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求职简历
  • 简历范文
  • 简历模板
  • 简历表格
  • 简历格式
  • 自荐信
  • 推荐信
  • 求职信
  • 简历封面
  • 英文简历
  • 简历样本
  • 自我评价
  • 自我介绍
  • 自我鉴定
  • 写作技巧
  • 面试技巧
  • 个人简历100字
  • 个人简历200字
  • 个人简历500字
  • 凉州区新华乡张泽年 [凉州区新华乡头坝村水土保持探讨]

    分类:个人简历500字 时间:2019-05-23 本文已影响

      摘 要:结合凉州区新华乡头坝村水土流失原因,提出治理方案及措施,并预测了水土保持治理效果。  关键词:水土流失;侵蚀;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3-47-01
      1 基本情况
      头坝村位于凉州区东南,距城区约18 km,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共有12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469户,共计2 105人,灌溉面积28.57 hm2。新华乡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麦、洋芋、油菜等,最近在大力发展日光温室、暖棚养殖和薄皮核桃特色产业。截止2011年底,头坝村未进行过水土流失治理,人均基本农田面积0.09 hm2。
      2 生态环境现状
      头坝村由于以前开荒种地、烧毁滥牧、毁林毁草等,加之流域的综合治理速度慢、管护差,致使林草成活率低,保存量小,地表裸露,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56.4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59.21 %。土壤侵蚀形式以面蚀和沟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年4 030 t/km2。水土流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头坝村轻度侵蚀7.56 km2,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13.4 %;中度侵蚀32.6 km2,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57.8 %;重度侵蚀16.24 km2,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28.8 %。
      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3.1 自然因素
      由于项目区降水较少且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强度与水土流失危害成正比。在发生强降雨和持续降雨的情况下,南部山区山坡陡峭、地势起伏、沟壑密集、植被稀疏,径流极易形成洪水,使切沟、冲沟发育强烈,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危害和财产损失;夏季暴雨,形成洪水堵塞渠道,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有时造成大面积泥石流,严重影响项目区及边缘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因而,植被是在水土流失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然因素。
      3.2 人为因素
      3.2.1 施工结束后不恢复植被或植被恢复不够及时,失去地面植被保护的疏松泥土在雨水冲刷下非常容易流失。
      3.2.2 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没有专门的堆放点,有些甚至直接倾倒入河从而加剧水土流失。
      3.2.3 区域内部分群众放牧破坏了森林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
      4 项目区内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4.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项目区土质较好,距村庄较近,避风向阳、交通便利、邻近水源,坡度<25°的坡地相对集中,利于坡改梯改造,规划对头坝村蔡家湾的荒山进行梯田改造70 hm2。地面坡度5°~10°,面积13.33 hm2;坡度10°~15°,面积44.67 hm2;地面坡度15°~20°,面积12 hm2。建设区相对集中连片,一座山、一面坡尽可能一次修完,形成规模,做到田、林、路、渠结合,统筹规划。田块要沿等高线布设,在地形比较复杂,坡面有浅沟处,按“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保证便于耕作和农产品运输。
      4.2 项目区治理方案的确定
      项目区地域条件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程度和治理措施等都不尽相同。治理措施配置原则上,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开发水土资源为基础,以改造坡耕地和配套径流调控体系为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依照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毛沟,后主干沟;先坡面,后沟道,沟坡兼治,因地制宜配置各项治理措施。
      4.2.1 坡耕地改造工程措施 将25°以下坡耕地改造建成水平梯田、水平阶,深翻整平,加深土层,增加蓄水保土保肥能力,发展粮食生产和水土保持经济林;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梯田内侧修建背沟,分散多余地表径流,背沟与纵向分流沟连通,在分流沟不同部位设置储流池、沉沙池、储水池,在陡坎处修建消力设施,形成有效的拦蓄分流效果。
      4.2.2 荒坡地治理工程措施 荒坡体系建设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在有利于植物生长条件的坡面,利用生物学和林学原理,营造各种不同形式与结构、乔灌草结合的综合生物体系。其主要作用是覆盖地面免遭雨水直接击溅侵蚀;根系固结土壤,增强抗冲蚀能力;拦截地表径流,增强入渗能力,涵养水分;改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土层状况、水土流失程度等,分别配置山顶防护林草、侵蚀沟防护林草和贫瘠山坡径流调节林草。自然条件较好且恢复能力较强的区域,充分发挥生态自身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在土层瘠薄,不利于植物自然恢复的坡面,修建等高水平沟、竹节沟、鱼鳞坑及截、排水沟,增加坡面径流的拦蓄能力。水平沟、竹节沟外侧种树,沟内拦蓄的径流供给树木根部水分,提高树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四荒”地根据自然条件山坡中下部、土层较厚的宜林“四荒”地及陡坡退耕还林地及土质较好,坡面较为宽阔、整齐,在工程整地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林。
      5 水土保持
      工程建成后,使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降低,有效减少地面侵蚀模数,减少水土流失,改变地貌。随着水土流失的减少,使区域内的植被逐渐得以自然恢复,增加地表腐殖质,提高了涵养水源的功能,从而改变该地区的生长条件和气候条件,提高生态效益,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环境和文明景观,也为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钟 琴)

    相关热词搜索:水土保持 新华 探讨 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