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入团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申请书格式
  • 初中生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学生
  • 高中生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入党介绍人
  • 党性分析
  • 入党政审材料
  • 高中生
  • 大学生
  • 研究生
  • 军人
  • 部队
  • 公务员
  • 职员
  • 教师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1000字
  • 800字
  • 600字
  • 500字
  • 400字
  • 300字
  • 200字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申请书 > 初三 >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要点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控制浅谈]

    分类:初三 时间:2019-06-01 本文已影响

      【摘 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它与圈梁牢固的整体性和较强的抵抗变形以及增加房屋的延性的能力 然而随着施工方法和工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一些难以预料的质量通病也随之成为业内人士共同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构造柱;原因分析;质量控制做为提高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主要控制措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它与圈梁牢固的整体性和较强的抵抗变形以及增加房屋的延性的能力,已被众多的科研、设计、施工人员认识和关注,然而随着施工方法和工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一些难以预料的质量通病也随之成为业内人士共同研究的焦点。
      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我们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基本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下:
      1.抗震构造柱“断条”、“烂根”
      1.1原因分析
      没有将柱底部残留砂浆、碎渣等杂物彻底清除,混凝土漏振捣不实或“跑浆”。构造柱位置及节点处理不当。
      1.2施工措施
      (1)构造柱应设置在墙体的内侧,设计部门应按保温性能要求,画出节点构造图。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两根Φ6拉结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米,浇注混凝土前应彻底消除杂物,沿模板和马牙槎范围内砖墙自上而下充分浇水湿润,混凝土接槎处宜设在楼板上100毫米处,并设清扫口,浇注混凝土时应分层捣实。
      2.构造柱冷桥、结露、长毛、潮湿、发霉、泛碱现象
      2.1原因分析
      基层要在干燥不潮湿,黑暗或湿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工作,基层表面污垢处理干净后,才进行施工。
      2.2施工措施
      (1)在保持砂浆流动性条件下掺减水剂来减少砂浆用水量,减少砂浆中的游离水,则减轻了氢氧化钙的游离渗至表面。
      (2)在低温季节水化过程慢,沁水现象普通时,适当考虑加入促凝剂加快硬化速度。
      (3)解决冬期室内通风换气问题是解决室内结露问题的关键,加速空气流通。
      3.构造柱“蜂窝”、“麻面”现象
      3.1原因分析
      砼浇注完毕后养护不当,个别甚至不浇水养生。
      3.2施工措施
      (1)已浇注完的混凝土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养护日期。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上,不得少于7昼夜。作为构造柱,在保证不冲走砌体灰浆的前提下,适量浇水湿润构造柱的墙模,利用红砖的吸湿性,来补充混凝土强度增长所需水分,裸露在外侧的构造柱。
      (2)夏季应用悬挂草帘等遮盖方法来防止养生期内因曝晒而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分蒸发。构造柱的施工缝宜留设在圈粱、配筋砖带的上表面。这样可使其整浇成一体。形成完整的空间骨架,接槎时可先与浇注砼中砂浆间配合比的砂浆,在槎面上铺20—30毫米。
      (3)在砌筑构造柱时。应尽量避免灰浆落人柱内,敞口式应对槎面、钢筋表面清理之后再支模。夏季浇注砼前,预先将砖槎 、模板浇水湿润,这样可以防止因气候炎热、槎面、模板干燥而吸收砼中的水分,使得槎面砼强度降低。
      4.构造柱施工缝的质量控制不好
      4.1原因分析
      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忽视或管理不及时。
      4.2施工措施
      (1)构造柱在施工缝处留清扫孔(系指包在墙内的构造柱)用来清理砌砖时落人柱内的灰浆及杂物,妥善的处理方法是用油毡纸裁成隔离垫,砌筑前铺在施工缝处,待浇注砼之前,先将灰浆及杂物清除,再取出隔离垫,若保持完好。尚可往复使用。
      (2)构造柱浇注砼时的振捣、在保证振实的前提下力求轻振,其外侧若单砖砌体时,在砌体没有达到可承受浇注砼时的挤压、振动荷载的强度时,应对砌体进行有效的加固。防止砌体变形,影响工程质量。
      5.负温状态下构造柱质量控制不好
      5.1原因分析
      有构造柱要求的建筑物砌体,不宜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法施工是砂浆在砌筑后立即受冻。到解冻时其强为零或者接近零。转入常温后强度才逐渐增长,解冻时所产生的形变将对构造柱产生内应力,这样势必会削弱构造柱的抗震能力。
      5.2施工措施
      (1)砌构造柱槎口时,宜采用缩口灰的形式砌筑。
      (2)混凝土施工宜采用综合蓄热法。
      (3)构造柱的表面系数较大,约在16—17之间。不利于水化热的利用。负温状态下施工宜采用综合蓄热法(即加热骨料、水、掺抗冻早强剂),胶凝材料宜选用标号较高(不小于425#)水化热较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选用外加剂时应严格控制其氯盐含量,防止锈蚀钢筋,施工时及时测量掌握骨料,水的加热温度,砼出罐温度,入模温度,按气温条件来确定外加剂掺量,必要时还需测定砼养生期温度,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以保证砼在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前不受冻。
      6.上下层构造柱的垂直度偏差值和柱中心线位移较大
      6.1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技术实施不到位。
      6.2施工措施
      (1)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纵横墙,在墙体砌完后形成的“柱腔”即预留了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随着墙体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注,进行分段施工。
      (2)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必须使预留的“柱腔”位置准确,因而砌筑时经常检查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吊直校正后,立即用墙体拉结筋固定钢筋骨架的位置,然后在浇注混凝土前.按着墙的轴线引向圈梁模板上内构造柱中心位置线,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柱中心线对齐,这才能保证构造柱的正确位置。
      7.钢筋骨架搭接松散错位和滑移
      7.1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技术实施不到位。
      7.2施工措施
      构造柱混凝土通常是分段浇灌的,每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柱段的施工高度不宜大于2m,可在构造柱模板适中部位预留混凝土浇捣口,并应在每层柱的底部预留清扫口,以便浇注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杂物。粗骨料粒径宜用2cm,坍落度控制在5~7cm。混凝土应分层浇捣密实,并注意震捣棒应避免碰撞砖砌体和钢筋,以免造成墙体松动,拉结筋脱开和钢筋骨架变位。
      8.混凝土振捣不实,混凝土离析不均匀,模板漏浆,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露筋,严重时还会出现浇捣受阻发出混凝土构造柱缩颈、断离现象
      8.1原因分析
      施工操作时粗心大意,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技术实施不到位。
      8.2施工措施
      (1)构造柱要求与砌体连接的可靠性越强越好,以便充分发挥共同抵抗外力的作用,一般沿墙高每隔500mm~2?6的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这种拉结筋必须调直,并认真地固定在密实砂浆的水平囊缝中,避免受到外力时使拉结筋松动,降低构造柱的设置作用。构造柱和墙体的连接除拉结筋外,还可通过墙体砌成锯齿均马牙槎来增加连接,使构造柱成为变断面柱,从每层柱脚开始,砌时先退后进,以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每一马牙槎的齿高一般约为30cm(5皮砖高);齿深不小于6cm,当齿深为12cm时,其上口采用一皮进6cm,再一皮进12cm方法,使马牙槎上口死角的混凝土能保证浇捣密实。
      (2)构造柱必须和圈梁同时一次浇捣,在施工中有些施工处往往忽视构造柱箍筋在圈粱连接处的加强措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箍筋应在圈粱上下均不小于1/6层高成45cm高度内。箍筋间距不大于l0cm,构造柱在每层圈粱顶面处衔接,新的钢筋混凝土柱段浇注前,衔接处的旧混凝土面必须清除松动石子与并用水冲洗干净,按规定配制好水泥砂浆,铺在旧混凝士面上厚度为l~2cm,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有可靠的质量。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的预防质量通病,必须先抓住各个施工环节,从科学的角度客观的分析通病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施工质量问题,防患于未然。

    相关热词搜索:钢筋混凝土 浅谈 质量控制 构造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要点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控制浅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