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春节
  • 除夕
  • 元宵
  • 端午节
  • 七夕节
  • 教师节
  • 中秋节
  • 国庆节
  • 重阳节
  • 光棍节
  • 腊八节
  • 新春
  • 小年
  • 二月二
  • 妇女节
  • 新年
  • 情人节
  • 劳动节
  • 母亲节
  • 父亲节
  • 儿童节
  • 万圣节
  • 感恩节
  • 复活节
  • 圣诞节
  • 元旦
  • 新年贺词
  • 新年寄语
  • 春节贺词
  • 春节寄语
  • 生日贺词
  • 开业贺词
  • 满月贺词
  • 结婚贺词
  • 红包贺词
  • 寄语
  • 贺卡
  • 对联
  • 春联
  • 灯谜
  • 祝福短信
  • 中考祝福语
  • 高考祝福语
  • 结婚祝福语
  • 生日祝福语
  • 拜年祝福语
  • 给朋友的祝福
  • 给老师的祝福
  • 给领导的祝福
  • 英语祝福
  • 新学期祝福语
  • 毕业祝福语
  • 给父母祝福语
  • 节日祝福语
  • 节日贺词
  • 节日诗歌
  • 节日习俗
  • 节日晚会
  • 放假安排
  • 火车票订购
  • 12306订票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祝福语 > 毕业祝福语 >

    [回顾与总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历程、特征和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分类:毕业祝福语 时间:2019-05-18 本文已影响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进程中,体现了曲折性、探索性、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大力推进马克思民族理论大众化,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实现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需要必须同解决时代课题联系起来,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需要注重各民族人民的大众化的不同形式,积极探索实现大众化新方式:需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惠及民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历程;特征;经验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11-04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同时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从兴起到发展再到全面推进,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过程。
      (一)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初步兴起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已经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传播,由此也揭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序幕。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先后撰写了《新纪元》、《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等文章,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概念、民族自决、民族平等的观点。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积极投身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动之中,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中共创建时期李大钊直接领导和参与了在蒙古族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1923年秋,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对北京蒙藏学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曾派邓中夏等人到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青年学生。1925年10月,中共四届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议在《关于蒙古问题议决案》中指出:“宣传工作上要注意蒙古人的风俗言语及其他特点。”这说明,中共已经开始注意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具体方式方法。与此同时,党的早期领导人还撰写大量关于民族问题的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例如,瞿秋白在大革命时期先后发表了《十月革命与弱小民族》、《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国民革命》、《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等文章,提出了:应当“以苏联为模范,来组织革命的政权——就是使中国境内蒙古、西藏、满洲、回回等民族,完全以自由平等的原则,加入革命的中国”。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翻译了大批关于民族问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红军长征时期。红军在长征途中对少数民族有了更多的了解,不断宣传党的民族纲领和政策。如《红星报》登载《强渡大渡河的宣传鼓动工作》中要求红军“百倍努力争取少数民族的工作,采用各种方法找寻他们的线索,与他们发生亲密的关系,激励他们反军阀的热情,组织少数民族游击队,团结他们在我们的周围。”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政治部要求对瑶苗民的基本主张:“各级政治部必须依照各地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情况,加以具体化与通俗化。”
      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纲领,党和红军采用了指示、宣言、训令、通令、布告、标语、口号、歌曲等多种宣传形式。如1934年11月,中共在《对苗瑶民的口号》中提出:“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决、解放弱小民族的!只有实行共产党的主张。苗人才能得到解放!”又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陕地区的标语、口号中提出:“彝民起来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实行民族自治,番、回族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自由!”这些宣传形式使党的民族政策公诸于众,党的民族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得到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一时期,针对民族地区的语言差异,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倡导采取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1934年7月,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给内蒙民族问题的指示中讲道:“经常不疲倦的解释宣传内蒙民族运动纲领,利用各种机会,文字(译成蒙文)把纲领深入到蒙民中去,使之成为他们自己的纲领,号召他们为这纲领而斗争。”“建立经常以蒙民族中的宣传鼓动工作,首先党应用一切力量将民族纲领翻译成蒙古文,经过各种路线将这一纲领,深入到蒙古民众中去,组织他们的讨论,动员他们去进行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各解放区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各民族人民抗战参战,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1937年6月,中共少委蒙民部明确要求:“创办定期的蒙汉文(以蒙文为主)刊物,为经常对蒙人的宣传品,编集时事画报歌谣广泛的散入蒙地。编集适合于蒙人的新剧,成立专门走蒙地演剧的宣传队,编集适合蒙人需用的士兵、成人、儿童读物,应该成为我们队蒙绥人民宣传工作的主要方式。”中国共产党还通过建立各类民族干部学校、讲习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例如,1941年9月党中央创办的安民族学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系统研究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学院通过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时事政策等课程,有效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宣传《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精神,疏通民族关系,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派遣了多个访问团到少数民族地区,同时也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学习。这些访问团通过召开代表会、联谊会、上演戏剧电影、举办展览、医疗服务、赠送礼品等方式,传达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对于解决民族问题,改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党在这时期还开展了民族团结月活动。1952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决定每年9月为“民族团结宣传月”,向各族人民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历程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