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入团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申请书格式
  • 初中生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学生
  • 高中生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入党介绍人
  • 党性分析
  • 入党政审材料
  • 高中生
  • 大学生
  • 研究生
  • 军人
  • 部队
  • 公务员
  • 职员
  • 教师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1000字
  • 800字
  • 600字
  • 500字
  • 400字
  • 300字
  • 200字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申请书 > 300字 >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阅读:诗经国风邶风凯风

    分类:300字 时间:2019-02-27 本文已影响
    能力训练网权威发布诗经:《国风·邶风·凯风》阅读,更多诗经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综合素质训练网。

      【导语】关于《邶风·凯风》的背景,说法不一。《毛诗序》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还有人说这是悼念亡母的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自责的诗。我们就一起欣赏下这首诗,体会下这首诗的意境,欢迎阅读!





      国风·邶风·凯风


      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


      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这里喻母爱。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


      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喻子女。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心,指纤小尖刺。


      夭夭:树木嫩壮貌。


      劬(qú)劳:操劳。劬,辛苦。


      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这里比喻子女已长大。


      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令:善,好。


      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寒泉:卫地水名,冬夏常冷。


      浚(xùn):卫国地名。


      睍(xiàn)睆(huǎn):犹“间关”,鸟儿宛转的鸣叫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


      载:传载,载送。


      鉴赏


      此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材)了,母亲的大恩大德,堪称圣善,儿子却是不孝儿,这就是自责自称,总嫌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无以为报。


      从第三章开始,作者又以寒泉比母,以黄鸟比子,作进一步的自我批评。寒泉也成为母爱的代称。寒泉在地下流淌,滋养浚人。母亲生养弟兄七人,至今还如此劳苦,让作儿子的如何心安?黄鸟鸣叫得清丽婉转,尚且如此悦耳动听,为什么七个儿子却不能抚慰母亲那颗饱受孤苦的心呢?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寒泉、黄鸟作比兴,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诗中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诗中虽然没有实写母亲如何辛劳,但母亲的形象还是生动地展现出来。


    相关热词搜索:诗经:《国风·邶风·凯风》阅读 诗经国风邶风式微 诗经 国风 邶风 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阅读:诗经国风邶风凯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