林泽之间,聊足散虑。”(唐张九龄)“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虑”和“闷”皆因思而成,“虑”具有一些不确定性,散之于林泽之间,或者便能排遣;“闷”则几成郁结,恐怕只有用酒才浇得胸中块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也曾如此感喟。“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散。”(唐孟浩然)同是“散发”,因为个性的差异及境遇的不同,李白的诗里升腾着一种激越之气,而孟浩然则道出一种自适和逍遥。
      多年前出差日本,正逢樱花怒放之时,顺便做了一回赏樱人。樱花美是美,只是花期甚短,看着看着就到了败落期,令人难免生出些惋惜和失落的心情。某日和日本朋友谈起樱花,谈到樱花的绽放与败落。因为语言不甚通,大部分只能是笔谈  以写汉字交流。当谈及樱花败落时,日本朋友竟摇摇头,然后在纸上写下“樱散”两个字。当时,从眼到心,我都感到一种轻轻地震动。一个“散”字,实在比“败”、“落”、“谢”更富有情感。我不知道朋友们在说起其他花朵的凋谢时,是否一概以“散”而论,对于樱花而言,足见日本人细密的情思。
      散字读去声时其意更多,可解为不自检束,不受约束;飘逸,洒脱;散乱,杂乱;闲散,不固定职务,等等,也可解为不成材,粗疏、粗陋,竟与“飘逸,洒脱”相去甚远。这种一字之中兼及正反、转换褒贬的构成方式,也正是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在。就贬义而言,无用之人称“散才”,无用之木称“散材”(亦代指人),粗疏散漫者称“散拙”,精神松懈者称“散懒”。其中性表述者如“散冗”(闲散意)、“散民”(普通老百姓,亦指闲散无事之民)、“散衣”(平常穿的衣服)。含有褒意的如“散宕”(放逸)、“散朗”(飘逸爽朗)、“散闲”(逍遥无拘束)等。
      在戏剧中,隐居南阳的诸葛孔明亮相时,一嗓子“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往往搏得满堂喝彩。其实,古人的所谓散淡、散宕、散闲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内中有秉性使然,也有权益之计或不得已而为之者。譬如原本散淡着的诸葛亮,最终竟鞠躬尽瘁于五丈原。倘若他一直散淡着,三国的历史又不知道会是如何的写法了。
      褒贬之间,“散人”一说最可玩味。其既指平庸无用的人,又可指不为世用或闲散自在的人。唐陆龟蒙曾论“散人”说:“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羁限,为时之怪民,束于礼节者外之曰:‘此散人也’。”用今天的话来说,散人既不属于体制内,又不见容于世俗。清纪晓岚则说:“云水散人,拙于应对,不如避之为佳。”连纪才子都“拙于应对”,欲“避之为佳”,可见此类散人怕也不是等闲之辈吧。

    相关热词搜索: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