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春节
  • 除夕
  • 元宵
  • 端午节
  • 七夕节
  • 教师节
  • 中秋节
  • 国庆节
  • 重阳节
  • 光棍节
  • 腊八节
  • 新春
  • 小年
  • 二月二
  • 妇女节
  • 新年
  • 情人节
  • 劳动节
  • 母亲节
  • 父亲节
  • 儿童节
  • 万圣节
  • 感恩节
  • 复活节
  • 圣诞节
  • 元旦
  • 新年贺词
  • 新年寄语
  • 春节贺词
  • 春节寄语
  • 生日贺词
  • 开业贺词
  • 满月贺词
  • 结婚贺词
  • 红包贺词
  • 寄语
  • 贺卡
  • 对联
  • 春联
  • 灯谜
  • 祝福短信
  • 中考祝福语
  • 高考祝福语
  • 结婚祝福语
  • 生日祝福语
  • 拜年祝福语
  • 给朋友的祝福
  • 给老师的祝福
  • 给领导的祝福
  • 英语祝福
  • 新学期祝福语
  • 毕业祝福语
  • 给父母祝福语
  • 节日祝福语
  • 节日贺词
  • 节日诗歌
  • 节日习俗
  • 节日晚会
  • 放假安排
  • 火车票订购
  • 12306订票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祝福语 > 灯谜 >

    地下室空间利用设计_浅谈地下室空间设计

    分类:灯谜 时间:2019-05-03 本文已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地下室空间设计,地下室空间设计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地下室空间设计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地下室;空间;设计;利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据有关资料提供,地球的各部分生态环境比例:海洋占69%;沙漠占8%;森林占8%;草原8%;淡水和冰川占3%;城市占1%。科学家预计,到2100年,平均地表温度将升高1.6~6.3 °F。人类生存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我们只有非常有限的陆地资源。而且有限的陆地资源也在不断恶化。如何合理地利用这有限的土地资源,是摆在每个建筑师面前的艰巨课题。一个可行的答案就是:走向地下。地下建筑作为居住建筑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这类建筑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而今在中国西北地区仍有4 000万人居住在这类建筑里。努力探索地下建筑在今天的有效应用,对保护我们脆弱的地球环境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1、地下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要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必需注重地下空间设计以改善室内环境舒适度,提供一个良好的地下室内部环境。为了使人们乐于进入地下室,就必须提高并使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质量接近地面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为地下室内部创造适宜的热湿环境,保证良好的空气品质,使各种污染物降低到允许范围,这是地下室能否坚持长期使用的关键问题。如何改善地下空间设计,创造健康、舒适的内部环境已成为开发利用地下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地下室多数缺点是可以通过巧妙设计和现代科技克服的,经精心设计可以创造健康、舒适、节能、安全的地下室内部环境。
      2、地下建筑的平面设计、规划设计
      2.1 重视室内平面设计与人流的和谐关系
       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受到一定开发深度和开发成本的限制,地下商业的空间设计多为二、三层,在地下开发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会形成单层建筑面积较大,容易造成方向感差、交通动线不清晰。处理好平面设计与人流动线的关系是地下商业设计的首要问题,也是招商的必要条件。平面是对经营模式的具体技术体现,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通道之间的关系,通道与垂直交通的关系,通道主出入口的关系,出入口与交通设施和停车场的关系,大商户和小商户的平面布置等等,尽可能地采取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2.2 提高地下空间的刺激性
       大多数人讨厌无聊,期望某些形式的体闲娱乐,这是人们对刺激性的一种需求。虽然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所处的空间环境中需求更多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但是也需要足够的“神秘性”和“复杂性”来保证人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的前提应是如何引起顾客的兴趣,提供一种具有刺激性的场所,将人们引入其中并能从中体会到乐趣。
      2.3 保证地下空间的安全性
       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种稳定、连续和可预见性的空间来保证其安全感。规则的交通体系可以使人们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位置和行动路线,而不断变迁和不可预见的空间会让人变得紧张和不安。同时,人们还需要感知时光流逝的安全感,同样地下空间也需要某种方式让人感知到时间的流逝。如地下街中局部玻璃顶和中庭的采用不仅能满足采光和通风的需求,而目能使人们保持与外界的接触,通过太阳的运动来感知天气和时间的变化,给人以安全感。
      2.4 加强地下商业空间的标识作用
       这里的识别性应从两方面来认识。其一,从城市的角度而言,城市地下空间应该是给人最初城市印象的地方,它应反映所在地的地方特色;其二,从游客的角度,此地下空间环境是易于识别的,即能使游客了解所处的位置,认识场所特性,辨别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一个易识别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清晰的感知形象,对于定位、运动和寻找目标等都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地下建筑的出入口的设计
      3.1 出入口的设计应适应周围环境
       出入口的设计位置是地下商业建筑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地周围环境因素对其起主要制约作用,如城市干道的位置,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标志性,道路转角的处理方式,城市重要建筑和景观广场的位置,周边已有建筑和历史文脉的制约条件等等。出入口的设计需根据周边的建筑空间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出入口模式。周边的城市环境对于出入口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开阔的城市空间对允许出入口的设置限制较少,而密度较高的城市空间对出入口的设置具有严格的要求。
      3.2 出入口的设计应该满足地下商业空间的功能要求
       首先,地下商业建筑的出入口数量需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满足规范要求后,还可以根据地下商业建筑布局,在人流密集的区域多设置安全出口,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其次,在确定地下商业建筑地面出入口位置时,应充分考虑、研究拟建地段的人群话动规律与特性,并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重视考虑人流的导向作用,克服人潜在意识的懒惰心理。再次,地下商业建筑的地面出入口,既是人员安全疏散的必经之道,也是自然送风(补风)的进风口。因此,必须避开火灾时排出到地面烟气的影响,宜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方向,且与地面排烟口保持 20m~30m 远的距离[3]。
      4、地下空间景观设计
       利用地下商业的建设可在地面设置一定面积比例的景观,为购物人流、区域内办公人员和居住人员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在景观设计中重点处理好地下建筑的风口,消防疏散梯的问题,结合景观的高差、水景、小品弱化以上问题,使之融入景观环境中,成为景观的有机整体,在设计中注重以人为本,设置消防楼梯疏散口至室外的方便条件,减弱或避免室内排风对人体的影响。在景观设计中选择适宜的树种、花草,以适合屋面绿化生长的植物,同时做好绿化排水,以保护建筑屋面结构和保证植物的生长。
      5、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
      5.1 人员安全疏散系统
       地下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的疏散问题,设置符合安全疏散的通道,设置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规划“临时避难区”等措施,有些措施超出了规范所规定的范围,需要采用消防工程学的分析方法,计算分析火灾时产生的烟气温度、可见度、毒性等危险判定指标,结合可接受的人员安全标准,同时进行人员疏散过程和时间的分析计算,进而对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以及所设计各项消防设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以确保建筑内的人员安全。
      5.2 防火防烟分区的设置与防排烟系统
       防火分区设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火势的蔓延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并在着火分区外提供给疏散人员相对安全的避难区域。地下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置一般均应按照规范进行,但有些特大型地下商场,地下中心娱乐区等出于功能需要,其中庭防火分区面积会超过规范的相关规定,需要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控制火灾的蔓延并保障人员的安全。
      5.3 火灾报警系统
       对地下商业空间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应符合国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但是由于其内部建筑结构、装修材料的不同,在选择探测器的种类时,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对火灾探测设备的选型及其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
      5.4 灭火系统
       地下商业空间建筑一般应设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主要有两大类:自动水灭火和自动气体灭火。具体采用何种系统应根据建筑用途及其重要性、火灾特性和火灾危险性等综合因素进行。有时单独使用或两种系统结合使用。
      结束语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建筑物内部环境控制已面临降低能耗和无公害技术的挑战。而地下室在建筑低能耗和无公害、可再生自然能源利用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可持续发展步调相一致。因此加强地下空间设计,改善室内环境舒适度对国民经济发展,促进自然能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童林旭.地下建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耿永常,赵晓红.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3]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 王立听.旧瓶装新酒:浅谈地下室的复兴[J].建筑创作,2004,5.
      [5] 陈衍庆,王玉容.建筑新技术(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相关热词搜索:地下室 浅谈 空间设计

    地下室空间利用设计_浅谈地下室空间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