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共青团年中工作交流会,主要目的是加强各地共青团工作的交流沟通、相互启发,树立全团注重工作思考、把握工作节奏和深度、敢于互相指出工作不足的好风气,重申和强调全团重点工作的方向性定位和把握,从而更好地落实全年工作任务。会上,大家分组交流了各地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对今后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思考和建议。团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分别参加了各组的讨论,都感到很受启发。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召开年中工作交流会的主要考虑 这次年中工作交流会,是经过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对年中述职工作方式进行了一次改进,是一次新尝试。 首先,年中工作交流会和年中述职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团中央为确保全团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而实行的一项重要的中期调整机制,都是要重申和强调全团重点工作的方向性定位和把握。年中述职和年中工作交流作为全团的一项重要机制安排,已经开展3年了。我们感到,这一机制在及时了解全团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交流各地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今年的年中交流是对以往述职方式的完善。过去两年,是团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分别与各省(区、市)团委负责同志进行沟通交流。今年对这一方式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会前团中央各战线部门对各省(区、市)团委半年来在推进重点工作方面的情况分别提出具体意见,并由分管书记把关; 关于这次年中交流会,我还要再强调两点。 第一,要通过工作交流在全团树立注重工作思考、把握工作节奏、指出工作不足的好风气。客观地讲,各地工作推进不可能步调完全一致,不仅某项重点工作在不同的省情况有差距,而且同一个省的不同工作、不同地区进展也是不一样的。工作不一样、有差距的背后有主观努力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的原因。这次让团中央各战线部门敢于对各地的工作提出不足和值得注意的问题,目的就是提倡团内要敢于提出问题和意见,对工作深入沟通、相互启发,进一步明确全团重点工作的方向性定位和把握,从而更好地落实全年工作任务,而不是只能当面说好话。这既是对团干部作风的锤炼,也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 第二,要正确看待这次工作交流中对各地工作的通报和评价。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团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整体态势良好。但从通报的各地情况对比来看,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同时也涉及到这样的评价是否科学的问题,大家都可以提建议。我们一直强调,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工作基础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在工作落实过程中不可能齐头并进,在评价工作时不能简单地看结果,关键要看推进过程,要看工作状态。所以,各团省(区、市)委不要作简单的横向比较,而是对于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要看到客观因素,又要多从主观的角度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剖析自身不足。如果落后确实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就不要太在意; 各地工作推进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各级团干部的认识、状态、经验和能力所决定的。作为全团非常重要的组织层级,省级团委的负责同志对于全团重点工作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分组讨论和各地的工作交流材料中,大家对进一步推进全团重点工作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涉及到一些重要的认识问题。在这里,我就集中涉及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1.关于引导青年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团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团要按照中央要求,专门集中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好学习活动。首先是要反反复复学原文,着力领会讲话精神实质,理解讲话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全面把握讲话的各项要求。二是要带着问题学,把学习讲话与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讲话来破解各种难题。三是要结合工作学,坚持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结合团的工作,结合“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好讲话精神。要通过组织学习,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理解党的宗旨、党的使命、党的思想路线、党的优良作风,理解党为什么要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要引导广大青年充分认识到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付出艰辛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既要不断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又要注重对青年的引导; 2.关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共青团的性质。正确理解和把握团的根本性质,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就决定了共青团既有思想性、政治性的一面,也有群众性、社会性的一面。各级团组织要始终牢牢把握党团之间的重要政治关系和团的根本职责,牢牢把握胡锦涛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目标和团的四项基本职能,紧紧围绕思想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群众性这两方面的根本属性来开展工作。比如,全团深入开展的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等工作,重点是做好对青年的思想引导,体现的是共青团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比如,乡镇组织格局创新、驻外团工委建设等工作,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和设计,组织动员有影响力的青年更加有效地联系广大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体现的是共青团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共青团的思想性、政治性属性与群众性、社会性属性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但团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是我们开展工作必须要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 3.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和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密切党与青年的关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职责。在今年年初中央关于社会管理和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努力把更多的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需要强调的是,中央要求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和参与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再搞一个全新的、单独的工作体系,长期以来共青团的工作本身就是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始终与社会管理工作密切相关。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我们反复强调要注意把握好五个方面的重要原则:首先,心里一定要真正有群众; 当前,在做青年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各级团组织要特别强调建组织、抓基层、用好新媒体三项工作。这三项工作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重要切入点。建组织,主要是进一步解决组织覆盖问题; 在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各级团组织一定要心中有党政工作的大格局,认识到共青团有发挥作用的广阔工作空间,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之所以目前我们还没有在全团专门就参与社会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一是因为我们希望等中央关于社会管理的分工文件下发后,根据分配给共青团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4.关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这次会上许多同志都提到,现在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仍然很薄弱。这是符合实际的。团中央书记处认为,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当前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团的基层组织薄弱、活力不够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但是,我们都不能急,许多党组织的领导同志都充分肯定了我们现在抓基层的做法,并且提醒我们要连续抓、持久抓,就会有很大起色。大家一定要把抓基层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我们曾提出,一靠制度条件,二靠工作内容设计,三靠干部队伍。今天,我要再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要用好党建带团建的制度安排,抓住去年中组部召开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并出台相关指导文件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各地党政的重视和支持,特别要努力把中央相对比较原则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二是基层团组织自身要有更大作为,努力在工作内容设计上有创新、有突破,扎实落实并完成好派出团工委、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等创新和探索的重要工作。三要靠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组织的支持。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努力从政策争取、社会动员等方面,千方百计地为基层筹集资源,把工作力量向基层集中,这里特别强调对县级团委的支持,要从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度。 5.关于大力加强驻外团组织建设和非公团建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改变人的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条:一是信仰,二是利益,三是感情。驻外团组织是在人的利益需求主要被市场机制所满足的背景下,通过情感因素来组织青年的一种形式,是对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流动青年群体进行组织化梳理的一种手段,是对党中央明确要求共青团重点关注的青年农民工群体进行覆盖和联系的一种组织载体。 驻外团组织建设是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关于这项工作我强调两点。第一,驻外团组织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联系青年。驻外团组织面对的青年具有行业多元、地域分散、人员流动等特点,这就很难要求驻外团组织在所有方面都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要明确,驻外团组织当前要充分利用乡情的机理,尽可能多地联系青年,特别是要与广大普通务工青年建立组织联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力所能及地开展一些服务工作,比如进行人文关怀、提供就业信息、帮助熟悉城市生活、促进交友婚恋等。第二,要重点解决好流出地团组织和流入地团组织的配合和衔接问题。建组织的过程要以流出地团组织为主,用组织的过程要以流入地团组织为主。其中,流入地团组织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尽可能地为驻外团组织提供工作便利条件,如提供资源支持、联合开展活动、帮助当地与政府部门协调等; 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是当前全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各级团组织对这项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必须积极主动、切实有效地发挥好应有作用。需要强调两点:一是要结合当前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特点开展工作。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他们对收入与闲暇、收入与劳动强度、收入与精神愉快程度之间的选择发生了新变化。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体现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高境界统一,这也为企业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要在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活力方面发挥作用。要在不断扩大组织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活力的路径。既要找准团的根本属性、根本任务与企业根本功能相融合的工作切入点,使团的活动能够服务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又要围绕青年在学习成才、情感婚恋、身心健康、社会融合等方面的普遍需求,使团的活动能够服务青年的成长发展。要通过广泛开展符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思想性、技能性、娱乐性活动,为企业不断增强内在凝聚力发挥重要作用。 6.关于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有同志在会上提出希望团中央加强对各地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对于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我们的态度是:第一,团中央赞同有关团组织承揽一部分政府青少年事务; 承揽政府青少年事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于与青少年有关的全局性事务,共青团要做好分析和研究,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7.关于团干部挂职和培训。我们总体上支持部分团干部在任职期内拿出合理的时间去挂职,但不赞成大家到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团系统挂职。关于挂职,我讲三条建议:第一,岗位最好倾向于基层,倾向于到党政系统;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各地团组织要牢牢把握工作主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有韧劲、有力度、有创新地推进全年工作任务的落实。 1.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今年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将集中换届,今年已有不少省级团委班子进行了调整,去年以来也有上千名团县委书记进行了调整。换届往往是一些干部分心的时候,是最考验干部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工作状态、工作作风的时候。干部对换届有些期待是正常的,但不能影响工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既考虑年轻干部的培养,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很多因素。我们一直强调干部的工作状态很重要,越是有地方各级组织换届因素,越是不能在本职工作上有松懈; 2.要有力度、有韧劲地推进工作。年轻干部富有创新精神,干工作决心大、出手快,但有时遇到难度大、跨度长的工作容易畏难退缩,容易懈怠,这是比较普遍的弱点,所以我们强调推进工作要有韧劲。对于年轻干部,这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种锻炼。全团重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向必须坚持,对于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不能退缩,能增加多少有利因素就增加多少有利因素,能增强多少积极的支持力量就增强多少积极的支持力量。要充分认识到量变和质变的道理,量变没到,不可能质变。对于难题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用组织大型活动式的心态去对待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我们的一些重点难点工作才刚刚开启,需要全团长期坚持,认准了就一定要坚持做、拼韧劲。 3.要善于把全团重点工作和同级党委的工作要求结合起来。这是对团干部政治素养和政治智慧的考验。要看到很多事都是完全可以结合的,对于党政所急的事,如果是省里明确提出来的,大家就要坚决努力做好。这里我想强调一点,要在结合中适当集中工作力量和工作项目,敢于拒绝含有不正当利益的工作,因为力量不足,也要敢于拒绝因人情因素产生的不必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合理的战线,不能战线太长。 4.要处理好重大活动和长线工作的关系。重大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应该抓好,但不能因为重大活动而影响长线工作的开展。今年全团的重大活动不少,大家要防止节点式的纪念活动冲散了推进重点工作的注意力。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就是团中央书记处对当前各地团组织的一个总要求:坚持把统一性和创造性相结合、把连续性和创新性相结合。所谓统一性,是指团十六大以来全团重点工作部署,是根据团的四项基本职能而确定的,经过了团十六大和各次全会的确认,是全团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工作格局、工作主线、工作重点。对此,我再次重申,全团重点工作只要求统筹到地市级层面,而不要求统一到县级,县级团组织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但是,对于像“面对面”这样全团已经开展了三年且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竟然有个省还有好几个地级市没有开展,这就要严肃对待了。所谓连续性,是指各地团组织对于全团重点工作部署不能频繁换频道,不能停滞和懈怠,要在工作态势、工作力度、工作节奏上要保持连续性。所谓创造性、创新性,是指在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涉及的方法和载体,恰恰需要大家积极探索。总之,我们强调各地要把握好工作总方向,把握好主线和主干,也鼓励各地在载体、路径上积极创造。各地创造得越好,全团出现的经验就越多,就可能出现新的工作局面。 这次年中交流会开得很好,坚定了信心,查找了不足。希望大家在下半年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