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文网 - 每天发现一点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 思想汇报范文
  • 思想汇报格式
  • 3000字
  • 2000字
  • 1500字
  • 1000字
  • 积极分子
  • 教师思想汇报
  • 部队思想汇报
  • 研究生
  • 十八大
  • 党员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
  • 转正思想汇报
  • 大学生
  • 两会思想汇报
  • 党课思想汇报
  • 党校思想汇报
  • 团员思想汇报
  • 个人思想汇报
  • 工作思想汇报
  • 季度思想汇报
  • 建军节思想汇报
  • 缓刑思想汇报
  • 科学发展观
  • 一月思想汇报
  • 二月思想汇报
  • 三月思想汇报
  • 四月思想汇报
  • 五月思想汇报
  • 六月思想汇报
  • 七月思想汇报
  • 八月思想汇报
  • 九月思想汇报
  • 十月思想汇报
  • 十一月
  • 十二月
  • 当前位置:大范文网 > 思想汇报 > 2000字 >

    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什么意思

    分类:2000字 时间:2020-03-07 本文已影响

         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十二·五”重大课题调研方案的通知》要求,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调研课题组”及时召开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对我市城镇化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进行了综合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市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现状和机遇,提出了XX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构想及加快XX城镇化发展的若干对策。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XX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现状与机遇

    (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纵览解放以来XX市城镇建设及其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解放后至1952年的建设空白期,此期,城镇建设几乎一片空白,历史资料记录很少。

    2、1952年至1977年的起步呆滞期,城镇建设开始启动,主要是以县城改建为主进行城镇的拓展。

    但因受“文革”的影响,本已启动的城镇建设又处于呆滞状态。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全区城镇共修建街道总长6297.4米,道路面积36680平方米;
    建成自来水厂2座,自来水管道27960米;
    区集市点3个。

    3、1978年至1985年的恢复发展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的工作着重点全面转入经济建设上来,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为城市化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城市的聚集作用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小城镇发展出现飞跃,大批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城镇建设也得以全面恢复发展。此期,共修筑城市街道 10公里;
    自来水厂2座;
    商品房1幢,1980平方米;
    安装路灯189盏;
    城区植树63278株,绿化草坪550平方米;
    并建成各类房屋建筑和排水沟等。

    4、1986年至1999年的快速发展期。

    这一时期,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容市貌进一步得到改善,住宅及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城镇人口从17.1万人增加到54.23万人的条件下,各级政府用有限的资金,仍然加大建设的投资力度,使人均城镇道路面积9.58M2、人均居住面积9.77 M2、人均日生活用水量90.18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7 M2等城市建设的人均指标均比二十年前翻了两至三番,城镇绿化水平8.16%、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74%、城镇污水处理率15.92%均有所提高,城镇投资环境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服务功能日趋明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

    5、2000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以组织和实施年度“园林城市建设”工程为突破口,以8(区)县城和省级中心镇为重点,积极探索城市经营新路子,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全面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到2009年底,全市已完成所有32个建制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乡的总体规划,占全市77个乡镇总数的48.0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7.4平方米,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8.4平方公里,城镇供水普及率达98%,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1%,城镇化水平29%。

    (二)XX市城镇化的现状

    1、我市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1)我市建制镇34个(含2个街道办事处),其密度为719.68 Km2 /个,建制镇数量占乡(镇)总数的44.16%。

    (2)城镇化水平2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4%的5个百分点。

    (3)XX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现状,按城镇人口规模划分为4个等级。城镇首位度(首位城市城镇人口/第二位城镇人口)为0.77,远远低于理想状态(城镇体系理想状况下为2),首位分别并不明显,说明XX市行政区域级别处于第一位的临翔区城镇人口数量少,城镇发展的集聚能力弱,虽为市域中心,但其职能发挥受到很大限制。XX市城镇体系发展过程中,一级城镇规模小(小于10万人),二级中有4个镇是县政府所在地,占二级中建制镇数量的44%,说明其余建制镇发育不充分,数量和规模较小。大量乡镇集中于三级城镇中,占全市77个乡镇的82%,规模小,数量众多,城镇人口分散严重。

    2、XX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特征。

    (1)首位分布不明显。尤其首位比(首位城市城镇人口/区域城镇人口)为19%,表明了区内正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发育程度低。

    (2)城镇数量少,城镇密度低,规模普遍偏小,城镇人口分布分散。XX目前共有32个建制镇、2个街道办事处,但大部分城镇规模都很小,尤其是部分县域中心城镇(包括县城),城镇人口规模均在5万以下, 1-5万城镇人口规模的城镇只有9个,仅占全部建制镇的26%,且绝大部分属于县城所在地。集聚和扩散能力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城镇体系网络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3、城镇空间结构现状。

    XX市城镇分布类型属相对集聚型,集聚程度较弱,其主要特点如下:

    (1)呈弱集中分布态势。

    全市共有32个建制镇、2个街道办事处、43个乡共计77个乡(镇),从整体看,XX市城镇主要集中分布于5个区域,分别是:云县—凤庆、XX周边、双江周边,沧源周边及永德周边。

    (2)多沿公路分布。

    全市33个建制镇,其中有22个分布于省道及国道线上,其他建制镇在县级公路的连接线。全市干道公路呈4横2纵(4横——S312、S313、S319、S314,2纵——G214、S321)的分布格局,相应的分布于这些干道上的城镇也具有此特点。在4横2纵之间的区域,由于缺乏公路的连接或者说连接程度不高,未形成网状公路,也未形成组团状城镇体系。

    (3)零散分布于山间坝区。

    从自然条件上来看,XX市城镇主要零散分布于山间坝区、公路沿线,城镇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既不利于城镇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城镇间联系的加深,更不利于中心城镇向外辐射及带动周边乡镇。

    4、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按照城镇体系职能等级、职能类型和职能强度三个要素来综合加以划分,XX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可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市 、县域中心、重要建制镇、一般建制镇和乡5个等级。

    从城镇空间布局现状、资源结构以及市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关系来看,XX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有如下特征:

    (1)城市(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弱。

    目前,XX市仅临翔区一个市域中心,且地区生产总值、1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与其市域中心的地位极不匹配,城市服务职能不突出,区内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都存在不合理与非平衡现象。城市(镇)总体发展受市场、技术条件的制约;
    城市(镇)生产、贸易、流通、金融等行业中,低层次的加工业、服务业占较大比重,而城市中心管理效率和作用没有能充分发挥;
    缺少高新技术产业、高效率社会化的服务业等职能。

    (2)城镇间的职能结构较松散,联系不够紧密。

    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致使市域内交通不发达,公路等级低,产业地理集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城镇化进展缓慢,各城镇间的职能结构比较松散,联系不够紧密。由于市域中心城市对各县的经济辐射力比较有限,同时市域内缺乏次一级的小城市,各级城镇对中心城市的传递、衔接较差,影响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虽然城镇职能的多元化特点突出,但各县产业单一、重复,小而全,工业基础薄弱,除孟定镇(口岸型)、漫湾镇、小湾镇和大潮山西镇(水电型)外,没有形成更多的专业型小城镇。尽管热区资源及其丰富,但目前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且都是资源初级加工为基础的结构类型。

    (3)各级区域中心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小,城镇化水平很低。

    在发展轴线上,各区域中心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资源、区位和市场优势没能更好的发挥,农村聚拢特征不明显,城镇的职能没有体现出来。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区域化、一体化特征不明显。

    目前,XX市城镇体系从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职能的关系上来说,除XX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外,其余城镇职能并无明显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缺乏紧密的经济联系。城镇职能单一,聚集辐射能力有限,仅是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周围乡镇的集市贸易中心,各县之间没有形成产业链,而且经济关系松散,经济相互独立,以内部自我循环为主,达不到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整个市域处于低水平聚集阶段。

    5、经济基础及发展前景分析。

    (1)工业概况。

    2009年,全市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2.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58.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56.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79.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1亿元,同比增7.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9.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413元(约合1086美元),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35.1:33.1:31.8,三次产业就业结构68:9:23。

    参照国外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分析确定:XX市工业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XX工业发展前景良好,具备发展条件:

    ①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重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为重点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不断完善的经济体制,为重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④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和XX撤地设市,为重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农业概况。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9年,XX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04.2亿元。粮食总产量77.1万吨,甘蔗产量534.4万吨,茶叶产量4.79万吨,烤烟产量2.43万吨,橡胶产量1.94万吨,核桃产量3.28万吨,牛出栏数达12.5万头、猪出栏数达195.3万头、羊出栏数达 24万头。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2009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5730.36万瓦特;
    大中型农用拖拉机达21253台, 小型农用拖拉机16592台, 农用排灌机械动力786.88万瓦特,累计有效灌溉面积85460公顷;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67130公顷。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3)社会设施发展现状。

    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XX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XX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科教兴国,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事业蒸蒸日上。2009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425所,有教职工23556人,在校生401139入。其中: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所,普通高中17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初中104所,小学2220所(含教学点l060个),幼儿园60所,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大中专教育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事业。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9个,文化馆9个,乡镇文化站79个,图书馆9个,馆藏图书58万册。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电视发射台10座;
    地面卫星接收站157905座;
    有县级广播站8个,乡级广播站个,覆盖率达95.03%;
    电视覆盖率95.28%。

    体育事业。随着XX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XX市体育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以云县和沧源县为例,其拥有各种等级体育场地分别为371、434个,总面积分别为14万平方米、18万平方米。

    卫生事业。2009年末,XX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院、疾控中心、妇幼站、卫生院)1332个,其中,村卫生室928个;
    卫生技术人员4352人,乡村医生1774人,共有床位数为3865张,村卫生室承担了大部分群众的普通疾病预防和指令工作,是整个XX市卫生系统的基石。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督机制逐步完善,各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始启动,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4)交通设施现状。

    公路设施。公路运输作为XX交通运输的重点,占据XX交通运输的主导地位,自“十五”以来,建成二级公路6条(祥临、云凤、永德、清水河、凤小、羊耿);
    通县、县际铺油公路4条(临双、耿振、振兴桥至镇康、云县至凤庆<习谦>、耿沧)。公路交通已贯穿全市,截至2009年12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3820公里,其中,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307公里、省道1650公里、县道2363公里、乡道6796公里、专用道499公里。公路发展以国道为主架,省道、县道和农村公路为网络的XX公路网基本形成,并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空运为辅,公路、航空、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互为补充的交通大格局。

    航空设施。XX机场作为4C级机场, 2001年3月通航,航空运输已成为继公路运输外,XX市交通运输体系中又一个主要交通运输形式。

    (5)给水排水设施现状。

    给水:人均日综合供水量200升。

    “治污”工程情况:现已建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两座,其余7座在建设中,并将在今年内建成投入运营;
    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其余7座已开工建设。

    (6)电力工程现状。

    XX市现以大朝山与漫湾电站为主电源,各地方小水电为辅。所属水电站多为径流式电站,调节能力弱,受丰枯影响大,出线均为10kV及35kV线路。

    电网现状。因历史原因,XX市现有两个电网分别供电:临翔区、云县、凤庆、双江、耿马由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XX供电局大电网供电,该电网以大朝山及漫湾电站为主电源,地方小水电为辅,最高电压等级为220kV;
    镇康、永德、沧源三县自组边三县电网,其主电源为地方小水电,最高电压等级为110kV。

    (7)电信、邮政工程现状。

    电信工程。电信已在全市范围建成了完备的光纤通讯网。无线接入网PAS(小灵通)系统也已覆盖全市所有县城和大部分乡镇。电信缆线、光缆及电话通信基本已经对全市各个乡镇及村公所实现通信覆盖。总计17.5万门。电话普及率(固话+小灵通)9.6部/百人。

    移动电话。XX市经营移动通信业务的单位有: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及联通业务范围不仅限于本市,还包括缅甸老街、果敢。全市移动电话乡镇覆盖率达100%。移动用户达85.5万户,小灵通用户数4万左右。

    邮政工程。XX市邮政局现有分拣大楼一处,是全市的邮件分拣中心。全市共有邮政局(支局)20个,各邮政局投递方式均为投递到户。

    6、我市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

    从目前情况来看,XX市的各产业相对薄弱,尤其是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在第一产业方面。XX市第一产业虽然有着极其丰富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都处在落后的低层次状态,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XX市山多地少,97%的面积属于山区,严重的阻碍了第一产业的发展,1999—2005年,第一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6%,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6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0元,有待于大幅度提高。

    在第二产业方面。一是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小、结构雷同、互补性差、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一特征几乎是工业化初级阶段市的普遍现象,XX也不例外;
    二是工业持续发展水平不牢靠,企业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管理人才匮乏,产品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三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融资、人才引进等一些关键配套政策实施力度不够。人才已成为XX最为稀缺的资源。

    在第三产业方面。XX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农业市,到现在为止,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占据首要位置,2009年三产比例为35.1:33.1:31.8。第三产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难免受这一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不够活跃。2009年全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89.1%(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而农民收入总体偏低,同期人均纯收入仅为2730元,农民生活处于较低水平,加之外来流动人口较少,消费人群不足,社会总购买力低下,极大的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是企业内部管理人才匮乏,经营管理粗放,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不强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XX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2)市镇发展重数量轻质量。

    “九·五”以来是我市城镇发展最兴旺的时期,同时各地也出现了撤乡建镇热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重视数量,忽视质量,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普遍较弱;
    重视设镇,忽视建设,中小城镇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城镇质量下降。与城市的情况相似,全市建制镇大多为“小镇区、大农村”。

    (3)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教育投入不足,基础相对薄弱,学校区域布局不够合理,教师素质亟待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偏小、服务能力弱,佤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体育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造血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构体制有待健全完善。公共医疗体系发展不平衡,服务网络不健全,应急能力仍显脆弱等。

    (4)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亟待改善。

    市域公路网络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道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通行能力差。全市电源不足,发电能力受丰枯影响较大,地方电网结构不完善,电网整体供电可靠性较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邮政局服务面积过大。城镇老城区供水管网老化、自来水渗漏突出,排水管网不配套等。

    (5)环境亟待保护。

    一是森林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二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环境质量偏低。由于城镇化水平低,城镇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缓慢等原因,造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滞后,功能区混杂,城镇工业、商业、办公、居住交叉,致使噪声、空气污染问题突出。三是工业基础薄弱,结构性污染突出,局部地区污染严重。XX市工业总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7%,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中产值污染负荷高,结构性污染严重。

    (三)推进我市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是:一是把以城镇体系规划为基础的空间结构调整和确定合理开发秩序当作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摆上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是随着云南面向东南亚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我市有较大的“后发优势”及政策效应;
    三是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新家园行动计划”,加大力度改造旧城、旧村、旧房和旧校舍,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筑牢了坚实的理论和物质基础。

    二、XX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XX城镇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发展方针及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XX城镇化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人的居住质量和生活环境为根本,围绕“和谐平安,宜居家园”这个主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旧城、旧村、旧房、旧校舍改造四大重点工程的新家园行动,着力提升城市品位,改变城乡面貌,提高人居质量,建设平安家园,优化发展环境,以增强城镇要素集聚能力、完善城镇功能为关键环节,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将XX建设成为云南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的前沿阵地。

    2、XX城镇化的发展方针。

    我市城镇化水平在全省居中下游水平,城镇化的发展方针应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优势,壮大完善各县城,因地制宜择优发展小城镇。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优势。中心城市XX城作为目前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等中心,应在城市化中发挥龙头作用。

    ——壮大完善各县城。7县城和孟定镇要进一步壮大规模,完善功能。云县、凤庆两县城人口要加快向10万人口迈进,为我市的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发动机”和“推进器”的作用。

    ——因地制宜择优发展小城镇。我市小城镇数量已经不少,今后应集中力量发展重点小城镇。宜在各县(区)选择1—2个现状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越、有发展前途的建制镇作据点式发展。目前重点是发展10个中心镇。

    3、基本原则。

    一是现代化导向的原则。全面推进城镇发展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科教文卫、生活环境和城镇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城镇现代化进程。

    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水土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污染防治;
    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城镇化持续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三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的原则。正确处理城镇化和工业化两者关系,实现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依托城镇化提升工业化。通过城镇化引导要素集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工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以产业支持城镇化,防止简单拼揍、盲目片面追求城镇人口的规模扩张。

    四是科教兴临的原则。充分发挥城市的科教优势,多渠道增加科教投入,加强高新技术研究;
    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管理水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城乡人民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

    五是改革推动、开放带动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资源合理配置和人口合理迁移。同时,以开放促发展,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

    六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合理调整的过程,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依法制定和认真执行城镇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地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二) XX城镇化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40%、城镇建成区面积达93.7平方公里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5%、总人口达250万人、城镇人口达100万人以上,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88个百分点以上;
    到2020 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0%、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绿化覆盖率达50%、总人口达265万人、城镇人口达131万人以上,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

    2010年—2015年,围绕“桥头堡”发展战略,以“新家园行动计划”为指导,将旧城区改造成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建筑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市民生活舒适、文明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旧村、旧房改造,并配套实施水、电、路等美化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特色民居房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建设村基本达到“七化”目标(经济支撑产业化、农户住房特色化、乡村道路通畅化、人畜饮水安全化、村镇环境生态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管理决策民主化)。全面完成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使校安工程全部达到综合防灾避险要求和抗震设防要求。

    (三)XX城市战略布局

    构建“以XX城为中心,各县县城为重点,XX、孟定、南伞、沧源口岸为对外窗口,沿交通主轴线乡镇为节点,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的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切实增强XX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形成现代化的城市格局。

    强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XX城市的作用。全面提高XX城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成为带动全市、辐射滇西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次中心市,提高XX的竞争力。强化云县、凤庆、永德、镇康、耿马、沧源、双江等县城及孟定镇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四)功能定位及城市规模目标

    XX城——中心城市:按照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超前谋划,不断强化功能培育,分类施导,健全城市各项社会事业服务功能,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实践探索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城市的窗口、辐射、带动、吸引作用,把XX城建设成为富有特色、人们向往的“和谐平安、宜居家园”的中等城市,重点实施东片区综合开发“四个一”工程(改建一段路、整治一条河、扩建一条街、开发一片区),培育、扶持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健康发展。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54.65%、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8%、城镇人口在18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65%、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绿化覆盖率达50%、城镇人口在26万人以上。

    云县县城:以现代物流、糖、茶、酒为骨干产业,集交通、食品加工、商贸、旅游业为一体的枢纽中心城市。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42.24%、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6%、城镇人口在20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55%、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50%、城镇人口在26万人以上。

    凤庆县城:以“滇红”名茶及其相关产业链为主,充分展示茶、历史、儒家、宗教文化等丰富内涵及文化风情、商贸旅游、绿色食品加工为一体的传统特色山水园林城市。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43.34%、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8%、城镇人口在21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50%、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5%、城镇人口在25万人以上。

    永德县城:以芒果、茶叶、核桃等绿色食品精加工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园林城市。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30.58%、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0%、城镇人口在12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38%、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8%、城镇人口在15万人以上。

    镇康县城:建成云南省连接缅甸国际大通道上的国家级口岸,发展以边贸旅游、仓储、矿产、制糖、生物资源加工为主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30.12%、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61%、城镇人口在5.5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38%、城镇建成区面积达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62%、城镇人口在7万人以上。

    耿马县城: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糖、茶生产加工基地,以发展边贸和旅游为主的、具有亚热带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的次中心城市。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42.71%、城镇建成区面积达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3%、城镇人口在8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52%、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8%、城镇人口在10万人以上。

    沧源县城:建成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中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国家级口岸,以发展旅游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为主,充分体现佤文化特色的西南边陲旅游城市。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35.98%、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7%、城镇人口在7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46%、城镇建成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9%、城镇人口在9万人以上。

    双江县城:以糖、茶、林、果、药等生物资源开发为主、多民族文化交融、具有北回归线自然风光的园林城市。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30.4%、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50%、城镇人口在6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37%、城镇建成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50%、城镇人口在9万人以上。

    孟定镇:以边境贸易、民族文化旅游、洞景文化、橡胶工业等为主的边境旅游城市。做好清水河小集镇建设规划,不断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41.5%、城镇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0%、城镇人口在5万人以上;
    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50%、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50%、城镇人口在6万人以上。

    加快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的发展。实现中心镇到所辖村车程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目标,加快二、三产业向镇区集聚,提高土地和设施的利用效率,完善城镇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改革开放的新突破,建立全方位、立体型开放和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文明、特色、生态、开放型的新XX;
    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突破,努力提高工业化水平;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突破,努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镇建设的新突破;
    实施城市(镇)现代化战略,未来各级城镇初步达到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XX市城镇规模形成等级分明的5大等级: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城镇(重点城镇)、一般建制镇和乡。形成以XX城为中心、云县为次中心、小城市(耿马、凤庆、孟定)和县城为重点发展城镇、一般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等级结构。

    三、加快XX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城镇化意义的认识

    各级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要把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达到30%以上是城市化的起飞线。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国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因此,中国的城市化浪潮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在这一发展浪潮中,中国现有的城市格局肯定会重新洗牌,我们只有认清大势,掌握规律,采取正确的对策,才能因势利导、促进发展,使我市城市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加快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城镇化进程,既包括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又包括工商企业的投资建设和居民住房建设,特别是住房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的潜力巨大。如果把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等结合起来,将使房地产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一个长期发生作用的增长点。二是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城镇人口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加快城镇化有利于增加社会商品消费需求,为经济提供持久推动力。三是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就业门路和收入来源。四是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布局,提高乡镇企业综合效益。将乡镇企业逐步向城市和较大的中心镇聚集,使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将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力和效益上一个新的台阶。五是有利于减少农业劳动力,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城镇化,能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六是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发展,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七是有利于节约建设用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做好城市规划,对加快城市发展极为重要。因此,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必须树立市场经济发展观、总体战略观、积极稳妥观,做到“五个结合”: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城市未来发展相结合,新家园行动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结合,工矿企业布局与居民生活小区配套设施相结合,生态环境、地域空间与人口密度相结合,城市建筑风格与现代化城市标准相结合。当前,我们建议做好五项规划:一是制定XX市城镇化发展纲要。通过纲要勾画出我市未来十年、二十年城镇化发展的蓝图,明确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方向、战略重点、战略举措和战略步骤,用以指导全市城镇化建设。使其在全省城市体系中占居重要地位。二是按照已修订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组织实施。三是按照新家园行动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中心区和重要地段要做好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四是根据城市建设用地、水电气供应、交通通信防洪、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方面的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各专项规划。五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用1—2年时间因地制宜地全面完成村庄规划。

    (三)适时调整城市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要密切配合城市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我市城市规模结构、职能分工、空间布局,促进城市体系的完善;
    行政区划要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合理的调整变更,消除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行政区划要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每个行政区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总的看,我市目前城市行政区划是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行政区划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从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我市城市体系的完善和城市化水平提升的角度出发,着力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划矛盾,以促进我市城市建设顺利进行。

    (四)全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按照“居者有其屋”以及“廉租保底,不断满足城镇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公租解困,努力破解城镇“夹心层”住房难题;
    农村危改,切实解决农村贫困居民基本住房问题;
    地震安居,全力保障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四句话的要求,全面推进全市“新家园行动计划”的实施,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进一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特别是切实解决好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困难。加大旧城改造和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以及棚户区改造建设力度,组织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特色民居房建设。到2015年,力争商品房竣工面积达415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281.07万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90.0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46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10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45万平方米);
    2010-2020年间,集中力量完成旧城区房屋改造1000万平方米(其中:改造棚户区114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7.9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18平方米,到2015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4平方米;
    到2020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9平方米,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构建各民族、各阶层和谐共融的宜居家园。

    (五)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城市发展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撑,就不会有城市的繁荣和城市的扩张,就不可能实现城市化。发展城市经济,要大力培养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城市经济,还要抓好经济结构调整:一是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生产力布局。要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实现产业聚集。在中心城区建好商贸区,在城郊建好工业园区、开发区。二是要优化所有制结构。要对民营企业实行“国民待遇”,通过减少限制、降低门槛、行业开放,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经营城市公用事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积极推行股份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出国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三是要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力,不断壮大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骨干企业集团。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金融、商贸、服务、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建好中心商务区,不断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小城镇要在发展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上下功夫,促进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以治散为重点,大力集聚乡村工业,走集约型工业发展之路。四是以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要淘汰落后产品,降低粗加工产品比例,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生产,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在省内外市场占有率高、知名度高、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

    (六)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

    城市是城镇化的依托和载体,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根本所在。在城市建设方面,要抓好城市道路、机场、车站等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供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使之超前于城市的发展;
    建设好标志性建筑,使之既能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能体现城市的现代风貌;
    搞好城市绿化、美化,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城市管理方面,实际综合执法,切实履行职责,从管资金、管项目向加强宏观指导、研究政策法规、作好区域规划、协调重大工程以及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转变。在经营城市方面,要转变观念,破除把城建事业单纯当作社会公益事业的作法,树立产业意识。要对城市土地资本、城市设施、产业资本和无形资产等基本要素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具体的做法是:鼓励企业、社会各方面和外商参与城市改造和城市开发建设,通过拍卖、参股、出租、转让等形式,盘活城市部分基础设施,如拍卖城市部分基础设施一定期限的经营权、黄金路段广告经营权、交通线路经营权,为城市建设筹措资金,实行经营性流动开发;
    抓好新家园行动建设,让城内宝贵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大的价值;
    抓好城市山水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育城市特色和品牌。在抓交通促发展方面,应加快通往昆明的高速铁路建设以及XX到各县城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县城到中心镇公路建设、中心镇到所辖村公路建设。到“十二五”末,XX到各县城的车程时间不超过3小时,县城到中心镇的车程时间不超过1小时,中心镇到所辖村车程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到2020年,XX到各县城的车程时间不超过2小时。

    (七)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推进城市化,就是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我国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作了不少调整,但还没有实质性改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已显现出来,它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目前,广东、福建、浙江、辽宁、河北、湖南等省份已在户籍管理上进行了改革。根据他们的经验和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口管理结构,建立全市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人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户口性质,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本市居民户口统一称为“XX居民户口”。以居住合法住所、职业、经济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户口迁移落户的依据,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准入条件由各县区政府制定,报上级政府备案。中心城市的准入条件根据本地发展实际尽可能放宽,其他大城市要进一步降低进城落户的门槛,只要居民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就应允许其长期居住,不要把他们“另类对待”。

    (八)完善土地使用制度

    我国人多地少,而城市化必然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如何既尽可能保护土地特别是耕地,又保证建设用地,推进城市化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一是土地资源开发方式由单一的行政性征用、出让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逐步规范城镇土地市场,健全土地市场机制,扩大土地使用出让的招标、拍卖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二是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在保证完成国家下达耕地保有量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市内流转机制,做到不因土地问题影响项目建设和城市发展。三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要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城镇内用地结构,增加居住、道路、绿化和公共设施用地,减少工业和仓储用地,以提高土地的价值,利于持续开发、辐射周边地区。建设用地要本着节约、合理的原则,实施旧城、旧房、旧村、旧校舍改造、利用闲置土地。规划和土地部门要对建设用地严格把关。四是鼓励乡镇企业适当集聚。要逐步解决乡镇工业布局分散的问题,当前尤其要先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问题,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五是农村农户宿舍建设要制定规划。要鼓励迁村并点、退宅还耕,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摒弃以往村民居住点缺乏整体布局、分离松散、景观不良的随意性建设方式,避免造成土地浪费和规模不经济。

    (九)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领导

    城市建设直接关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别和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县以上党委、政府尤其是各类城市党委、政府应将城市建设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城市化水平。一是成立推进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门研究、协调重大问题和事项。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分类指导,及时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促进各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是对一些地方好的做法、经验进行总结推广,用以指导面上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某市 统筹 城乡 城镇化 调研报告

    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什么意思相关文章