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年终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年终总结
  • 个人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月度工作总结
  • 工作小结
  • 季度总结
  • 半年总结
  • 转正总结
  • 试用期工作总结
  • 实习工作总结
  • 考核总结
  • 总结与计划
  • 工作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模板
  • 工作总结PPT模板
  • 1月工作总结
  • 2月工作总结
  • 3月工作总结
  • 4月工作总结
  • 5月工作总结
  • 6月工作总结
  • 7月工作总结
  • 8月工作总结
  • 9月工作总结
  • 10月工作总结
  • 11月工作总结
  • 12月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开头
  • 工作总结结尾
  • 工作总结怎么写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700字
  • 800字
  • 900字
  • 10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财务工作总结
  • 销售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800字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八篇

    分类:800字 时间:2021-05-31 本文已影响

    篇一

    跨过许多的山/穿过许多的街/看过许多的景/我却只为一座城停留/她就是——庐江/悠久得有点像西安/宜居得有点像大连/现代得有点像上海/文明的有点像北京/这就是——庐江!

    众眼看变化:40年前,在乡下,我们70后是无缘上幼儿园的。小时候的我们,担水、赶集,干农活,屁颠屁颠跟在父母与兄长身后,看着他们凭票买大米、猪肉、衣物……身处“计划经济”,连生孩子都要计划。似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需要一张票来搞定。

    作为特殊的一代人,从小受理想主义教育,爱穿军装,喜欢毛主席诗词,洗星海、黄继光、董存瑞等,就是我们少年时代尊崇的英雄。那时候理想是当科学家、工程师等,为人民服务。怀揣宏伟的志向,穿着补丁打补丁的衣衫,以及,逢年过节时,舌尖上一年仅吃次把的红烧肉,都永恒地鲜活在我们这些70后的记忆之中。

    那个年代——我们农村阡陌交错。上学的路上,乡间的泥泞小路常常让人寸步难行,房屋建筑很少用到水泥,以土块代替砖块砌墙,屋顶用木头和稻草搭配而成。室内采光阴暗,这样的房子易受潮,遇水不易蒸发,地面潮湿,天长日久容易导致风湿病。那时候,家家屋内陈设基本都是些简单的木制家具,烧柴、点煤油灯,后来烧煤,每户自掘井,生活简单朴素,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岁月如歌,从梦想到跨越,生活在这个乡村小镇,不可复制的40年:从摇蒲扇到装空调,从挖井吃到买自来水用,从肩挑手担到农业机械化耕作……如今,乡村奔小康路上,幸福回声嘹亮!

    一路走来,“买户口”、读书求学,为只为“鲤鱼跳龙门”脱离“农门”。生长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父兄在、青春在,再回首——那是一生中走得最慢的年华;
    那是一生中最无畏的年华,那是一生中最无知的年华;
    那是一生中最勤奋的年华,那是一生中最偷懒的年华……执着前行,有时都来不及惋惜,许多东西已经粲然失去。

    很拼的70后,当改革的春风吹来。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步入30岁的门槛。在变革的社会中生活,我们经历过改革的阵痛,也享受过奋斗的快乐。从单身青年到成家立业,30岁—40岁人中,离异与不成家仅仅是少数。对家庭负责,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无论做工务农、下海经商、或走仕途之路,都已成为社会的中坚。

    庐江是“鱼米之乡”,历经40年发展变迁,这座加速崛起的县城,改革开放的披荆斩棘,40年的春风轻佛,拂去料峭的寒气,吹来希望的花香,于是40年后,我看到的是春光明媚的新景象。

    在我们乡下:一条条天路、柏油路纵横,村里脱去原始的土壤气息,融入现代元素。告别泥泞的小道,“村村通”那一条条水泥路纵贯村里村外,伸到家门前。电灯电话,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先买房、后买车,许多小伙伴在城里立足,在大城市安居乐业,断壁残垣的土砌房,就像丝丝炊烟与蛙鸣,不知不觉就成为儿时的记忆。

    40年乡音绕梁,几代人奋力赶超。从父辈到我们这一代:乡村小喇叭不见了,黑白电视机也早已不知踪迹,置身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如今我们学会了电脑,用上了微信、支付宝等,出门不用带现金,连银卡都不用带了,刷脸,带个手机就可走遍全国。

    过去,到别人家挤着听收音机、看电视,夏天,就拎着把扇子闲逛避暑;
    如今,空调、太阳能,与网购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乡下到县城,处处旧貌换新颜。2011年,庐江并入合肥,我也和大多数70后一样,透过自己宽敞明亮的居所,看着这座城市从“营养不良”到“脱胎换骨”,乘高铁、坐飞机,进入奋力赶超新时代。徜徉在乡村文化站与县城图书室,站在阳台放眼远眺,被书香弥漫的城镇,公园、林荫道,以及蓝天下漫步的人们,都呢喃细语着春天的故事。

    出行便利,居住环境改善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后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这座小城长“高”了、变“亮”了、变“壮”啦。如今,漫步庐江各地,锻炼、健身,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太多了,唱歌、绘画、夏令营,孩子们的书多了,各类营养品多了,素质教育自然也跟着提升……品香茗、闻书香,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以及老人们,他们是我们这些70后奋斗的动力,是我们前行的希望和勇气。为了他们生活更美好,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我们这些70后不懈努力,投身基层、扎根乡镇,让广袤的庐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乡村的巨变只是沧海一粟。四十年一路而歌,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从未如此接近过梦想!

    既生逢其时,便该扛重任在肩!新时代,新征程,多少沧海桑田匆匆过眼。四十年前的你,四十年后的你,或许40年的光阴不足以刷新什么,这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年华,伴随着几代人的幸福成长,最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我们的“中国梦”不断复苏与繁荣。同为追梦人,你我的境遇虽有不同,为祖国强大添薪加火自是义不容辞。

    “拔穷根、摘穷帽”,守望天下粮仓,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智慧粮仓”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农业的变化,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收割,无人机喷洒农药、以及电脑全自动控制喷水与控制大棚室温,甚至,农民“触电”网上销售各类农产品等等。国家对农业与农村的扶持,有“托市收购”价撑腰,农民们就如同吃了“定心丸”。这些,不仅体现在农作物播种面积、种植方式的改变,农民种地不再缴纳农业税收,而且还有补贴。特别是“土地流转”后,新一轮土地改革,让大多数村民们种完自家的一点责任地之后,把多余土地再“租”出去,既可以到大棚、果园种粮大户与“龙头企业”做点零活;
    还可以足不出户到乡镇企业务工。这样一来,他们的经济来源不再是单纯依赖耕地了。农民富裕了,有钱了,生活水平也随着提高了。

    富了乡亲,美了乡村。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奋斗者、见证者、与受益者,耳闻目睹40年春风劲吹,40载沧桑巨变,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向着“强富美”这个目标砥砺奋进——牵手希望,相约未来,祝福明天,我爱庐江这座城市,我爱伟大祖国这个家……

    篇二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如果外婆能活到现在,她一定会赞美城市居住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一定要尽点孝心,让出最好的房间给她老人家住。

    记忆中的城市,由于历史的欠账太多,老市区的道路狭窄、坑坑洼洼,民宅破旧不堪,几十年难见建一栋新楼房,经过权威部门监定的危楼比比皆是。每栋老式骑楼,都被切割成72家房客,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缺乏阳光的蜗居。邻居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难得见到笑容,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姨,家里孩子多,经济困难,住房面积小,每天都是愁眉苦脸,被邻里调皮的小孩起了一个“四季愁”的别名,她和我家只是一块木板墙之隔,夜里,我常常听到她唉声叹气。

    我家的住房条件也很恶劣,一家3代8口人住19平方,生活极为不便,苦不堪言。由于居住面积太狭窄,几个兄弟只能住在阁楼上。冬天还可以将就挺过去,夏天却特别难熬。阁楼没有窗户,简直是个大蒸笼,半夜起床到外面兜风乘凉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家住揭阳榕城的表弟树荣和邻居两个小伙伴到汕头中山公园看花展,那天是星期天,我刚好放假,白天我陪他们一起去玩。本来他们说吃完晚饭后要回揭阳,可是夜里11点多钟,却又回来叫门,要到我家留宿,说是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只能等明天。外婆很生气,她经常住我家,极少回揭阳。她说表弟因为贪玩才误车,不肯开门留宿。其实家里也没多余的床铺。最后表弟和他的伙伴只能在骑楼下的人行过道过夜。表弟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舅妈,舅妈非常生气,从此,再也不到我家串门。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每当想起往事,我的心里还是隐隐作痛,感到非常遗憾,觉得很对不起表弟。其实外婆虽无文化,性情暴躁,也并非冷血之人,归根到底还是穷之过,如果那时候条件允许,热情好客的她也不会这样绝情。十多年后,我参加了工作,觉得应该去拜候舅舅、舅妈,纠正前辈的过失,让名存实亡的亲情枯木逢春,消除生活中留下的遗憾。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带了两斤茶叶,买了几斤福合埕牛肉丸,包了两个大红包,到汕头汽车总站坐车到揭阳拜访舅舅和舅妈,一个多小时之后到了揭阳老城区晋阳门,我向路人打听丁处花园内的路径,十多分钟就赶到舅妈家。舅舅和舅妈见到我专程来看望他俩,非常高兴。嘘寒问暖,非常热情。聊到往事,我对舅妈说:那时候由于住房太狭窄,生活太穷的缘故,希望她能谅解外婆,现在外婆经常数念他们。由于不愉快事情时间已经久远,舅妈也表示谅解。她说:阿妈脾气太暴躁,很难相处,性情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改变,都80多岁了,找个时间到汕头看望她老人家。此后,舅妈和舅舅经常到汕头来看望外婆。

    哥哥是大龄青年,结婚的时候,因为家穷,买不起房子,其实,那时第三产业还没有正式形成,即使手头有钱,也难买到房子。况且他在家里是长孙,外婆也不希望他去另立门户,只能将就在家里安个窝,家里一分为二,隔板房让哥哥结婚。这样一来,家里有限的空间,更捉襟见肘,雪上加霜。剩下的空间不大,只够摆一张桌子,和几件家什,外婆的睡床也只有搬到走廊。我们全家依然住在阁楼上,最难受是每当煤炉添上新的蜂窝煤,煤气上升熏得我极为难受,睡不着觉,经常下阁楼喘口气。

    由于居住空间狭窄,阁楼上杂物堆放密集,卫生清洁难度大,客观上也为老鼠的生存创造了条件。有一次,妈妈起来煮早饭,亮开电灯,见到一只肥硕老鼠正要钻过阁楼顶梁木杉的逢隙,老鼠见到灯光,慌忙逃窜,由于身体肥硕,木杉柱和墙壁之间的逢隙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钻过去,由于用力太猛,身体撞倒了靠在木杉上的那根活动水龙管,歪打正着砸在自己的身上,只听见一声惨叫,老鼠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翻遍杂物,也未能发现蛛丝马迹。过了一段时间,我浑身发痒发红,到了医院,医生诊断后,神色变得不自然,边开药边对我说:“这是被老鼠虱所咬致病,家里可能有死老鼠藏在某个角落,应该马上去检查、清除、喷药……”回家后,我们下决心查个水落石出,终于在阁楼最隐蔽的地方,闻到令人作呕的臭味,发现前些日子负伤的那只死老鼠,身上已有毛毛虫在爬行……

    多年之后,外婆已经87岁,体弱多病。一天上午,妈妈刚好去菜市,她一个人在家里,那时候她已经双目失眠,走路靠记忆摸索,也不知道要拿什么东西,不小心摔了一跤,刚好夹在睡床和过道狭窄的缝隙间,由于身体肥胖,手脚僵硬,动弹不得,待妈妈上市回家,她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也大大改观。后来几个兄弟都先后告别了蜗居,各自有了房子。今天回想起那时的居住环境,头发倒竖,心里还是酸溜溜的。此刻我心里百感交集,特别怀念外婆,眼里闪烁着泪花,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如果外婆能活到现在,她一定会赞美城市居住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一定要尽点孝心,让出最好的房间给她老人家住。她生前是多么希望有一隔独立的房间,安静环境,睡上一个安稳觉,但那只是一个没法实现的奢望,她只有把奢望默默地藏在心里。

    转眼间,生命历程又走过了风风雨雨40年,有点年龄的人都品味过其中的酸甜苦辣。回顾过去,多少无奈伴随着多少苦泪;
    展望未来,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也就没有今天的太平盛世。国运连着家运,只有国泰才能民安。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砥砺前行,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创造,使我们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篇三

    有一种情怀,叫“过去的事”;
    有一份记忆,令你今天感慨万千。改革开放40年,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变化巨大,而我感触最深的是故乡的路越来越好走,越来越宽阔。

    犹记在70年代初,一条通往桃花仑小学的泥巴山路便刻在了我的心里,印在了我的脑海,不须提起,也从未忘记。

    我的故乡在赫山区桃花仑的一个小村庄,它的名字很特别,叫湴田村。其实这里是我母亲的家乡,从小我寄托在外婆家,一直以来我就把外婆家当成自己的故乡。

    湴田村是丘林地带,真是开门尽是山,常在泥中行。穷是这个村子的普遍性。而路烂更是这个村子的头痛事。

    行路难,行路难,黄泥路,今安在?

    从外婆家出门有三条黄泥山路联络着外界与村子。村子通向村外的山路都是黄泥巴,而泥巴路最怕雨水,一遇水就成了一锅粥,稀烂的。最主要的是山路遇水便滑溜的,一下雨我就不想去读书。

    那时,从我们村到桃花仑小学读书,要翻三四座仑,从外婆家出门翻第一座仑;
    过了农场的茶叶园,到竹山湾翻第二座仑,又高又陡,还全是黄泥巴山路;
    过了竹山湾伴着军分区的围墙翻第三座仑,再走几里地越过几个小山包才到学校。每天来去共四趟,每趟要走十多里山路。

    天晴还好,起个大早,还能赶上不迟到,下雨可就惨了。最怕迟到后班主任老师罚站,最怕同学笑话身上的黄泥巴印子。更怕那些调皮的男生把外公视为宝贝的斗笠做玩具,他们拿着做飞碟玩,斗笠在教室里从这个角落飞到那个角落,当斗笠散架,里面的棕叶子飘洒飞舞时,男生们便高喊:天女散花哟,天女散花哟,至最后斗笠粉身碎骨,片甲不留。

    于是我对外公说:我不要去读书,路不好走,学校里也不好耍。我死活不愿意去读书。

    外公说,下雨就不去读书,落雪下凌怎么办,必须读,落枪也要去,你娘要赚钱养家,哪有空带你。不去打死你!在外公威严的恐吓下,打着哭腔,背起书包,穿上外婆做的布鞋去上学。布鞋怕水浸,下雨小心翼翼怕踩坏哒,只好提着鞋子打赤脚赶路,好不容易上了山,可走下坡子却是个大坑,走慢哒撑不住人往下滑,走快哒人更撑不往前冲,常常摔个仰八叉或狗吃屎的姿态。最担心的是半夜下大雨。

    山路难行日易斜,最惧夜雨浸泥巴。村里的小伙伴们常是成群结伴一起上学,一起游戏。下雨天爬坡或下坡时为了不摔倒。都是手牵着手,相互支撑着,坡不太陡,不太滑的时候还是很有效的,但雨大,或是下了一夜的大雨时,那就是对我们的一场考验,有时也是一场灾难。常常某一人摔倒了,为了扯住他,用力过猛的他与我们扭着一团,结果是摔了一堆,大家都是一身黄泥巴。笑过哭过,但为了不迟到,提起书包,泥巴湖弄爬起来就往学校方向跑。那时只想,有一条不溜滑的路走多好啊。

    在邻村接近学校的地段,这里稍为好一点,黄泥巴山路变成了可开拖拉机汽车的石子路,路面掺有石头,不滑,不怕水,多好走啊。大伙都找村长反应修条石子路吧。山上石头多的是,怎么不用它铺路呢!于是全体村民出义务工,上学的学生也不例外,能力有大小,石头也有大小嘛。大的搬不动,捡小的嘛。村长一发令,村民全出动,大大小小的石头,在老老少少的手里,从山上运到了路上,村长一段一段的检查,踩实,还说:铺牢实点,别踩翻伤了人,泥巴上摔不坏人,石头子可不认得人,摔在上面会伤人。谁家都有孩子,谁都要通过这条路才能走向村外,大家用心挑捡石块,拍实按平每一块石头,齐心协力用石头铺了一条通往村外的小路。

    五年级时跟随母亲转到了市区街上读书,踩在沥青马路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落雨不湿鞋,晴天不晒头,简直是天堂的路啊。

    回外婆家再看村里的石头路,简直老土了,有的石头陷入泥巴里了,有的石头开裂了,还有的也变成泥巴了。路面的不平整了。于是我向小伙伴们吹嘘:街上的路好平好宽,打赤脚走也不会溜滑,更不会摔倒。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成了我炫耀的资本。大伙心里都盼着,几时我们乡下山村角落里也能有这么好的沥青路走呢?

    改革春风吹,到处搞建设。人民要致富,就走康富路。

    犹记在1975年,市人民医院扩建在姚家村了,这个好消息就象长了翅膀飞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因为湴田村与姚家村紧邻呀。一条笔直的马路从一中进来直达医院,听说这条路被名为康复(又称康富)路。临马路的几个村庄的村民们先行一步,临街房子改装一下就成了门面,月月坐收房租,有的自己做生意,各种店面应运而生,不久,又一栋栋私人水泥红砖大屋耸立在马路两边。路边村上的人家富得流油呢,看哒别人发财,湴田村的人眼都欠红了。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

    湴田队就在医院住院部后门,出医院后门,穿过一座小水库坝基,沿着农场茶园山路,不到二里地就到外婆家了。外婆伤感的说:山路弯弯却难走,几时公路能到家门口?

    不久,又传来竹山湾、庙湾村征收要修大桃路的消息,周边邻近的几个村子一个个通了大马路,一条条路边又林立着许多店铺,当年象湴田村一样穷的人家都开始拆旧屋起新屋,惟有湴田村死水一潭,没有半点动静,活泛些的人租起邻村人的店面做生意,还有的想办法改户口,迁到邻队去,特别是修龙洲路时,个别有门路的人把湴田村的老屋卖了,在龙洲路边搞到屋场台子,起了五六层,自住出租,小日子不知有多活泛,多滋润。

    村民们盼着哪位大佬来征收,盼着政府来修路。

    真是要想富,就修路。村民们实在是按捺不住了,我们自己修吧,大家一致要求新任的村长带头。

    一声令下,新上任的村长,又带领村民出义务工,挖山修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条,二条,三条通往村外的三合土路修成了。窝居山村的人家大多走出去,打工做小生意的越发多了起来,湴田村也越来越有生气了,村民腰包一个个鼓了起来,大家喜笑颜开,真是风景这边独好了。

    不久,这里一栋那里一栋的二层三层小楼房耸立在仑上,因为无污染,无躁音,租房价比路边村还便宜一点,租房的人也越来越多,村民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甜蜜了。

    从此我到外婆家更加方便了,并且再也不用走泥巴山路了。

    这一横二竖三条马路在湴田村周边环绕而过。再到外婆家,不但路好走,时间也很省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城市改造不迟疑。

    每一次去看外婆,外婆总是有好消息,高兴的告诉我:周边村子好多征收了呢?我们村也快了呢!政府又在搞么子城市亮化,公路升级改造呢?听哒讲秀峰路会修得到我屋门口呢?你晓得啵?下次你来看外婆就是落大雨也不会打湿脚哒。

    在城市一次次的升级改造中,外婆看到村子山路也变成了水泥马路,越来越好走,越修越宽阔。那瘪着的嘴巴笑得合不拢,脸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这是世上一条最好走的路,盘古手里没得咯啊好路。好日子,真的是好日子。外婆不依不舍,用她那双清朝的小脚踏实地走上共和国的康庄大道上。她的生命定格在她留恋的好日子里,那是90年代末。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

    转眼十年,21世纪的湴田村再次征地。一座座山丘被推平,一幢幢高楼林立,一条条水泥路铺就,连接千家万户,连接村里村外,不,现在应该是城里城外了,因为这里现在是地处城市中心了。舅舅阿姨们拆了原来的二层小楼,在安置小区再新建的楼房都是六七层,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有了自家的大洋楼,小车,门面,享受着村民的优惠政策,又享受城里人的舒适方便。

    就连我这个所谓吃皇粮的公家人也只有羡慕嫉妒了。

    现在大桃路、秀峰路穿村而过,益阳大道,康复路,龙洲路环绕在小村周边,小汽车,大货车可直达家门口。

    步入康复路,因之访湴田。黄泥早不见,宝马(汽车)达阶前。

    莫说不要穿雨鞋,就连伞也不要打,就可以东家串门,西家聊天了。最苦恼的是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村里人,居然有一次迷路了,找不到外婆原来的家了。

    伙伴们笑话我当了城里人就忘了本,外婆家的路都不认得了。是啊,邻近有繁华亮点工程益阳大道,纵横交错的公路系统特别发达,新农村建设村级公路都直达家门口,中心城哪里有黄泥巴的影子,现在要到外婆家非常方便,真是条条大路通向外婆家。

    苍海桑田,世事变幻无常。几经风雨,历度拆迁,当年的湴田村楠竹湾,而今的雄森国际。是谁让浮生乱了流年?是谁让繁华替代寂静?是谁让贫农化作富豪?

    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奋斗,四十年的汗水,四十年的拼搏。当年的小山村早已是焕然一新,到处是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农家小楼精致亮堂;
    没有了烂泥路,没有了黑灯瞎火;
    而今是车水马龙最宜居的城市中心。

    记忆里山村那条黄泥巴路,变成石头路,又变成柏油路,后来的水泥路,到现在的沥青路。一条山路,演变成康庄大道,四十年里,越来越宽,越来越好。

    篇四

    电对于我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改变了我的命运。

    1978年的春天,母亲抱着几岁大的我,从乡村来到城市看望我的父亲,父亲当时在这座城市当工人,当母亲第一次踏上城市,看到街上闪耀着灯火的时候,惊奇地张大了嘴巴。她对我父亲说:“城市太好了,有不用油的灯,我不想回乡里了,就在这里和你生活,晚上我就可以在灯下做针线活了。”

    父亲过去曾动员过母亲到城市来,可母亲总是故土难离,想不到城市的灯一下就迷住了她的心。我因此成了城市人。我由此和老家的孩子有了不同的命运。

    我们虽然生活在大城市,可母亲在家里只装了一盏25瓦的灯。因为在我之后又添了几个弟妹,而父母都只是普通的工人,他们的收入仅够维持我们最基本的生活。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开始喜爱阅读课外书籍。我想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便向父母建议,在我和弟弟住的阁楼上安一盏灯,我不敢说是为了看闲书,而是以学习任务重,晚上要复习为由。在我反复的缠磨下,父母终于为我们装了一盏15瓦的灯。后来,父母又给我泼了一盆凉水。有一天晚上,我在阁楼上看书看迷了,父亲爬上来了我都不知道,父亲发现我看闲书,训责了一顿不说,还勒命我立即关灯睡觉。

    从14岁开始,每到晚上九点,父母就要在楼下催我关灯睡觉。我知道他们不是为了要我早点休息,而是心疼电钱。可我这个时候偏偏十分痴迷地看文学书籍。有一次,我遵照父母之命关了灯,可心里还想看书,便俏俏爬起来,用一件衣裳将灯围住,尽量不让光射出来,然后我把脖子伸进去看书。这种方法还没使用几天,就被父亲发现了,我还因此挨了一顿打。我只好把阁楼上的板皮墙偷偷撕大缝隙,借用外面的一盏路灯看书。

    八十年代末,我被招到一家新建中的水泥厂,而且还被分到了远离厂区五十多里的矿山。矿山当时还没有通电,晚上我们就在两面透风的芦席里摸黑睡觉。这种条件比我们在农村时还艰苦,农村起码还有一盏煤油灯。我们这群刚招工上来的小青年强烈不满现状,集体步行下山,到厂区请愿,要求给我们起码的生活条件。可当时厂里的最高领导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一概置之不理,反而狠狠批判我们有资产阶级的享乐思想。最后,他还发出话道:“户口在我们手上,你们谁也别想走”!

    当时的户口就是生命,户口捏在人家手里,我们只能低头,忍受没有床没有电的日子。为了消磨晚上没有灯光的时光,我只好躺在铺在地上的凉席上默默地背诵着唐诗宋词。

    当时我只有17岁,又爱看书,便又幸运地安排到厂区当一名电焊工人。虽然我白天享受的电火太强烈而又刺激,可晚上却只能和上百个同伴共同享用几盏昏暗的灯光。我们同住在一间当地的棉花仓库里,我渴望有电看书学习的希望还是没能实现。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年。后来,厂里终于建起了一幢单身楼,让我们全部搬了进去,但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屋要住六个单身职工,这样的条件虽然能勉强看书,却写不成字,因为除了床,一张桌子都摆不下。而我此时除了渴望有电,还需要桌子,因为我在读文学书籍中又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好在单身宿舍就建在厂区,我就和车间办公室的一位同事搞好关系,找他要了一把办公室的钥匙,每天晚上就独自一人到办公室去读书和创作。就因为争取到了这样的条件,我创作的诗文就开始见之于报刊了。

    1992年,因在创作上的小成绩,我调到了小城文化馆。我原以为调到文化部门,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上。谁知电反过来开始拖我的后腿。白天,我要辅导和组织业余作者的创作活动;
    晚上,文化馆开始利用充足起来的电能办舞会放录像,我们这些文化干部都被抽去守大门。看着那五颜六色旋转的灯光,我这个喜爱读书和创作的家伙只能啼笑皆非。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步伐愈来愈大,电的缺口也愈大,我所生活的小城虽然紧靠着发电站,却几乎天天停电,文化馆的舞会录像厅自然也办不下去了,把晚上的时间交还给了我们。我又回到了靠点蜡烛和煤油灯来看书写作的日子。由于对电太渴望了,就有人向我推荐一种小型电频器,就是来了电后自动接上充电,停电后能管几个小时的照明。虽然当时一个电频器的价格得需我二个月的薪水,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就是靠这个电频器,我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文艺作品。

    九十年代末,我原来所住的阴冷潮湿的小屋成了危房,文化馆只有把办公楼顶楼的一间杂屋腾出来供我居住。到了夏天,阳光直射楼面,烤得我们全家整日像在蒸笼里面。好在这个时候,电力基本供应得到了保障,我们用两台电扇日夜不停地吹,仍旧热汗淋淋;
    我们只能睡在地上,从冰箱里把冰拿出来,装在盆子里紧挨着我们,好吸收点凉气。这种天气,就是一大早,我都提不起笔,因为刚铺纸写下一行字,汗水就把稿纸打湿了。当时,我们已经知道空调的存在,却装不起空调。因为我们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五百元。

    进入新世纪,由于电力愈来愈充足,社会生活的普遍提高,很多家庭都开始装空调了,但我们这个小家依旧装不起空调。我老婆所在的工厂不声不响地倒闭,连一分钱的生活费都发不出来;
    而我所在的文化单位也是清贫困窘,我每个月仅有三百多的生活费。但我此时开始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要有一间装空调的书房,有一台电脑,不论春夏秋冬,我都能看书写作投稿。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2000年,我毅然在单位办了留职停薪,带着全家人远赴广州打工。在广州打工的日子,我们就在一个花园小区租下了带有空调卫生间的两房一厅居住。这是我们全家第一次享受空调。

    在广州打工10年后,我们回到了老家,在一个新建的小区花园买了一套四室两厅两卫的新房,装上四台空调,三台电脑,每个房间和客厅都精心装上了各式吊灯。当我们全家搬进新房第一天的晚上,我特地将所有的灯光全部打开,新家顿时笼罩在一片辉煌璀璨之中。我惬意地走进我的书房,打开空调,在清凉之中打开电脑,我开始写下这关于电的记忆……

    篇五

    个人命运与整个社会形势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之前个人理想志向之类都是侈谈,因为那时连个人的职业选择这个基本权也没有,即使你有梦想,也不可能成真。

    1979年5月28日,天刚蒙蒙亮,我们几个刚满十八周岁的青年男女,挤上开往县城的早班车。大家既兴奋又新奇,更多的是惴惴不安。因为我们要工作了,而我们各自的工作是什么却谁都不知道。我们兜里揣着公社民政办开出的介绍信,要到县劳动局报到后才能知道自己被分配到哪。

    在石子公路上颠簸了二个小时后,我们从全县最偏远的公社抵达县城。一下车就赶紧买好下午的回程车票,买不到票要么步行50公里回家,要么露宿街头,因为那时不仅班车少,旅社也很紧张,而且还要凭证明或介绍信才能入住。我们从车站步行三公里来到县政府大院。在一排平房里找到县劳动局,在那里换到了一张去县供销社报到的介绍信,在供销社报到后才知道我们四个被分配回了镇上属于县供销社管理的集体商业,但具体工作岗位还是个未知数。

    这就是我踏上社会的第一天。

    2005年末,我从报社副总编辑岗位上调任市文联副主席。文联就在当年的县政府大院内办公,院内那排平房还在。此时跨进大院的心情与当年完全不同,有许多感慨,更多的则是由衷地感谢这个时代。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少年时就开始的文学梦早已在平庸的时光中被消磨殆尽了。

    当年,第一次走进县政府大门时,除了对未卜的前途命运充满不安外,还有满怀的迷惘。我不明白,自己的工作为什么不能由自己来挑选?为什么个人的志趣爱好得不到尊重?人生发展方向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来把握?这些问题我问过父母,也跟同学朋友聊过,大家都觉得我的这个问题有点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出生就都是被计划好的,农村农业户口的毕业生回生产队务农,城镇户口的由国家分配工作。城镇居民的粮油是计划供应的,肉、糖、盐、布……连手纸、火柴都是计划供应的,就业当然也就由国家分配了,但被分配者个人没有选择权,企业也没有用人权。

    而我当时为什么会有“傻”的想法呢?“文革”结束后百废待举,文学热在全社会率先兴起,我也成了众多文学青年中的一名“发烧友”,不知天高地厚地决心要把兴趣爱好作为理想追求,痴迷程度跟今天的追星族“死忠粉”有点相似。因为痴迷于写作,1977年秋恢复高考时,我不顾家长的苦劝,毅然拒绝参加高考。这一点与后来的80后韩寒有点相似,韩寒是退学18年后公开承认后悔了,而我是没多久就后悔了。且不说文学之路跟挤高考独木桥相差无几,更何况当时的体制下根本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这样的想法等于白日做梦。个人努力在强大的体制面前还是无能为力,要生存就必须服从分配。后来,我选择了多个语言文学函授、刊授学习,又参加了自学考试,其中哲学、大学语文、新闻学等成绩都在七八十分,这在自考中算是高分了。最后还是先后取得了大专和本科文凭。

    改革是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在陈旧观念已根深蒂固、配套措施又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打破固有模式和惯性思维,会遇到很多阻力。像取消分配制度,虽然是件把择业自由交还给个人的大好事,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90年代中期开始吹风,直到2000年才真正全面实施。刚开始时有些人还不理解,特别是农村的大学生家长,他们感到子女千辛万苦考了出去,却连工作也没分到,还不如早点在家种田或打工呢。

    我的父亲告诉我:你赶上了好时代,要不然哪有你写作的自由。是的,改革开放之前,写作投稿是桩很容易“犯错误”的事,谁知道一不小心会犯了哪个忌,成了文字狱的受害者。1948年,我的父亲没等拿到高中毕业证书,就追随进步师生奔赴盐城参加华中大学干训班,与后来成为当代文学代表性人物之一的陆文夫是同班同学,他们一同跟随解放大军渡江南下,一同到了苏州接受分配工作,陆文夫被分进了当时的新苏州报社当记者,而同样喜欢舞文弄墨的我父亲则服从组织安排,从文书到农会主任、工作队干部,辗转许多岗位,都与文墨无缘,只有在离休之后才重拾笔墨写些看书读报的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之前,不仅报刊少,投稿机会少,而且自由投稿者是没有“自由”的。因为录用之前需要对作者进行审核,要让作者证明自己属于“革命群众”才行。我在读初一时写了篇作文,自我感觉不错,就投寄给了县广播站,可能广播站觉得作者是初中生就省了政审环节。在我从广播喇叭里听到了自己的作文还在得意时,学校的领导来问我:你怎么自说自话对外投稿?

    从1979年起,我有习作陆续见报,有文学作品也有时事评论。从县级内刊,慢慢地登上了地市级、省级、中央级报刊。十几年间,虽然人在小镇,虽然身处商海,虽然照相馆摄影师、商店营业员、商场经理、服装厂厂长这些岗位与文学似乎不沾边,但我初心不改,仍坚持着读书写作。1996年5月,我成了正在筹建中的市报社第一批工作人员。能进报社就是改革开放的作用,因为当时我是企业工人身份,而报社是事业单位。所幸负责筹建的领导颇有改革精神和担当勇气,在看过我发表在《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新民晚报》上的时评后,果断拍板破格招录了我。当我到市供销总社去办理调动手续时,市总社一位领导得知我要调到报社去,他拍拍自己的后脑勺:“啊呀,我们总社秘书科一直在物色人选,怎么就……”我笑笑,我知道,这就是旧的体制机制症结所在,这就是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我身在小镇,而且还是供销社从属的基层集体商业,市总社怎么可能把目光投到我身上呢。

    我的四十年经历,就是改革开放的个人注释。这四十年,我发表了数百万字作品,出版了小说集,成为了省作家协会会员,还担任过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虽然今天的我谈不上什么成功,但能让自己兴趣爱好与谋生职业、事业追求完美结合起来,这就是人生一大理想和幸福!

    我个人的经历至少可以证明了一点:改革开放把职业选择权还给了个人,这是对人的最大尊重,而每个人由此激发出来的能量汇聚成了整个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伟大在中国梦也是由千千万万个人民梦想汇聚而成的。

    篇六

    星期天,妻子用微信和在郑州上大学的女儿聊天。影像随着语音通话、清晰地显现在屏幕上,如果不是隔着液晶屏,真好像真和女儿在身边、眼前,说话、聊天。女儿兴致勃勃地将自己参加校院组织的旁听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会的视频和照片,通过微信向妻子展示,还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画外音”介绍,看着这母女俩在微信上有说有笑的幸福画面时,我蓦然想起了自己三十一年前照的第一张彩色照片的经过。

    那是1987年底,年少的我怀着对绿色军营的憧憬,从河南南阳盆地入伍到青藏高原。到部队不久,我就按照临行时父母的嘱托,照张照片邮回家。一月后收到父亲回信得知,母亲看了照片竟伤心地哭起来,说:“娃离家才一个多月就瘦了一圈儿。”信中说,母亲这几天见人话也少了,没人的时候一个人总在悄悄的流泪。原来,不懂摄影技术的新兵班长为我照相时,把焦距拉得太长,加上我穿一身肥大的军装,在茫茫戈壁滩的衬托下显得瘦小不堪。任军人出身的父亲怎么劝说,母亲都认为父亲是在说假话安慰她。父亲信中叮咛我再照一张大一点、胖一点的照片赶快邮回家,以解母亲心中的忧思。看到回信,我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母亲挂念而难过,同时也苦思冥想如何再照一张“胖”照片。细心的班长了解情况后,立即向连首长作了汇报。指导员当即安排排长领我到城里最大的照相馆,摄像师按我们的意图照了一张比较“奢侈”的彩色照片,和指导员写给母亲的信夹在一起,发了当时最快的“航空”邮件。不久,父亲来信说母亲收到那封信,特别高兴,逢人便说部队上的干部好,对娃们的关心比当父母的还周到,并嘱托我不要想家,在部队好好干。三十多年来,我始终牢记嘱托,不忘关爱,努力工作,勤于学习,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获“五一劳动奖章”一枚,四十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通讯技术十分发达,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智能手机、电脑已经普及。无论千万里、国内外,准确传递各种信息,已不再是奢望。当年需要两个多月才能了结的忧思,现在拿出手机、打开电脑即可以如愿以偿了。父母和儿女们也不再为一张照片而弄得憔悴不堪了。已故的父母如果知道我们现在过上了他们当年想都没有想到的幸福生活时,一定会含笑九泉。而我们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人,正享受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日子越过越甜蜜。

    篇七

    2015年12月28日上午10时13分,从我们赤壁北站乘和谐号g312次高铁列车去巴渝探望定居重庆的女儿。躺坐在飞一般的高铁上,就有一种置身星级宾馆的感觉,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拍岸而至,一浪又一浪地拍打着整个的腰身和思想,让人在舒服和享受的另一边,完全颠覆了对于“火车”的曾经认知,就有许多的感慨油然而生,就有一些难忘的场景与经历,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我们赤壁市是一个因为公元208年三国赤壁大战而被人熟知的鄂南古邑,与京广线旁的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发生地紧密相连。因所处区位的便利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在县城城南入口处建有一个集货运与客运为一体的小型火车站。我出生的地方——湖北省赤壁市神山镇西凉村,位于12万亩面积的西凉湖湖边,距京广铁路不过50多公里。尽管京广铁路就在我们县城的城中横贯而过,可对于我们这些二十世纪六十代出生的湖乡孩子而言,在那个物质生活十分贫穷的岁月,要想真正接近和看到“火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部《铁道游击队》的黑白电影,用影动的真实,让我们在难得一见四个轮子汽车的童年、少年时代,陡然晓得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个轮子滚动的长长火车。在村里的露天电影场上,我们一遍遍在银幕上瞅看着“飞虎队与日本鬼子在铁路线上打响一场场激烈的战斗,游击队员们飞快地跳上火车、打开车门,把敌人的枪支、弹药和粮食等统统扔下火车,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跳下火车”的英雄形象,一遍遍把影片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哼唱成了人生最初的热爱与向往。在家乡的湖岸草场上,与儿时伙伴们一起学着“铁道游击队”在火车上来回穿梭、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那样的一种简单模仿与操演,更让我们这些湖乡孩子在许多夜晚做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火车梦”。

    十四岁的那年冬天,我爸爸早年在原蒲圻县城郊(赤壁市原名蒲圻县,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赤壁市)修北渠时结拜的一个老庚突然造访我家,当时已被“火车梦”折磨得灵魂出窍的我,就像捞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可怜兮兮地央求他带我去县城看火车。在我的软缠硬泡之下,爸爸的那个老庚在征得我父母的同意以后,决定带我去他家“玩”一回。他用那满是硬茧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光头说:“带你去看火车可以,但你一定得自己走。”

    我那时完全沉湎在看火车的美美遐想之中,便雄心勃勃地表示:“我决不要你背!”

    十四岁的时候,尽管我已知道了一公里等于多少米,但真正知道一公里路有多长,还是在跟随爸爸的那个老庚出了趟远门后才明白的。

    从老家到我们神山镇街区的20多公里路程,我和爸爸的那个老庚整整走了一上午。当步履蹒跚地走到镇上那个公共汽车临时停靠点时,我几乎瘫在了地上。可没想到,爸爸的老庚竟拿不出钱来买车票。怎么办?去县城还有30多公里的路程……就在我两眼巴巴地瞅望着爸爸的老庚时,他却一脸无奈地问我还去不去看火车——要去就得继续走。

    看他那因贫穷而显得窘迫的面容,我发誓为自己“火车梦”而彻底豁出去了……

    当我从地上重新站起来时,眼里没有一滴泪水。尽管十四岁的我还没怎么经历风雨,但那一次,我真的坚强了一回。

    走啊走,走啊走……从中午走到下午,从日落西山走到月挂梢头,终于在夜半时分,跌跌撞撞地走到了爸爸老庚的家中。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进他的家门的,也不知道是怎样上床睡觉的。翌日中午一觉醒来,我看见他家居住的地方也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奔跑的火车……

    就在我发觉走了一天而到达的这个地方和我们的村子一样偏僻的时候,爸爸的老庚一字一句地告诉我——他家距县城还有好几公里,要去看火车还要坐一程的公共汽车。

    这回没有骗我。在他的带领下,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上了公共汽车,在蒲圻大桥上第一次看到了呼啸北上的货运列车。列车在行进中鸣响的汽笛是我听到的最响亮声音,后来让我在从未出过远门的村里孩子们面前,着着实实地骄傲和虚荣了一回。

    踏入社会以后,在从赤壁到武汉和南下岳阳的旅途中,我站着、挤着地坐过几回“绿皮火车”。真正坐上火车(硬座慢车)出门远行,是1993年10月受《中国建材报》副刊部主任张庆和老师之邀,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建材职工文学创作笔会”。第一次乘火车远行,人在兴奋和激动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那时火车上的喧闹与嘈杂,亲眼目睹了车厢内的拥挤和逼仄。从下午到早上,十几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用事实深刻了大脑中那句“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古训。当从北京西站走出来的时候,我几乎被一个“累”字淹没了整个身心。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和国家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赤壁市在县城的北入口新建了一个专门的“赤壁南站”,客货的分流与快车、慢车的分类,使我市的交通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与优化。后来,国家又投资建设京广高速铁路,继而又在“赤壁南站”斜对门约3公里的地方,兴建了一个“赤壁北站”。京广高铁的兴建和“赤壁北站”的建成运营,使赤壁市民北上京城和南下广州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也为整个城市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我的三个孩子现在分别落户和工作在重庆、宁波和深圳,是真正的散落在祖国的天南地北了。一年又一年,每每看着他们拉着一个旅行箱在“赤壁北站”乘着高铁潇洒地来回往返时,我就禁不住地唏嘘和兴叹不已,就很真切到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许多年来,我把李太白的《蜀道难》读成了一种深刻记忆,也将其读成了一种由衷的写作崇高与敬仰。岂曾料,时间不仅改尽了许多的容颜与面目,时间也让我们在成长的岁月里,竟然把一些曾经的唐诗宋词,再也读不出抑扬顿挫的声音。

    乘着动车去重庆。从赤壁到武昌、到宜昌、到恩施、到丰都,那建在云端之上的一座座大桥和一个连着一个的穿山隧道,就像一棵棵参天大树上高挂着的一枚枚累累硕果,让人有形有象地看到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卓越,并从内心深处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有了更多的认同和笃信。7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当我在暮色中缓缓抵近山城雾都时,在蓦然回首的瞬间,一不小心就把“重庆北站”看成了一个光芒万丈的惊叹号,并让我在抬头凝望的刹那,一个字一个字地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千里江陵一日还”!

    篇八

    我常说:中国改革四十年,感觉变化最大,生活最幸福的是我们这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因为我们是从改革走过来的,亲眼见证了改革四十年的一点一滴、方方面面的变化。

    如今,我们都已经进入了晚年,可我们因为有年年都在增加的退休工资,有医疗保险,有各方面都享受优惠照顾的老年证,有社区办的“幸福食堂”,有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有经常上门服务的社区志愿者,我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快乐开心。

    早上,我们在花草丛中、在清风里悠悠地打着太极拳,晚上,我们在灯火辉煌的广场上跳舞,白天,我们在老年大学唱歌弹琴。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三五成群邀在一起外出旅游,我们到北京看长城,到泰山看日出,到西安看兵马俑,到桂林看山水,到黄山看雾松,到湘西看民俗。由此还觉得不尽兴,隔一年半载,还要到海外旅游,到台湾赏日月潭,到香港逛维多利亚港湾,到泰国骑大象,到巴黎爬艾菲尔铁塔,到莫斯科的红场上漫步……

    除了旅游,我们还像候鸟般驾驭季节,天冷的时候,我们去三亚晒太阳,夏天到来,我们又去海拔高的山峰避暑……

    看看:我们活得多么潇洒,多么逍遥,多么得意,多么有彩呀!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这么好的日子吗?

    改革开放前,不说我们没有休闲的时间,既使有,什么避暑呀,旅游呀,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因为那时一切都太封闭,太禁锢,太严肃,太满后了。

    改革开放前,我是一家纺织厂的女工,且不说三班的辛苦,也且不说机器震耳欲聋的噪音,有时好容易熬到星期天,厂里又突然通知不放假,要加班加点赶任务。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也不会额外给你增加工资。记得1980年我结婚时,终于有三天婚假,可我们却不敢外出度假。为什么?因为那时到外地旅游太麻烦,首先得到厂里去开介绍信,否则没有哪个旅馆会接待你,既使开了介绍信,你还得拿户口簿、粮本到粮管所换全国粮票,没有全国粮票,你在任何餐馆都吃不到饭。既使你开好了介绍信,换好了粮票,还是不敢轻意出门去外地,万一在外地生了病怎么办?那个时代的医院也是定点的,没有转院的介绍信,你再有钱也不会让你看病。这么麻烦,这么多顾虑,你还奢想去外地旅游吗?所以,我们那个时代,就没有旅游结婚、外出度蜜月这一说。诚然,你只有老老实实实规规矩矩呆在家里享受三天婚假。

    因为社会上的各种限制,那时我们的父辈虽然也已经退休了,但他们依然享受不了老年人的幸福,什么旅游,避暑在他们听来,那就像天方夜谭,至于到国外旅游,那更是连梦都不敢做。既使让他们出去旅游,他们也不会去,因为那时的退休工资仅仅够糊口。没有多余的闲钱,没有专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甚至连梦想都没有,我们的父辈们老了就只有困守家中,以怡弄孙子为唯一的快乐。

    想想他们的退休生活是多么地枯燥无味呀!炎热的夏天,他们只有靠一把蒲扇抵御酷热。没有电视,没有音响,他们只能三五一群地聚在一起扯着闲话,拉着家常,哼着地方戏曲……

    比起我们的父辈们,我们的退休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改革开放冲破了户藉制度的籓篱,今天,我们凭着一张身份证就能走遍天下。更主要的是,我们口袋里有闲钱,我们有走遍天下的兴致。

    记得前年的夏天,我所居住的城市酷热异常,小区的姐妹们纷纷相邀,相互讨论到哪儿去避暑。最终我们敲定了去庐山避暑。去庐山避暑,想想这个字眼就觉得兴奋,庐山曾是达官贵人避暑的专用词,而今,我们这些普通的退休工人,小区居民也能欣然前往了。

    到庐山的当日,我仃就享受到了避暑的真正函意。其时我所居住的城市温度已达四十度,可以说酷热难忍,从早到晚都要猫在空调房里,不敢到外面去透空气;
    而一到庐山,顿时犹如到了另一个天地,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满眼绿色,萎靡了多日的精神顿时一振。特别是晚上,山风呼啸,夜凉如水,睡觉还得盖一床薄棉被。我向当地人打听了一下,庐山的温度常年比山下要低十度,整个夏天晚上睡觉都须盖被子。爽啊!我们这些六十多的太婆也不由得像当代的年轻人一样欢呼起来!

    庐山不仅是避暑胜地,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五a级旅游风景区,可以游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仙人洞、锦绣谷、花径、三叠泉、黄龙潭、乌龙潭、大天池、龙首崖、美庐、博物馆、植物园、黄龙寺、三宝树、东林寺、白鹿书院……数不胜数。如果是跟旅游团来旅游,连轴转地游,不把你累得趴下,也要把你累得腰酸腿疼好几天,而且游得大多犹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而我们在这里避暑一月就不同了,可以潇洒地慢慢地品游。花上半天,游一两个景点,就回来休息,好好吃一顿,洗个热水澡,待完全休息好了,再出去游,既玩得尽兴,也玩得轻松。

    享受到如此美好的生活,我不由得联想到了改革开放,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哪能有今天的好生活!我由衷地赞美改革!

    相关热词搜索:改革开放 征文 十周年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八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