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入团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申请书格式
  • 初中生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学生
  • 高中生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入党介绍人
  • 党性分析
  • 入党政审材料
  • 高中生
  • 大学生
  • 研究生
  • 军人
  • 部队
  • 公务员
  • 职员
  • 教师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1000字
  • 800字
  • 600字
  • 500字
  • 400字
  • 300字
  • 200字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申请书 > 600字 >

    建筑大师王澍怎么读 [王澍:瓦片之上的建筑大师]

    分类:600字 时间:2019-05-07 本文已影响

      5月25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第一次把奖章颁给了中国建筑师——49岁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评审委员会这样评价他:“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普利兹克奖
      1979年,美国人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创立了普利兹克奖,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上以及奖金方面都参照了诺贝尔奖,获奖者可获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奖章。
      每年约有500多名建筑师被提名,但获奖者却只有一两位。普利兹克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下手精准,且极富前瞻性。在短短30多年里,普利兹克奖快速崛起,其声势压过了百年老店“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艺术大赏”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
      五一小长假,杭州南宋御街。身着蓝色对襟短褂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正接受一家法国电视台的采访,照例吸引了许多游客围观。游客们惊讶于法国女记者娴熟的普通话,完全没有注意到被采访的主角。即使是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即使是在自己设计的南宋御街,王澍仍然不为普通百姓所知。
      不仅如此,许多搞建筑的人此前对王澍也并不熟悉:在国外他没有任何建筑作品,没有出过任何作品集,这在普利兹克奖历史上绝无仅有;在国内他的作品也仅限于江浙一带,没得过全国性大奖,按常规的评价标准甚至进不了一流。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当我们来到中国深入考察王澍的整体作品,毋庸置疑,我们所见证的是一个建筑大师的作品。”然而自2月底该奖公布至今,围绕王澍及其建筑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王澍说,无论在国内国外,他都属于“体制外”的建筑师。这样的建筑师获得建筑学最高奖,争论也是必然的。
      5月25日,2012年普利兹克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首位获奖的中国人,王澍的名字进入了贝聿铭、库哈斯等大师的行列,也走到了一个建筑师荣誉的顶峰。此前,这位49岁的“体制外”建筑大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造反派”王澍
      学生时代的王澍曾宣称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他自己算一个,老师只能算半个。
      当王澍获奖的消息传到东南大学中大院的建筑学院时,据说院内顿时“一片欢腾”。“热烈祝贺杰出校友王澍荣获建筑学最高奖”的大红喜报张贴在醒目的位置,甚至有人建议在楼内建一座王澍的塑像。然而学生时代的王澍,留给东南大学的却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
      公开资料显示,王澍1963年出生于乌鲁木齐,母亲是北京人。幼年的王澍常常坐火车往返于乌鲁木齐与北京,4天4夜的旅程,据说增加了他不少的阅历。他的姥爷是个手艺不错的木匠,或许由此打下了王澍日后特别尊重民间匠人的根基。
      1981年,王澍进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学习。彼时的王澍,留着长发,言行激烈,很快就成为学院的风云人物。大二的时候,他就成了“造反派”,声称已无课可上,没有老师能教得了他。还有一个更著名的段子,说他宣称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他自己算一个,系里最权威的老师只能算半个。
      让同学们记忆深刻的,还有一次他对建筑设计作业的“叛逆”。按照惯例,当时建筑系学生常常要做1∶500的平面设计图。但王澍交上去的却是1∶100的总平面图,除了房屋设计、道路系统外,所有的景观他全部作了设计,甚至设计了一个带有完善灌溉渠道的农业种植系统。这在学校历史上从未有过,“连很多老师也画不出来”。
      本科毕业后,王澍继续留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研二时,他写了一篇一万余字、题为《中国当代建筑学的危机》的长文,从梁思成开始,对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著名人物一个一个地批判,一直到他的导师齐康院士。文章不可能发表,他便自己募钱印了150本,广为散发。据说,这篇长文曾在建筑学界广为流传,也真正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
      这还没有结束。研三时,王澍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死屋手记》为自己的硕士论文命名,继续对建筑学现状进行批判。论文答辩时,王澍和评委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评委们或许一方面觉得这个学生太狂了,另一方面觉得这个学生讲得有道理,论文答辩虽然是全票通过,但希望他对论文作出修改。王澍一个字也没有改。有人提醒他这样就拿不到硕士学位,王澍回答:“萨特人家颁给他诺贝尔文学奖,三次他都拒绝了,我拿不到一个学位算个啥?”
      1988年,没有拿到硕士学位的王澍,毕业后来到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没有当上教师,进了当时美院的一个公司。很快他就主动挂职,成了一个不领工资、没有社会医疗保险的自由职业者。直到1995年他到同济大学读博士,结束了长达7年的蛰居生活。王澍说,那是他人生中极度贫寒的一段时光,常常发现自己的周围都是农民工。
      和导演李安的经历有些相似,这段蛰居的日子里王澍无事可做,也不愿做乱七八糟的事,全靠同为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的工资生活。或许这也悄悄改变了他的处世风格,那个叛逆张狂的“造反派”王澍不见了。巧合的是,2000年他长达30余万字的博士论文《虚构城市》又遇到麻烦,许多评委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王澍也没有再拿萨特来说事,而是找了几个国内有名的专家来评判,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就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一个学校教育的叛逆者,7年后又回归课堂?王澍告诉记者,他只是想找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并且,他从来都认为大学里主要是靠自学。但他在一次和友人的聊天中曾说,选择到同济读博,与其说是回归建筑的教育系统,不如说是回归正常的社会系统。
      回顾在东南大学的“造反”时光,王澍告诉记者,他从未因此有过任何不愉快,相反,至今他仍很怀念那个时代。“那是一个先生可以和学生因为观点而较真的时代,姑且不论谁对谁错,老先生们都坚持自己的信念。现在,一切都变了。”王澍说。
      系主任王澍

    相关热词搜索:瓦片 大师 建筑 王澍

    建筑大师王澍怎么读 [王澍:瓦片之上的建筑大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